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77788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进生转化教学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进生转化案例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黄树华一、情景案例曾经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徐某,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课上课下偷忙闲空的吃零食,在学校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学习一塌糊涂,几乎所有的坏习惯都跟他沾边;但他最大的优点是对教师的批评从不反驳,批评教育之后也能坚持三两天。可见他的所作所为正是得不到重视的一种逆反心理。针对性这种情况,我一方面,抽空对他进行家访,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协同家长一起关心他、帮助他,使他重新回到班集体中来;另一方面,我经常找他谈心、讲道理,争取他的信任。为了帮他改掉吃零食的习惯,一方面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同学们去帮助他、监督他;另一方面依靠他自己的力

2、量让他担任每天的卫生检查员,加强自律的同时监督其它同学;慢慢地,他把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上。学生的要求并不高,并不奢求你给他全部的爱,只需要属于他的一份就够了,而他们的回报会让你更意想不到。很多教师的一个共同心声是:毕业回来看望老师的学生中学习不突出的居多。二、情景分析尊重是爱的别名。教师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大多数的后进生在新教师的课上表现得和其它学生一样积极主动。为什么?仅仅是因为新奇?不,他们也想在一张白纸上写一份完美的答卷啊!这种做法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很幼稚,其实一点也不。那是力争上进、渴

3、求被爱的信号,只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潜力也会被激发而变成动力。有一位学生在我刚接班的时候成绩很差,但举手特别积极,可回答起问题来十有八九要出错,而且有些问题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可他下一次照样把手举得高高的,针对这一点,我利用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全班同学学习他这种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精神,并去团结他、帮助他,而我也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辅导功课。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保持到初三毕业。三、效果叙述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

4、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爱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经过我耐心的教育、细心的关注,时间长了,他不但课堂提问回答的很好,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并把班级中的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见,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智力差,而是长期不受重视。思想麻痹的缘故。如果能把这种麻痹思想唤醒,激起他们的自信心,那将

5、是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而激发这种力量的钥匙是教师的尊重和爱!四、总结感悟教师要涉身处地地走近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剖璞见玉,长其善救其失,多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这种条件及时加温,比如通过一次坦诚亲切的交谈,一次家访和一个亲昵的动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学生内心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生彼此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才会缩小之间的心灵距离。对待,我将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做到时时、处处关心他,为他找学友、玩伴,让他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去,避免他重犯缺错误。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记得有一位老教师写了这样一句格言:只有打不好的学生,没有爱不好的学生。学生是有着个人情感的一群小精灵,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他们眼里,印在他们心里。他们也会用心里的一杆秤不时的称量一下每个老师的分量,用他们自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给老师。要想使后进生对学习感兴趣,思想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如果教师不因学生成绩的好坏而有偏见,不因学生的智力高低而有亲疏,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变戒备为信任。变自卑为自信,才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踏进优生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