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纸船和风筝.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78753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纸船和风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纸船和风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纸船和风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纸船和风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纸船和风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纸船和风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纸船和风筝.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正确、端正、整洁地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通过感悟课文,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

2、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词。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2学习生字。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四、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板画。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3、)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2)贴房子。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3)戴头饰,扮演角色。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了解课文大意。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

4、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

5、好。)(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4)区别“漂”和“飘”。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3学习第

6、七自然段。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4学习八、九自然段。(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

7、,还想成为好朋友。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

8、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6拓展练习。(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21从现在开始教学目标1认读9个

9、生字,读准字音。2会写:(1)学写生字,重点写好“现”和“轮”;(2)初步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3会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段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2)能结合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学习、积累语言,初步培养语感;(3)能根据文本,恰当地演读,边阅读边体验。4读懂:(1)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2)关心童话中的“人物”,能与他们“对话”,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受到启迪。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明确要求。1认读生字,注意翘舌音及后鼻韵母的字。(出示生字卡片)2逐段试读课文。(1)正音;(2)注意长句子的朗读。3提问: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竞选?最后谁当上“万兽之

10、王”?(生发言,师贴动物图片。)4提出学习目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适当地演读。(点评:根据学情,以检查预习、复习巩固、认读为主,并恰当提出本节的学习要求。)二、朗读感悟,想象体验。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试读。在评读中品词。(1)学习“神气极了”一句。比较:“神气”和“神气极了”。课件演示。(将课文插图改造为动态课件)观察、想象、说话:你从哪里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如:拍动的双翅、瞪大和转动的双眼、昂首挺胸等)指导学生练读“立刻下令”一句,从读中体会“神气极了”。指名上台演读。(2)学习“议论纷纷”一句。创设情境:听了猫头鹰的命令,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意见,快跟周围的

11、伙伴说说。引导:刚才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心中的愤怒或意见,这就叫做议论纷纷。(3)学习“叫苦连天”一句。想象、体验: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真是吃尽了苦头。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动物,你会怎样叫苦?学生发言,体会“叫苦连天”。(4)小结。朗读全段。(点评:抓住重点词语,采用不同策略进行教学:(1)借助课件,引导观察、说话,在感知“神气极了”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演读,加深体会。(2)展开想象,在角色体验中理解“叫苦连天”。词句教学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形成一个教学亮点。)2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试读。生评议。(2)生练读袋鼠的话,体会“激动”。(3)课件演示。(依课文插图改造的动态课

12、件:动物们跳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4)引导想象、说话:动物们跳得怎样?(气喘吁吁、喘着粗气、满头大汗,等等。)(点评:本段“以读代讲”,并借助课件让学生展开想象,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丰富学生词汇。)3学习第四自然段。(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2)生质疑问难,师相机归纳、梳理:动物们“担心”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非常担心”?为什么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大伙儿就“立刻欢呼起来”?(3)生讨论、合作解疑。(4)朗读训练。(生试读、评议师范读生练读、体会。)4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2)课件演示(将课文插图改造为动态课件,并配乐)。(3)引导对话:这时,你想对小猴子、猫头鹰、袋鼠说些什么?三、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1课件:出示生字“现”“轮”,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指导:撇的不同写法及字的部件处理(伸展与互让)。3课件:字的比较、调整。4范写。师边写边讲解。5生练写;投影展示,评议、欣赏。附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