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770896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之规定,现将2004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如下:一、环境质量现状(一)水环境1、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功能区类别,以24项监测指标评价,我市主要水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1)河流 全市10条主要河流符合水质标准类别如下: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2条河流:举水、沙河;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6条河流:长江武汉段、汉江武汉段、东荆河、金水河、倒水、青山港;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1条河流:滠水;水质为劣类的有1条河流:府河。与2003年相比,青山港、东荆河、举

2、水、沙河水质好转;其它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2)湖泊 全市65个主要湖泊符合水质标准类别如下: 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3个湖泊:梁子湖、鲁湖、道观河水库; 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9个湖泊:木兰湖、斧头湖、汤逊湖、后湖、后官湖、蔡甸西湖、蔡甸南湖、小奓湖、陶家湖; 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14个湖泊:涨渡湖、严东湖、杨春湖、柴泊湖、蔡甸高湖、沉湖、安仁湖、朱家湖、七湖、武湖、兑公咀湖、日光湖、月光湖、星光湖; 水质符合类标准的有4个湖泊:三角湖、木鹅湖、野湖、三宝湖;其他35个湖泊水质较差,主要湖泊的具体情况如下: 东湖除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超标外,其它指

3、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与2003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粪大肠菌群超标倍数下降,水质污染程度减轻;水质开始好转的原因是东湖截污工程及综合治理初显成效。 墨水湖、龙阳湖、南太子湖的水质现状均为劣类;与去年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南太子湖水质污染较重。 沙湖除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总氮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 南湖除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 月湖除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严西湖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

4、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 东西湖除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石油类、化学需氧量超标外,其它指标均达到水质保护目标。其他小型湖泊主要是总磷、总氮等指标超标。 与2003年相比,道观河水库、鲁湖、后官湖、后湖、杨春湖、三角湖、木鹅湖水质好转;野湖、青山北湖、严家湖、青菱湖、马子湖、车墩湖、五加湖水质下降;其它湖泊水质无明显变化。(3) 湖泊水质的营养状态 按照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对65个湖泊水质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价结果为:贫营养程度的湖泊1个,中营养程度的湖泊28个,富营养程度的湖泊36个。2、污染物排放和处理

5、2004年,全市废水排放量72144.7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33974.77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7.09%;生活污水38170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52.91%,生活污水排放量仍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排放的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六价铬0.24吨,比上年减少2.73吨;氨氮654.79吨,减少1080.07吨;化学需氧量30793.92吨,减少11321.42吨。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43%,工业重复用水率68.48%。重点污染企业拥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328台(套),正常运行率100%。 2004年我市在用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39.10%。3、 饮用水源

6、水质 2004年,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5%,达标率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二)空气质量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04年城区空气质量状况优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67.5%,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平均值为93,比上年略有增加(2003为91),城区空气质量为良好。 监测结果表明:2004年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值为0.130毫克/立方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0.3倍,比上年上升0.01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值分别为0.044毫克/立方米、0.052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2004年,城区降尘

7、月平均值为10.76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2.33吨/平方公里。城区降尘污染略有好转。 2004年,城区酸雨样品检出频率为31.3%,较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5.13,PH值较上年上升0.15 ,酸雨污染略有减轻。2、污染物排放及处理 2004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433.60亿标立方米,较上年增加58.67亿标立方米,其中,燃烧过程排放的废气1121.58亿标立方米,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气1312.01亿标立方米。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3.58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2.86万吨,比上年增加1.75万吨,二氧化硫去除率25.09%。全市烟尘排放总量5.15万

8、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5.03万吨,比上年减少0.6万吨,工业烟尘去除率97.27%。全市工业粉尘排放量1.53万吨,比上年减少0.36万吨,工业粉尘去除率98.57%。全市重点污染企业拥有工业废气处理设施837台(套)。3、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2004年,全市汽车年检达标率89.70%,汽车路(抽)检达标率87.04%。(三)声环境1、区域环境噪声 2004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4分贝,比上年增加0.3分贝。声源构成:生活噪声源占67.6%,交通噪声源占14.3%,工业噪声源占7.1%,施工及其它噪声占11.0%。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是交通噪声。本年度中心城区生活在55分

9、贝以下的人口占网格总人口的36%,55分贝以下覆盖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占网格总面积的51.5%。2、交通干线噪声 2004年,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9.9分贝,达到交通干线两侧功能区噪声标准,与上年持平。达标路段长度占监测干道总长度的42.1%,比上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四)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1、工业固体废物 2004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49.68万吨,综合利用量605.31万吨(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5.4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0.4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28.62万吨,排放量1.02万吨。2、生活垃圾 2004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197.10万吨,垃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75.20万吨。(五)生态环境 2004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83平方米。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04.1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5个,面积338.93平方公里;森林公园6个,面积96.35平方公里。全市有野生动物品种80多个,其中鸟类品种60多个,多数分布于木兰湖和沉湖地区。二OO五年五月十七日【打印】【下载】 【扫一扫】 【收藏】分享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