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791824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1 【教学目标】 、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 、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

2、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 因为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

3、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 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不可再生了?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威胁?为什么说地球是无私的?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让生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都有哪些破

4、坏环境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会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人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都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让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可爱的,可破坏是残酷的。 指导朗读。 填空训练:地球上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向水中排放( ),不但使它( ),还会使人( ),鱼类( ),所以我们应( )。 五、自读自悟,学习第三段 、讨论为什么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领悟第七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六、感悟重点,延伸展开 、再读课文

5、最后一段,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例举自己所知道的自觉保护地球的人和事。 七、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让学生说说对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一篇00字左右的读后感。 、老师设计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每个同学回去之后再细细赏读课文,在进一步鉴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广告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北京申办奥运做一点贡献。 、教师总结谈话: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保护地球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6、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2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努力使当今的孩子适应世界的迅速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点。我参加了上海市闵行区信息技术改革的试点,并试讲其中一个活动单元的内容,对信息化教学设计有新的感悟。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要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高智慧学习的体系。同时,一个优秀的教案,不仅仅是开展高质量的教学的前提,也是体现教师风格和帮助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高智慧学习体系教案 随着信息科技的兴起和发展,教育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如何进行信息时代的教

7、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摆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20xx年夏天,上海市闵行区在进行初中信息科技的改革试点时,推出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及相应的学生学习档案,这套教材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知识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络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我在毕业实习中有幸直接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初一年级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工作。下面我以教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谈谈我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就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些看法。 这个教案(见附录)是针对该新版教材第二单元活动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设计的。从图中我们看到,最左边的是这一堂课的主线,旁边

8、是主线中所涉及的内容;椭圆为我设计的样张和要求;报告要求周围的箭头表示所涉及的知识点;虚线的箭头为对于单元主题的引导过程。这样构成了三条相互交叉的课程线索。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学设计便是他的图纸;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学设计便是这门艺术的表现形式。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更应该是一门规范的、完整的、系统的并且富有创造性的艺术。 我的这个教案借鉴了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的格式。一个规范的,给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方便的交流。共享与交流是信息时代的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规范的格式可以方便将其数字化,以便更好更快的检索和比较。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案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全”

9、。凡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通过都能够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信息时代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或一个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在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资源,如络资源、教具、演示资料等等,以体现它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案的设计应该详细到每一个细节。这不仅可以方便交流,更重要的是正是这种细节才能体现出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在设计时揣测学生可能的想法,并明确写己的归纳。当然,具体的还要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定。 我这个教案并不是针对一节课设计的,而需要4个课时的时间,准确地说,是一个教学活动单元。我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一个包括设计、实施、修改系统过程,因此,当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因该考虑到将如何进行,并且

10、要把这种的过程和标准反映到教案当中去。我在这个教案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即把的标准给学生,让学生彼此自己打分。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尤其在我国有着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合理的解决应试和素质教育的矛盾,是我国现在教学设计的难点。在这个教案中,我努力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点和我的整个课堂引导相结合,让考点为我的项目所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所学的都是所要用的,只有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有着较

11、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学生学会的永远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如何学习。因此,它必然会慢慢地从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忽视教师为主导。片面强调学生为中心,过度的信息量将会淹没有用的信息,造成教学过程无法控制,教学目标无法达到,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更学不会如何学习的方法。 在我的教案设计中,我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保证我对整体教学过程的把握。在开始的五个教学步骤中,我都采用的提问、讨论、回答的方法,我和同学一起讨论来引导同学的思维。在第九个教学步骤,主题讨论的时候,我采用列举法,我把每个小组第一次讨论出来的主题罗列在黑板上,鼓励大家不要重复,然后全班逐一讨论。由于这些学生是第一次确定主

12、题,题目普遍都偏大,经过集体讨论一部分后,大家再开始第二次的修改。这种大规模的交流虽然是我主持,但我说得很少,大部分都是同学提出又被其他同学否定。在第二次修改过程中,我对仍旧有问题的小组逐一辅导。 另外,我的这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即学会提取、分析信息能力,而不是查找信息,因此我了大量的址资源,避免信息的冗余,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到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上。 正是采用了这些方法,使我能够在保证学生独立性的情况下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实现因材施教。 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还应该为学生高智慧学习的途径。 高智慧学习体系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发展的教学体系。高智慧学习体系中的教学设计就

13、是要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智慧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黎加厚,1)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冲突而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是学生高智慧学习体系的途径之一。在这个单元计划中,我根据课题选定了保护地球这样一个课题,为了让同学对保护地球跳出对环保的局限,我结合美国9?11事件,扩大同学对保护地球的理解。同时我安排了各个小组的分工协作,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意义的建构。 我们看到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并不是放弃基础知识的掌握。恰恰相反,任何高级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低认知活动的基础上的。

14、因此,低认知与显性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高认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我通过“高手过招”的方法,介绍了本单元要掌握的计算机的操作知识,通过的方法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使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对于低认知的显性知识通过讲授的方法就可以让同学掌握,但是对于高认知的隐性知识通过讲授学生往往仍旧无法理解。在我的这个单元中,要学生理解作品的精髓是思考,还要他们掌握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这些对于初一年级初次接触的学生使一个难点,教师也很难讲清楚,于是我采用了实例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难点。我列出几个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判断他们的优良,并结合自己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学习档案的记录和教学过程的,我也制作了相应的样张让学生参照。结果,许多难以讲清楚的问题,学生通过彼此的讨论自己就解决了。 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中,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但是,帮助并不是代替。我在设计教案中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人,分别代表“地球破坏者”、“地球保护者”、“政府官员”,并发给他们标签,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具体的要求可以看教案,然后通过彼此的交流协作得出性的报告。结果,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