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787478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二九年十二月office, branch offices (jurisdiction), risk management, marketing management sector through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found problems, should be assigned the investigators are corrected in a timely manner. 27th the fifth chapter penalty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ac

2、ts, the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to punish the investigators, according to the Bank. To constitute a crime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 on the business that are not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issued a survey. (B) customer credit information are not thorough verification

3、. (Iii) to participate in credit customer survey is not in place, customers and data is incomplete, untrue; he knows bear a counterfeited clients issuing credit. (D) does not provide for due diligence of credit business, pre-loan investigation form, concealing facts or providing false information or

4、 should be found in a normal investigation failed to discover the risk factors, lead to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policy errors, loan risk. (Five) on loan guarantees of survey not in place, not by provides on arrived, and pledge real for field ver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identification and regis

5、tration, not according to provides on guarantor of guarantees qualification and guarantees capacity for survey verified, led to guarantees loan lost authenticity, and legitim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cycle loan business in the of mortgage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总体概况一、专业基本情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集合并发展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

6、来本校在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粮油工程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具有鲜明的工科特色,主要为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专业起源于1952年,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当时的江南大学五校的食品学科合并而成。1998年全国专业目录调整后,将原先的食品工程、食品科学、粮食工程、油脂工程、制糖工程等专业合并,统一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招生。以深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基础为支撑,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动手能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前瞻性的眼光。二、专业优势历史悠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的时

7、间超过了半个世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通过多年努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悠久的历史是专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有很强的学科支撑: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国内本领域唯一的一级重点学科。本专业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教育,1984年首批取得食品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随后又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博士点和“粮食工程”博士点,90年代初参与建设轻工博士后流动站,并于1998年在国内首批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国内率先建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

8、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三、师资队伍专业教学任务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别承担。本专业的全部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由学校外语学院、理学院、法政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等承担。依托江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和多学科的优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为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师现有71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45名,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6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四、所学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II、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工原理、食品分析、谷物科学原理、油料

9、科学原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五、教学条件学院建有教学实验室4600m2,研究实验室15000m2,仪器设备4200多万元。本专业已在国内著名企业建立2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如东海粮油集团、烟台山村果园、国民淀粉、光明乳业等。食品学科中外文藏书合计36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180种。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国内外期刊,如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食品工业、Food Chemistry、Food Engineering等,在学院资料室或学校图书馆都有较长的订阅历史。还可利用学校图书馆订购的网络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DOS(Science Direct On S

10、ite)、FST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EI Compendex、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等,收集所需的资料。六、学生就业及获奖情况近3年,本专业有400余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美国加州杏仁研发大赛”、“丹尼斯克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大赛,并多次获奖。382名本科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创新研究项目,参与研究国家项目近50项,承担“PRP”计划126项,参加社会调查近1300多人次。本科生发表论文30余篇,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1项,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屡获优异成绩,共获得国家奖12项、省市级奖10项、其它奖14项。CET4一次性通过率均保持在95以上

11、,考研录取率平均25。目前江南大学已与100多家食品企业建立了董事单位,并与39家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利用学校良好的声誉和影响,积极争取广泛的社会资助。近3年,学院共有1405人次获各类奖助学金和补助,发放各类国家奖助学金达到1087万余元,各类社会奖助学金15个,金额共4721万元,发放助学贷款共计1277万元。江南大学已与200多家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一次性签约率和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实施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第 10 页 共 11 页江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标准本标准采用前3

12、年在校学习,后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从事食品的产品开发、生产、质量管理与安全监控、营销、技术服务、流通或食品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二)培养标准1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11科学基础知识111数理知识1111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1112掌握力学(含狭义相对论)、振动、波动、光学、分子物理学、热力学、电磁学和量子物理基础等大学物理与相应物理实验的知识。1113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实验设计、优化工艺和分析统计等的能力。111

13、4具备用物理方法解释、分析食品加工过程相关现象或问题的能力。112化学基础知识1121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化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知识。112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同分异构、烃与卤代烃、有机含氧化合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天然有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化学等有机化学的内容。1123能够运用化学方法及相应的测试仪器对产品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13生化基础知识1131掌握生物体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能量改变以及生物体内主要物质的代谢途径,理解生命新陈代谢过程的分子机理,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过程。1132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糖类、脂类的主要分析

14、和分离方法。1133能够运用生物化学方法及相应的测试仪器对产品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2专业知识121专业基础知识1211掌握食品工业生产中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方法。1212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类群、鉴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传染与免疫,以及对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食品污染与病害发生及微生物活动的控制等知识。1213具备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酵母菌和霉菌的检测和鉴定、细菌的培养、分离及培养特征观察、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抗生素及化学试剂对微生物的影响等实验技能。1214掌握食品中主要成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在加工贮藏

15、中变化、食品风味成分及食品中有害成分化学等知识。1215掌握食品中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能量平衡、营养与膳食、不同生理状况的营养要求,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及功能性食品等知识。122专业知识1221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食品变质腐败的抑制、食品保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食品低温保藏、食品罐藏、食品干制保藏、食品辐射保藏、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保藏、食品化学保藏等知识。1222掌握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测定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原理、方法和典型仪器的操作方法。1223了解感官评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评定技巧,熟悉常用的感官评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1224掌握食品的流变与质构等工程特性,熟悉相应的测定方法并熟练操作相应仪器。1225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的特性及应用,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1226熟悉典型食品的加工工艺及主要装备。13工程知识131计算机基础知识1311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硬件,熟悉通用办公软件的操作。1312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语言,并能以此语言进行简单地编程。1313掌握AuctoCAD设计食品装备、食品工艺流程和工厂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