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77078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 7000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以及创新教学的提出,音乐教育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面临着重大变革、创新。但是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音乐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且这些不足影响了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推行,本文将通过简单分析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措施,并提出创新教学思路,从而确保初中音乐教学能够达到新时期教学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的音乐人才。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问题、创新前言音乐作为蕴含着人们情感因素的一门艺术,无论是聆听、演唱或是演奏都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重要途径。优秀

2、的音乐作品往往会引起人们情感共鸣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传扬美德,音乐是悠久的人类文化中重要的形态及载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及历史内涵。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冉冉发光,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堂作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场所,不仅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音乐传播、历史传承、品德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责任。在素质教育及现代化教学发展下,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及方法已经无法顺应初中音乐教学发展需求,当前初中音乐已经成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阶段,必然存在很

3、多冲突与不足,新旧教学理念的冲突,新旧教学手段切换不顺等等,作为初中音乐教学者,应该克服传统教学理念及手段,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做好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的妥善衔接,深刻认识当下音乐教学对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实现初中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最终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及学生的音乐素养。1、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教育已经被纳入初中课程,也逐渐收到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但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初中音乐教学在不断完善、创新的同时,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4、.1、教学理念落后1.1.1、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新课程改革下,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还是比较侧重于数学、英语、语文等文化课程,学校的重视程度、老师的教学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上所花的时间较少。音乐课堂上会看到,有些学生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等等,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1.1.2、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导致老师在教学安排时候缺乏方向感,教学内容、进程安排没有计划,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没有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比较懒散,缺乏学习积极性。1.1.3、教学课

5、程安排不合理授课:XXX 音乐课程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为了确保学生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上的学习效率,音乐课程往往被安排在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时间段,像是早操课后,体育课后等,这样不合理的安排直接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时间较短,教学效率较低。 除了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还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现象。现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初中音乐教材为主,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教学内容多以音乐知识、音乐技巧训练为主,忽视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乐器演奏能力、创新能力等等。1.2、教学模式单一陈旧1.2.1、音乐老师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现阶段,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是老师占

6、据了主导地位,老师为了确保音乐基本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成果,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由老师将基本知识、技能讲授给学生,学生一味学习,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课堂上主要以老师主动讲述为主,这样的教学安排,导致课堂氛围严肃,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1.2.2、教学手段单一陈旧 目前课堂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老师教学手段比较陈旧、单一,基础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是由老师来讲解,学生聆听,到了音乐技巧教学时,由老师负责示范,学生学习、训练、表演,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厌倦心理,导致学生失去音乐学习兴趣、积极性。 1.3、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利用1.3.1、初中音乐老师资源未合

7、理配置新课程改革之前,初中音乐教学一直不受重视,所以很多学校都不曾配备专业的音乐老师,也有部分学校只有一到两个音乐老师,所以老师的课程安排比较满,一方面对于音乐老师来说,工作压力较大,影响老师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老师过于重复的工作,也容易导致教学模式程序化,音乐中的情感教育无法实现,学生得到的音乐教育只停留在了音乐知识及技能上。1.3.2、教学设备未合理配置、利用音乐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多种乐器,以往由于音乐教学不受重视,将教学资源更多的使用在了其他学科上,很多学校并没有配备足量、种类齐全的乐器,导致学生对于乐器的认知甚少,更别说了解乐器所发出的音色、音律了。现阶段,音乐教育的地位已经大大提升

8、,但老师将大部分时间运用来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乐器学习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这部分的教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老师为了省心省力,宁可将大部分的课程安排来学习基本音乐知识,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学校的大量教学资源闲置、浪费。 2、如何实现初中音乐创新型教学初中音乐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仅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与不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应该克服困难,在不断探索前进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认识到只有不断进行音乐教学创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才能培养出全面高素养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2.1、创新教学理念2.1.1、以学生为初中音乐课堂

9、的主体 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要一味地灌输音乐知识、技巧,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授课:XXX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习音乐,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巧妙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打造和谐课堂,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堂。2.1.2、提高音乐教学重视程度,明确教学目标、考核方案学校应该明确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明确的、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方案。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日常音乐课堂上,从而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以素质教育为本,除了音乐基础知识

10、的教学目标,还应该包含音乐技巧的掌握程度、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创作能力、乐器演奏能力等等,为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指引方向。针对阶段教学目标的考核工作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音乐的有力武器,由于以往不注重音乐考核,所以很多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比较懒散,现阶段为了改正这样的音乐学习风气,学校应该提出合理的考核方案,涵盖学生的音乐学习方方面面,通过考核掌握当下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后期可以做针对性改善、提升。2.1.3、合理安排音乐教学课程一方面,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应该科学合理,根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分配合理的教学课时,确保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阶段性的教学工作;课程时间段的安排要科学合理,确保教学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

11、因素影响,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确保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书本,还应该做到实际与理论结合教学,基础知识与技巧教学合理分配时间,还应该加入音乐聆听、鉴赏、创新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2、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2.2.1、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在全国各地初中普及,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音乐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1)多媒体教学相比较枯燥无味的书本,更为生动、直观,可以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文字、音符,通过

12、音频、视频、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运用,可以让老师将互联网上更多的教学资源展现给学生,教学内容更加多样丰富、与时俱进;(3)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说,当进行乐器教学时,对于每种乐器的发音,原本只能通过老师现场的演奏才能听到,现在只需要将每种乐器的发声收集到多媒体教学文件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的发声区别,节约了大量时间。 (4)多媒体教学提升了教学质量。以往音乐教学多是以老师的讲解、示范为主,教学质量取决于老师的专业素养与多年教学经验,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接受到更专业的老师教学,网络上有丰富的优秀教学课件,可以让

13、学生接受到更好的音乐专业教学。2.2.2、运用兴趣教学法授课:XXX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出发点。首先,要让学生多聆听音乐。如果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音乐是有灵魂的,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体会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情感。音乐教学中应注重聆听的作用,在课堂上一首歌曲应聆听3-5次,只有熟悉的东西才会让学生产生共鸣,才能使人感兴趣。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性格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是不会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

14、凭借教师的权威主义和管理主义来教育学生,只会熄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埋没了学生的创新才能。由此还可能使师生关系处于冲突和对立中,使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2.2.3、运用情感教学法 音乐作品中蕴藏了丰富的情感,每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饱含了创作者、演唱者的情感、愿景。老师可以运用情感教学法来带领学生去体会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激发学生与音乐创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爱上音乐这种情感载体,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音乐鉴赏能力。2.3、提高学校音乐教学综合能力2.3.1、提高音乐老师综合素质老师作为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关

15、系到教学质量。(1)根据学校教学需求,配备足够的老师,确保教学计划顺利实施;(2)确保老师专业能力过关,在老师的选用上把好关,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音乐技能、教师资格证,才能确保教学质量(3)定期进行音乐老师培训工作,为了顺应新时期音乐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定期安排老师参加培训工作,确保音乐教学与时俱进。(4)加强音乐教学团队合作,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音乐基础知识外,还有多种表演形式、方法、乐器,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老师比较精通于基础知识,但乐器教学方面较弱,为了给学生最好的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做好调配工作,加强音乐教学团队合作。2.3.2、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校园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

16、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身心,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是学生放松、解压的工具。学校可以在每天清晨、课后、用餐等时间播放音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可以放松下来,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学习观念。音乐课堂时间有限,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都会抱怨音乐课时间太少,学校可以在校园设定音乐兴趣角,开放乐器室,让学生可以在课后时间去学习音乐。2.4、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注重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