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76910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是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第五的教学内容,本节分为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根、茎的结构和功能,及叶中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本节通过对植物蒸腾作用概念、影响因素及蒸腾作用相关结构的探究,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结构和功能相统一”思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另外,学好本节课,也使学生对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有一个更深入、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在整个教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蒸腾作用的含义及其

2、意义 技能目标: 1.通过对植物蒸腾作用现象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探究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及变量控制的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及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生活的精神 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蒸腾作用的意义 另外,虽然八年级的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何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对八年级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究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三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以开始,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比如有植

3、物的根、茎,并让学生说一说根和茎的功能,在学生回顾的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画出一株植物的简图:接着在这简图中添加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叶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自然引出课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直观、形象的简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另外,这样的简图,也为学生在最后综合性地归纳出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劲提供思维基础,接着,进入第二环节: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由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课堂上很难进行,所以,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提高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塑料袋内有许多小水珠出现。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水珠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 学生:叶

4、学生:茎 学生:土壤 但大多数同学赞同水分是从叶散发出来的,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我会进一步追问: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的观点吗?而这样的一个问题,可以充分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水分是从叶片散发出来的,有的学生则想到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取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A株不剪去叶, B株剪去叶,同样用塑料袋扎住,放在阳光照射。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将得到结论。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我都会给与肯定和表扬。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得出:蒸腾作用含义。本环节,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通过让学生讨论、

5、设计实验来证明塑料袋中水珠的来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也使学生对蒸腾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探究蒸腾作用意义上来,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据科学家估测一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根要从土壤中吸收四、五百斤水,但根吸收的水分中有99%的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植物不会白白散失这么多水分,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在学生的提问中自然进入蒸腾作用意义的教学。 蒸腾作用意义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我将通过以下问题来突出、落实这一重点: 问题:1、由于重力作用,我们要将低处的水送到高处,要依靠水泵的动力。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要向上运输到茎、叶

6、,其主要动力来自哪里? 2、炎热的夏天,路边的石块被太阳晒得很烫,这时如果你触摸路边植物叶片,会觉得一样烫手吗?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归纳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在学习了蒸腾作用的意义之后,顺利进入蒸腾作用影响因素的教学,蒸腾作用影响因素是本节课是教学难点,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演示实验等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具体设计如下: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测:你认为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我会以板书的形式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猜想,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接着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让学生口头汇报实验方案

7、,在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我将利用多媒体演示课本中的实验,接着,让学生观察以下实验现象: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 2、放在烈日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 3、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 4、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 在观察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归纳得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结论蒸腾作用快慢受光照、气温、空气流动速度、湿度等影响。 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实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自主学生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意识,也使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说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三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所以我设计了一下几道练习。 通过这三道练习:达到了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环节:最后通过问一问完成本节课的小结: 1.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2.你还不懂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什么? 通过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实现思维飞跃的舞台,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下面我进行本次说课的最后一环:说板书设计 因为板书的设计力求知识性与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