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77712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云南省建水县四校生物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

2、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2关于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B连接酶可催化与的拼接C经酶切形成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D-中的化学键均为相同化学键3科学家发现狗的尾部有一腺体,可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友好物质”,狗摇尾巴会有助于其挥发。狗摇尾巴,人感知的信息属于( )A化学信息B行为信息C物理信息D遗传信息4生物大分子通常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即单体连接而成,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关于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B淀粉和糖原都是生物体的储能物

3、质C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不能水解D组成DNA和RNA的单体不同5要检测受体DNA中是否成功插入了目的基因,需要用基因探针,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B带标记的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C带标记的蛋白质分子D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6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

4、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_溶液。(2)用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8(10分)下图为A、B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步骤的方法是_。步骤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之后_(是/否)需要筛选。(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物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其中步骤是_。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物,与A、B两种植物相比,该杂种植物是新物种的原因是_。(3)培育该杂种植物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_。9(10分)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

5、中标号表示_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用图中的标号回答)。(2)如果DNA分子一条链(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ACGGAT,那么在进行过程中,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的碱基顺序是_;在进行过程中,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mRNA的碱基顺序是_;转运这段mRNA所编码的氨基酸需要_个tRNA。(3)在正常人体的胰岛B细胞中会进行_过程(用图中的标号回答)(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控制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0(10分)如甲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乙图是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的局部放大图(注;

6、表示过程,15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1)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2)图中过程说明溶酶体具有_的功能。(3)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对自身物质和能量缺乏的应激反应,正常细胞中细胞自噬维持在一定水平,其意义是可以实现细胞内_。与细胞凋亡相比,两者都受到基因控制,且都需要_(填细胞器名称)的直接参与。(4)由图可知,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填标号)。(5)细胞通过囊泡可以将细胞“货物”精确地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据乙图推测其原因是_,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11(15分)下图为某种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

7、)的系谱图,已知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染色体上_(显/隐)性遗传。(2)2的基因型是_,1的基因型是_。(3)若3和一个基因型与5相同的女性结婚,则他们后代正常的概率为_。(4)此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率是否相同?_(填“相同”或 “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题目涉及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现象发生的原理,考查理解和把握知识要点、利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A、活细胞才能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加热会导致细胞

8、死亡,A错误.B、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B正确.C、硝酸钾溶液浓度过大时细胞失水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说明细胞死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之一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特征。2、C【答案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产生碱基互补配对的黏性末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一般为回文结构。【题目详解】A项和B项、与的末端不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不是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不能由DNA连接酶连接,A项、B项错

9、误;C、 经酶切形成打开两个磷酸二酯键,需要消耗2个水分子,C正确;D、-中的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D错误。故选C。3、B【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题目详解】人看见狗摇尾巴,属于狗的行为给人传递了友好的信息,这属于行为信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把题干中的干扰信息“狗摇尾巴会有助

10、于其(化学物质友好物质)挥发”排出。4、C【答案解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物质,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题目详解】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等,A正确;淀粉是植物体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的储能物质,B正确;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可以继续水解产生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C错误;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

11、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再根据题意作答。5、B【答案解析】探针是指能与特定靶DNA分子发生特异性作用、并能被特定方法探知的分子。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DNA单链,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题目详解】A、基因探针不是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A错误;B、在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等作标记可以作为探针,B正确;C、基因探针是单链DNA,不是蛋白质,C错误;D、基因探针是单链DNA,能检测转录的情况

12、,但不能检测翻译的情况,所以不能检测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D错误。故选B。6、B【答案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而来。【题目详解】A. 细胞学说不涉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 细胞学说不能解释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D. 细胞学说内容不能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13、 淀粉 斐林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答案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题目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即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