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78443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教学设计(李洁).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期观察课”课类蚂蚁教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设计者:李 洁第一部分:教学目标设计:【教材分析】蚂蚁是义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本课的教学是指导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然后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同时,老师在教学中渗透“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态环境”的教育。【课标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

2、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蚂蚁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寻访了小动物,观察了蜗牛、并对蜗牛和蚯蚓进行了比较之后,又一次的观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亲历观察活动获得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这样构成他们对动物、生物、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以及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学情分析】蚂蚁是义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本课的教学是指导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然后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同时,老师在教学中渗透“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护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态环

3、境”的教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外表特征。过程与方法:用图画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蚂蚁的身体。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2、懂得关注、亲近小动物,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研究。【教学难点】观察并准确画出蚂蚁的身体结构【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放有蚂蚁的玻璃瓶、24开的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块、纸条、画笔、毛笔、水槽、烧杯。2、学生(个人或小组准备)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小昆虫。第二部分:教学活动设计:活动步骤(时长)活动目标(目标

4、的分解)学习活动(学生活动内容和形式)指导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内容和方法)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评价(突出内容与方式)活动一:猜一猜。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猜一猜。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它是谁?师:远看芝麻撒满地, 近看黑驴在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 (打一小动物)PPT:出示谜语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科学课程要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本课的导入部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入手,增加学生兴趣、聚焦探究的主题,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活动二:观察蚂蚁1、了解蚂蚁的生存环境。2、观察并准确画出蚂蚁的身体结

5、构3、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4、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一、说一说: 1、“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蚂蚁” (用食物-如:面包渣、糖、苹果等把蚂蚁引出来) 2、“了解蚂蚁的什么知识?还想知道蚂蚁的什么秘密?”二、观察蚂蚁1、分组讨论捕捉、观察蚂蚁的方法。2、分组观察并画出蚂蚁的身体结构。3、汇报交流,评价纠错。4、再画蚂蚁。5、展示、互评。一、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存环境。1、提问:2、小结:蚂蚁的生存环境(花坛里、草地里、大树下)二、指导学生观察蚂蚁。1、归纳捕捉、观察方法2、介绍演示观察工具的使用。3、明确观察重点是“蚂蚁的身体结构”4、提示观察注意事项。5、学生记录单展评。三、指导学生进一

6、步了解蚂蚁身体结构特点。1、出示更多蚂蚁的图片2、组织学生总结蚂蚁的身体结构(蚂蚁身体特点:分头 胸 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两只触角,用足爬行。)3、指导学生再画蚂蚁,并组织学生互评。4、总结: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蚂蚁的种类繁多,在我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和蚂蚁的身体结构相似的都是昆虫。如:蜜蜂。Ppt出示蚂蚁生存环境的图片Ppt提示观察注意事项。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记录单。Ppt展示蚂蚁图片全班集体讨论、评价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同桌互评,并互相激励。关注:学生是否能在不打扰蚂蚁的情况下观察;是否能观察到蚂蚁的身体结构,是否认真记录。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

7、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这一活动以“观察探究”为主,设计流程是“指导观察方法初步观察-展评纠错-再次观察-互评作品”。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再通过集体评价、同桌互评的方法不断修正错误概念,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合作交流上都得到锻炼。契合了课标中所要求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的精神。活动三:拓展延伸懂得关注、亲近小动物,珍爱生命。一、观看视频二、谈收获

8、。三、送蚂蚁“回家”一、视频播放蚂蚁的生活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蚂蚁的视频,比比谁从中获得的信息多。二、组织学生交流收获。三、组织学生整理器材,放归蚂蚁。视频播放蚂蚁的生活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用视频播放的教学形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最后的放归蚂蚁的活动,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珍爱生命的教育。板书设计: 触角(一对)蚂 蚁头足(三对)胸腹第三部分:实验记录单:蚂蚁观察实验记录观察日期: 观察者:初次观察再次观察参考资料: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教学参考、科学课程标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