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76937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认真落实体育新课标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仅仅强调“接受学习”,让学生学习“确定的知识”。学生长期处于严肃的、刻板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死板、冷漠、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学生往往不是输在学习的终点线上,在接受教育的起点线上他们就注定了失败。教育正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充分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活动的快乐,使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学生从小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得以促进、加以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教师应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

2、重大课题。所谓创新,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发明发现的能力。他标志着知识、技能的飞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则是指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解放眼睛,教学生看清事实;解放头脑,使学生学会思考;解放双手,加强动手能力;解放嘴巴,使学生享受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接触自然,扩大知识的眼界;解放时

3、间,使学生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有可能尽量发挥教育的作用。一、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意的几个因素1、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是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同学之间要彼此信任、团结、融洽。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激情。例如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模仿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模仿,学小鸟飞。几十个学生可以有几十种或更多的姿势,甚至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游戏,课前的准备操,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编,自己去练习。只要我们

4、给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空间,学生就会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而这些都要经过经常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3、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教材的二度创作并不是全盘否定教材内容,而是指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改编或增加一些有生活

5、性、社会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向上、进取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我们通常所做的“贴人”游戏,即被追者与追拍者在跑动中,如果追拍者追不上被追者,则总是追拍者。这样,越跑越累,学生就感到乏味、无趣,而且人数上变化也太慢,因此,我和学生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群策群力把“贴人”游戏进行了改进。全班学生按人数分组后围成圆圈,面向圆心。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二人站出来站在圆中央一人为追拍者,一人为被追者,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沿圈外跑。当被追者将快被追到或不想再跑时,以自己的前胸紧贴一队员的后背,那被贴的人立刻变为追拍者(原先游戏中此人为被追者),刚才的追拍人变为被追者

6、。只要拍到,二人马上交换角色练习。这样,使原先枯燥、乏味的游戏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朝气。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创作,使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获。以上几个因素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体育教学的创新才会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二、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积极思维 陶行知先生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回答。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

7、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前滚翻动作时,要求团身紧,头、颈、背、臀、腿团成一个球,这样容易滚翻;如果某一部分松散,不成球形,就不易滚动。在教学时,教师一手拿一个充足气的排球,一手拿一个漏气瘪了的篮球,分别在垫上滚动。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跟前滚翻有什么联系?”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前滚翻时团身要紧成球状,这样滚得快,反之则滚得慢。经过实践证明,学生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这样使学生在顺利完成动作的同时,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学

8、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和谐统一。2、“以人为本”,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体育课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而学生这个客体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她)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身体练习的主体,更重要的还是思维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使我们的体育创新教育更上一层楼。例如:四年级体育

9、教学中,利用废旧报纸游戏。教学前,先布置准备,让学生想想旧报纸可以有多少种“玩”法。教学时,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进行实践练习、游戏。有的学生用报纸放在胸前迎风跑,有些学生把几张报纸合并成一大张,用手举过头领拉开顶风跑,他们说要做中国的第二个冯如。有的学生把报纸揉成一团当垒球投掷,有的折成纸飞机、纸燕子,迎风飞扬;还有的把几张报纸叠在一起,当成抬人的工具真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3、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与学生共创造,教师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教师,学生教师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师生双方共同

10、向创造生活迈进”。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积极提倡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抓住时机,创设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例如,在四年级课题实验课中,教师教学生做一个素质练习,先让每个学生单独的坐在地上,在不借助手的情况下,用最快速度站起来,学生都能很快顺利完成;然后,让两位或三位学生背靠背、手挽手坐在地上,再起来。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完成,而且,有的组虽然成功了,但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这时候,有学生就提出来,为什么一个人这么快能站起来,而两个人就这么难呢?不是说人多力量大吗?带着这些问题,教师让学生讨论、交流、尝试。通过尝试后,有的

11、组成功了,而且速度也加快了。教师就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有学生就回答,这是他们配合的默契,是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团结的力量在起作用。还有的学生说,是他们努力合作,相互帮助的结果。教师就让学生根据刚才他们回答的再尝试、探究,结果真的是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动作。看着学生满脸的喜悦和成功,教师也深深的领悟到创新教育的真谛。这与其说是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还不如说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创新思维和能力集体结晶的体现。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符合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符合陶行知教育思想;也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体育教学 2000年第5期 首都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教学 2002年第2期 首都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教学 2003年第1期 首都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嘉兴市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教育文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