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77770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技术方案1自然灾害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及时向公众传播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正确引导公众的参与,防范公众心理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帮助受灾群众进行心理修复;指导公众采纳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人和和群体预防保健的能力。2自然灾害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目的在于明确哪些问题是灾害期间最严重、最急需、且能通过健康教育方法解决的问题,进而确定健康教育策略、内容和方法。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2.1社会学评估不同的自然灾害对群众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故应首先根据自然灾害的类型,评估灾害带来的危害健康相关因素。其次,通过收集灾区居民的收入情况、日常生活必需品

2、、食物供给,居住环境和条件等,掌握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同时,要研究灾区人口构成、心理状况、受教育程度,当地习惯的娱乐和交流方式,地方习俗等,确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此外,还要了解当地卫生政策、卫生服务水平和资源,确定健康教育可利用的政策和资源。2.2流行病学评估主要了解灾区健康危险因素流行状况、传染病发病状况、环境卫生状况等,确定健康教育内容。2.3行为学评估通过了解灾区居民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如饮水及饮水消毒、饮食及剩饭菜处理、对居住环境的态度、厕所及改善的可行性、传染病预防行为、有害生物防护行为、参与救灾防病态度及行为、日常卫生习惯等,确定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相

3、关的内容。3健康教育原则3.1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级政府负有组织开展灾区健康教育的职责。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管理、传播等工作。卫生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统一监督管理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负责调查研究、制订计划、监督指导、提供有关信息及沟通协调等。卫生部门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下发。居民(村民)委员会负责灾区健康教育各项传播活动的落实,并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监测评价。灾区健康教育的主体不只是健康教育机构或卫生部门,还包括政府、社会有关部门、单位、人员。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仅

4、是卫生防疫知识,还包括救灾防病工作动态、经验教训、典型事例等。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仅仅是传播、教育和干预,还包括沟通和协调等。3.2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在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有计划地开展符合灾区实际的和居民需求的健康教育活动。灾区健康教育可以依据下列策略框架组织开展(图1)。图1 洪涝灾区健康教育策略框架4健康教育组织分工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性文件,各级政府负有组织保障开展灾区健康教育的职责。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范围负责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管理、传播等工作。4.1各级政府的职责各

5、级政府要统一指导,监督、管理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负责政策制定、筹集资源和社会动员。4.2卫生部门各级卫生部门在同级政府领导下,负责调查研究、制订计划、监督指导、提供有关信息及沟通协调等。4.2.1省级卫生部门4.2.1.1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和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各级卫生部门健康教育机构(人员)负责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即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和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救灾防病健康教育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传播材料制作、下发,以及对灾区健康教育监测评价工作。4.2.1.2材料制作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机构负责制作并及时下发适合灾区使用的救灾防病宣传画、音像资料、知识传单等材料,并对基层人

6、员进行材料使用培训。4.2.1.3协调部门参与为省级新闻媒体提供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宣传稿件,为宣传、教育等相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商讨,给予他们必要的技术帮助。4.2.1.4监督检查对下级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4.2.2市级卫生部门及时下发省级机构下发的健康教育材料,及时制作有针对性的适宜的传播材料。协调、帮助市级新闻媒体做好救灾防病新闻知识宣传,为其他相关部门提供资料,给予必要的技术帮助。对下级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4.2.3县级卫生部门县卫生局负责,保证灾区每个村或居民点都有灾区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保证安置点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对下级救灾防病健康教

7、育工作进行监督指导。4.3宣传部门宣传部门负责进行有利于救灾防病的舆论引导,传播救灾防病知识,促进风险沟通,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救灾防病。灾区电台、电视台健康知识节目播出时间每天不少于60分钟。由政府督促,广电部门负责,尽快恢复洪涝灾害初期被毁的灾区有线广播,并运用广播进行健康教育。4.4灾民临时安置点由政府指令灾区各灾民点确定12名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工作如下:设置宣传栏并且根据灾民点主要健康问题,及时更换内容。张贴健康教育材料。组织居民收看救灾防病音像资料等活功。对居民危害健康行为,特别是相关危害健康行为进行干预。由各行政村负责,建立起卫生责任区制度,及时清理环境、厕所、禽畜圈卫生。

8、由各行政村负责,组织村干部和医生、教师等成立救灾防病领导组,不定时监督、检查、干预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各级医疗队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并在居民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4.5灾区正常上课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救灾防病知识技能培训,并且开展学生包户教育。5不同持续时间的自然灾害健康教育重点根据持续时间,灾害一般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灾害,其健康教育重点各有不同。5.1短期灾害指短时间内受灾,居民原来的生活环境可以很快恢复,因灾害引起的健康危险因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减弱、消失。具有灾害特征的健康教育活动维持时间较短,只能采用以大众传播为主的策略,特别是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5.2中期灾

9、害受灾更加严重,居民被迫离开原来生活的地方,一般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庵棚里,新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健康危险因素。但是由于一般是有计划离开原居住地,在新住所有一定的生活必须品。灾区居民对灾害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行为准备,对灾区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可根据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5.3长期灾害灾区居民1月内无法恢复正常生活。灾害的发生更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灾区居民多是无计划地仓促离开原居住地。此类灾区健康教育任务最重。一是因为居民的灾害准备不足,包括应对灾害的心理准备和知识行为准备;二是因原居住环境被破坏,引起生活困难,甚至缺乏生活必需品;三是各方面服务开展仓促,难以规范有

10、序。此类灾区形成后,应当立即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同时开展符合灾区实际的、灾区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活动。自然灾害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和卫生问题,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不可能一下解决所有问题。因此在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当地最主要的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按照问题的严重性、有效性、迫切性、资源的可及性等因素,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即健康教育干预内容。6各种自然灾害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6.1洪涝灾害6.1.1饮水卫生重点突出不喝生水,其次是临时水源的消毒。如在河边建取(用)水码头、大口井、缸水消毒等。6.1.2食品营养与卫生重点突出吃熟食和保证餐具卫生。其次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改善营养的可行

11、方法,以及定型包装食品卫生状况的鉴别方法。6.1.3环境卫生重点是环境卫生清理和粪便处理知识、技能。可介绍高温堆肥法。如当地缺少青草、秸秆等,不能堆制规范的高温堆肥,可指导灾区居民每天将垃圾、粪便堆好,用湿泥封闭1次以上;如果地面有污泥,要将污泥铲起,和垃圾、粪便一起堆积,用湿泥封闭,以防蝇蛆孳生。垃圾、粪便堆可层层加高加大,层层封闭。其次是庵棚通风,防止中暑;在住宅(庵棚)外周挖约5cm深浅沟,减轻室内地面潮湿程度;鼓励灾区居民把禽畜送往非灾区,有条件的也可以集中圈养等。6.1.4防制有害虫媒和动物重点是防蝇、防蚊、防鼠和灭鼠方法(包括鼠药使用知识、技能)。其次是对患病家禽家畜处理知识等。6

12、.1.5个人卫生重点是饭前便后用清洁的水洗手,不在洪水中嬉戏。其次是不用手揉眼睛,防止“红眼病”流行,在烈日下活动戴草帽,尽量保持皮肤清洁等。6.1.6心理卫生重点是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被水围困的现状下,找些感兴趣的事做,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其次是自力更生救灾防病的心理教育等。6.1.7疾病防治重点是患病后及时就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就诊。其次是遵医行为教育、传染病隔离、相关药物使用等知识宣教。6.1.8特殊人群护理重点是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环境,减少死亡。6.2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针对饮水卫生、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预防的

13、健康教育,往往地震对人们心理的伤害远远大于生理上的伤害。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还要加强危机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危机心理干预工作原则上应由心理专业工作人员开展。6.2.1常出现的心理危机症状情绪不稳,容易出现震惊、愤怒、内疚、易怒等情绪反应,也有人的情绪会处于压抑状态,表现得麻木不仁,看似没有波澜,但其实他们的问题更加严重;思维紊乱,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经常做噩梦,总是记起灾难场景,以及与它有关的人和事;人际交往上也出现障碍,变得沉默寡言,闭门不出,不愿意与亲友交谈,过度保护自己。躯体上也会表现出病征,比如失眠,始终紧张,某个器官无故疼痛,食欲下降等等。6.2.2需心理援助的对象主要分3类

14、:遇难者家属、旁观者(包括幸存者、目击者)和外围人群(包括官员、记者、遇难者同事,以及通过媒体间接体验到灾难冲击的一类人)。具有心理危机的易感因素者,妇女、老人、儿童,以及危机事件救援人员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因此,他们是我们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6.2.3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海啸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6.2.4心理危机干

15、预的方法和原则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因此,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灾害发生后,受灾面大,影响范围广,所以心理干预应以群体干预方法为主。灾害发生后,一般以个人心理干预为主。6.3旱灾6.3.1饮水卫生旱灾时饮用水源往往干枯,这时首先要寻找可用的水源,如清洁的河、湖、塘水、泉水、井水。可以在水位相对静止的水体岸边挖沙滤池。沙滤池距水边3米以上,池底和四周最好铺上沙或碎石。池中水用不完时应淘出,不要积存时间过长。沙滤池最好加盖。对湖、塘、堰的水源,要筑起井或沙滤围堤,使饮用水得到过滤澄清。搞好饮水卫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喝开水,不喝生水。做好饮水消毒: 首先,存水的用具(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而且一定要实行饮水消毒。先进行沉淀,使水澄清。然后用灭菌片消毒(每片1.0克计算),每100斤水加一片。方法是:将灭菌片加人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搅拌,加盖静置30分钟后方可使用。6.3.2食物中毒预防教育群众不要采摘没有当地食用习惯的有毒野菜。防止误食野生植物中毒。教育群众不要食用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畜、禽肉、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