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76543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口区项目区概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项目区概况4.1 自然条件4.1.1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建设场地地处平原地区,覆盖层地基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的层素填土、层粉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粉土等堆积而成,无溶洞、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情况。4.1.2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各勘探点空口标高在3米左右,高差较小,地貌类型单一。拟建场地原为湿地沟汊地貌,地形复杂,后经人工改造形成现在的地貌形态。该场区主地貌

2、类型为黄河三角洲湿地。4.1.3 气候条件项目区所在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风暴潮、大风、大雾等。境内南北气候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 ,可满足农作物的一年两熟。年平均降水量547.8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东营市河口区气

3、象概况表见下表。表4-1 河口区气象概况表(1994年-2011年)项目单位统计值备注多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41.62005.6.23极端最低气温mm-18.32010.1.6多年最大蒸发量mm15252000多年最小蒸发量mm9981998多年平均蒸发量mm1280多年平均降水量mm547.8最大年降水量mm11202008最小年降水量h244.5200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m/s2728.5多年平均风速m/s4.2多年最大风速5.0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夏季主导风向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偏北风最大冷土深度cm711994年平均地面温度14.74.1.4 水文该项目场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4、,稳定水位埋深在1.20-1.33m,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3m左右,由于第四系地层沉积完成时间较短,地下水的变化比较复杂。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蒸发是其主要排泄方式,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有中等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状态下,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状态下,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有强腐蚀性。4.2 社会经济状况项目所在区东营市河口区,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及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一

5、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51.24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比例为8.6:60.6:30.8。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仙河镇拥有浅海、滩涂面积20万亩,可耕良田16万亩,天然草场5万亩,苇场20万亩,柳树林3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万亩。仙河镇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隶属于东营市河口区,是典型的现代石油矿区城镇,因位于美丽的神仙沟畔而得名。仙河镇位于河口区区境东部,距城区30公里,

6、面积657.07平方公里。2007年底,辖5个自然村,5个村民委员会;有423户,1258人;其中女623人,非农业人口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优美的环境使年轻的仙河镇赢得了诸多桂冠。1993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的称号,95年列入全省百新工程建设试点镇,2000年荣获“国家卫生镇”荣誉称号、2002年荣获“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境优美镇”的称号。4.3 水土流失现状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面坡降平缓,土质多为沙土,沙壤土,土壤地质具有易蚀性。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该项目位于黄河三角洲区域,属于省级重

7、点监督区,根据2000年全省第二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成果,项目区水土流失以风蚀为主,兼有水蚀。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可知该项目区土壤容许侵蚀模数为200t/(kma)。根据山东省水土流失分区图和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的水土保持生态规划等资料,结合近几年实测数据可知,项目区总体处于水土流失轻度流失区内,平均侵蚀模数为600t/(kma)。根据国家2000年水土流失卫星遥感普查,东营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96.602平方公里。其中河口区251.117平方公里,以风蚀为主,兼有水蚀。主要是集中在沾利河、马新河、挑河、神仙沟等流域。这四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是:沾利河流域土地面积20

8、5平方公里,人口3. 2万人,农业人均耕地5. 2亩,水土流失面积164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80%,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18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72%。马新河流域土地面积204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农业人均耕地4.3亩,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45.3%,其中,强度流失面积7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80%。挑河流域土地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农业人均耕地4.7亩,水土流失面积192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54.5%,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4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74%。神仙沟流域土地面积375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农业人均耕地6.3亩,水土流失面积271.5

9、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2.4%,其中,强度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58.9% 。水土流失对当前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破坏土壤肥力。由于土壤侵蚀,土壤中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耕作层沙化,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据测量每年流失氮、磷、钾折合标准化肥约占全年总量的23%,同时水土流失造成耕地生产力和粮食损失在30%以上,仅河口区每年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达1800万元,人均近300元。二是恶化生态环境,加剧沟壑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地力衰退,地面林草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出现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的被动局面,沟壑发展日益加剧。这样,就使大面积耕地支离破碎,耕种

10、不便,以至弃耕荒废,生态进一步恶化。三是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严重影响水利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一是该区地处黄河故道多为风沙区,土壤质地主要为沙质和粒质易造成水土流失。二是降水量少,不均匀,蒸发量大,土地旱化严重。该地区年均降水仅547.8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68%,而年均蒸发量在1280毫米,蒸降比3.87,旱化严重。三是植被稀疏。境内自然植被以柽柳、芦苇为主,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油田等多方面的开发,人为破坏尤为严重。为今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基层建议:一是加大政府投入,落实好各级配套资金管理,做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二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体制,从评价经济指标,特别是数量指标入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三是依靠科技支撑,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质量。四是切实做好水域生态绿化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