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763363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1、 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2、 统计的特点P3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3、 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总体与总体单位P10: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

2、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第2章 统计调查1、 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2、 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一、 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二、 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三、 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3、统计调查的组织

3、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多阶段抽样)及适用场合 ;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4、、典型抽样:根据对调查对象的初步了解,有意识地从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灵活方便,反映迅速,省时省力,深入具体、任意抽样:方便抽样或随意抽样,点插着随意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如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柜台访客调查,街头路边拦人调查、配额抽样:在对总体作若干种分类和样本总容量既定的情况下,按配额(按一定要求给定的样本单位数)从总体各部分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权重】)及适用场合4、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P21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就是统计调查中的总体和总体单位报告单位又叫填报单位,是指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负责向上级报送调查结果的单位5、 调

5、查误差P24:含义与分类: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之差),工作误差:由于调查工作中的食物所造成的的误差,代表性误差:以部分推断总体时必然存在的误差;产生原因P25;防止和减少调查误差的方法P25:一 要正确周密地制订统计调查方案二 健全原始记录,完善统计台账三 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四 要加强对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核五 要科学地抽取样本和选择典型六 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第3章 统计整理1、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统计整理的含义P27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的工作过程。意义: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工作和研究过

6、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与深化,也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整理的程序和过程P27审核、分组、汇总、制表与绘图2、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概念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按照某种重要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统计分组的种类P31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分为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和分组的形式可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并列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组数与组距P33一、 品质分组的组数二、 数量分组的组数和组距P33数值型数据的统计分组: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组限与组中值计算,开口组的组距计算等3、 统计表的含义 、结构

7、及其种类P49含义:集中而有序地显示统计资料的表格结构:组成因素看,标题、横行与纵栏、数字资料;内容上看,主词和宾词种类:按用途分: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 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分: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4、统计图的含义及其类型含义:具体显示统计资料的图形类型:一、分布图:直方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曲线图 二、形象图:物形图饼形图柱形图标示图第4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1、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含义: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的分类P60:一、 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二、 按其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三、

8、按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总体总量与标志总量:总体总量即总体单位数,它是由每个总体单位加总而得到的;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综合。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P61时期指标(流量,增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如产值、销售额、工资总额;可以累计相加,数值大小与时期的长短密切相关。时点指标(存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时刻)所达到的数量状态,如年末人口数、月末商品库存额、季末银行存款余额、年末固定资产净值等;不能累计相加,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的关系。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概念:指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

9、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 无名数:抽象化的数值(没有计量单位),表现形式为成数、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二、 有名数:有具体内容的计量单位的数值,单名数如商品流转速度指标用“次”“天”,复名数如“人/平方千米”“元/人”“人/个”;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各自最基本的计算公式P63:计划完成相对数:计划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对比的比值。结构相对数:总体中某部分数值与该总体数值对比的比值。比例相对数:同一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的比值。比较相对数:同一时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对比的比值(横向比较)。动态相对数:某一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期两个数值对比的比率(纵向比较)。也称为发展速度和

10、指数。强度相对数: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指标对比的比率。(一般是有名数)第5章 平均指标和变异度指标1、平均指标意义与特点P73平均指标概念和作用概念: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特点:同质性代表性抽象性作用: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的平均水平,表明现象之间在生产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平均水平,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或变动规律性。可用于研究对象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平均数进行推算和预测。平均指标的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算术平均数P75基本计算公式算术平均数=标志总量/总

11、体总量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根据单项数列计算根据组距数列计算3、 调和平均数 H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倒数4、几何平均数 G :P87 n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简单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几何平均数的计算5、众数与中位数 掌握单项数值数列的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众数M0: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适用于数据较多,不受极端数值影响。中位数Me: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序,居于重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用于顺序型、数值型数据,不用于分类型,不受极端值的影响。6、 算术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关系

12、,会通过这个关系来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 P941、 变异度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种类P99概念:指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度的指标,也称标志变动度指标。作用:变异度指标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重要尺度变异度指标可以衡量现象表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变异度指标是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样本量的依据2、变异度指标的计算全距R: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为极差。标准差和方 差【你懂的】变异系数的含义、种类及计算含义:它是各种变异度指标与其算术平均数对比得到的相对数,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的相对程度,通常以百分数表示。种类:平均差系数、标准差系数等。计算: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

13、对比的比值。3、 了解偏度和峰度的判断准则P112反映总体次数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指标,称为偏度。对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右边分布:众数中位数3 次数分布曲线为尖顶峰曲线3 次数分布曲线为平顶峰曲线第6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1、概率基础(是理解后面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础)概率基本性质与基本运算概率分布:常见的离散型分布及其期望和方差(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超几何分布);常见的连续型分布及其期望方差(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会计算不同随机事件的概率2、极限定理(了解)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第7章 抽样与参数估计1、 抽样调查的概念及特点;概念:广义上,抽样调查

14、就是非全面调查,它是指从研究的总体中按一定的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特典: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来抽取调查单位的抽样调查是用总体中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总体指标数值抽样调查中产生的误差可以实现计算并加以控制2、 总体、样本;总体指标(参数)与样本指标(统计量);总体,调查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调查单位所构成的整体总体指标(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样本指标(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3、 样本量和样本可能数目;样本量n:一个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也称样本容量样本可能数目:按不同的抽样方式和方法从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也称样本可能个数4、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放回与不放回抽样】5、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6、样本均值P146、样本比例P152、样本方差P153的抽样分布;7、参数估计的一般问题:估计量估计值:估计量是指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估计值是指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具体数值;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点估计是指用样本统计量的某个取值直接估计总体的,区间估计是指用样本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