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776058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复试名词汇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或叫broca失语。患者不能讲话,自发言语减少,或只能说简单的字,不能流利的表达常用词不当,但是发声相关的肌肉正常。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对自己的措词也知道。对文字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常伴有以右上肢为重的轻偏瘫,情绪抑郁常沉默。额下回后部受损,言语运动中枢。2、 感觉性失语:听感受性失语或者wernick失语。患者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的言语。尽管患者言语流利,但常用词错乱缺乏逻辑、难以理解。颞上回后部受损,言语感觉中枢。3、 失语症:由于大脑皮质言语功能区病变,使其说话、听话、阅读和书写能力残缺或丧失。4、 构音障碍:由于发音的肌肉瘫痪、共济失调或肌张力增高引

2、起的言语障碍。5、 失写:肌肉正常但不会书写 额中回后部6、 失读:无失明但是不认识视觉符号,角回7、 传导性失语:复述不能,优势大脑半球岛叶皮质下,为额颞叶的语言中枢连接纤维损害。8、 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颞中回和颞下回后部病变。能知道物体的用处但是对于名称或人名不知如何称呼。9、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脊髓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瘫痪和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而两侧触觉均保留。即伤侧运动,深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对侧粗略触觉、痛温觉消失。10、 Ho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导致的病变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面部少汗。越靠近中枢越不

3、明显。11、 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耳后部剧烈疼痛,外耳道疱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并可见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12、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的或者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者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到15分钟,多在1H以内,不超过24小时,可反复发作。13、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小脑后下动脉关闭所致的 真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对侧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受损)。病侧共济失调霍纳综合征眩晕恶心呕吐震颤呃逆14、 gower 征:假肥

4、大性肌营养不良的患儿由于腹肌和髂腰肌无力,自仰卧位起立时必须先翻身为俯卧位,然后两手撑地下肢缓慢站起,称gowers征15、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导状态,系脑桥基底部病变患者大脑半球及脑干被盖部的网状激活系统无损害,意识保持清醒,对语言理解无障碍,可用眼球运动示意不能讲话,脑桥以下脑神经瘫痪和四肢瘫痪,易被误认为昏迷。主要见于脑桥血管病,脱髓鞘病变,炎症和肿瘤等。16、 昏睡:意识清晰度明显降低,较重的痛觉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做简短模糊且不完全的答话,外界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17、 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动作减少,可持续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基本正确的交谈

5、,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18、 浅昏迷: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压迫框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言语反应,有较少无意识的自主活动,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19、 深昏迷:自发活动完全消失,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角膜瞳孔反射消失,把宾斯基持续阳性,生命征常有改变。20、 眩晕vertigo:患者感到自身或者外界有旋转、移动或者摇晃的感觉。主要由脑干和小脑的病变引起。(中枢和周围的鉴别。)21、 巴宾斯基征:用竹签在患者足底沿外侧缘向前滑至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阳性为拇趾背曲,其他各趾可扇形展开。病理反射,正常为阴性,出现阳性则说明中枢系统存在病变,1周岁以内可能出现阳性。22、

6、格林巴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一组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炎症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的自身免疫性病。23、 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24、 深反射:是刺激肌腱和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收缩,亦称腱反射,其反射弧是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25、 静止性震颤:表现手指有节律的,每秒4到6次的快速抖动,称为“搓药丸样”、“数钞样”、“拍水样”震颤。亦可见于头下颌前臂下肢及足等部位的震颤。震颤特点为安静时活动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见于帕金森病。26、 交叉瘫

7、:一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有脑干损害引起,见于脑干血管病、肿瘤、炎症等。27、 假性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一侧损害时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当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时才出现构音和吞咽障碍,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28、 真性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将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临床称为球麻痹,即延髓麻痹(延髓又称延髓球,延髓英语:medulla oblongata和bulb)。有疑核或者其发出纤维受损引起的球麻痹称为真性球麻痹。此时咽反射消失。29、 阿罗瞳孔:表现为两瞳孔较小、不等大、边缘不整、对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存在。常见于神经梅毒,偶见于多发硬化、脑炎。

8、30、 Fisher综合征:由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轻度四肢肌力减弱。31、 Weber综合征: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主要损害大脑脚底,影响了动眼神经和锥体束。32、 Romberg征:闭目难立,嘱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目。感觉共济失调时睁眼站立稳,闭眼时不稳,称romberg征阳性。小脑共济失调者睁眼闭眼都站不稳,闭眼时更明显,蚓部病变易向后倾,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或一侧前庭损害时向病侧倾倒。33、 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又称类重症肌无力综合征,属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自

9、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突触前膜,其自身抗体的靶器官为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和乙酰胆碱囊泡释放区,抗体破坏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造成神经冲动所致的Ach释放减少。临床表现四肢近端及躯干肌无力,下肢症状终于上肢,短暂用力收缩后肌力反而增强,而持续收缩后肌力明显减弱吗,呈病态疲劳,一般不累及眼肌与延髓支配的肌肉。34、 Gerstmann 综合征:四主征:计算不能、手指失认、左右侧认识不能、书写不能。见于左侧顶叶角回皮质损害。35、 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在脑干中线两旁走行,上起自中脑被盖,下抵达颈髓。它联系眼肌运动神经核,是眼球水平同向运动的重要联络通路。当脑干病变累及内侧纵束时产生眼球水平同向运

10、动障碍,但两眼内直肌的内聚运动正常。这是因为支配内聚的核上通路未受损。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和多发性硬化。36、 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尾端被盖部病变侵犯脑桥侧视中枢(PPRF)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故当眼球向两侧水平凝视时,病灶侧眼球固定,对侧眼球不能内收,仅可以外展但伴眼震。37、 无力性缄默:又称睁眼昏迷,病变在脑干上部和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大脑半球及其传出通路则无病变。患者能无目的地注视检查者和周围的人,貌似觉醒但不能言语,不能活动,尿便失禁,肌肉松弛,常无锥体束征,给刺激也不能使其真正清醒,存在睡眠觉醒周期。38、 紧张性头痛:原发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双侧紧束样或压迫性头痛,常为

11、轻度或者中度头疼,不伴有恶心或者呕吐,部分患者触诊时可有颅周压痛。39、 Bell现象: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中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查体可见一侧面部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病侧口角低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做鼓腮和吹口哨动作时患侧漏气。40、 RIND(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脑血栓形成即粥样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类型之一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介于TIA与脑梗之间,影像学无责任病灶。41、 周期性瘫痪: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

12、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肌病,发作多伴有血钾含量的改变。drop 42、 attack:跌倒发作,脑干网状结构缺血可引起跌倒发作,表现为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而倒地,但可随即自行站立,整个过程中意识清楚。43、 锁骨下盗血:无名动脉或者锁骨下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时,上肢活动可能引起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现象,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特征症状为: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44、 运动性失用:肢体无瘫痪,但不能协调完成精细动作,如系扣弹琴书写等。45、 观念性失用:患者可以做简单的动作如伸舌闭眼举手和解纽扣等。但不能按先后顺序先后完成复杂动作,如划火柴点香烟用锤子钉钉子等。但模仿动作无障碍。

13、46、 观念运动性使用:患者不能按命令做简单的动作如伸舌招手等,也不能完成复杂的随意动作,但有时可以自发的做出这些动作,模仿动作亦有障碍。47、 twilight state:朦胧状态,意识受损的一种状态,此时可发生复杂的非理性行为,事后完全遗忘。与睡眠、癫痫、酒精中毒、谵妄状况有关。48、 谵妄:表现为意识内容清晰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判断失常。定向力发生部分或者全部障碍,出现错觉或者幻觉,紧张不安甚至出现躁狂。夜间加重,发作时意识障碍明显,间歇期可完全清醒,持续时间不等。49、 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症,出生后一年内发病,男孩多见。波及头、颈、躯干或者全身的频繁肌痉挛、神经发育迟滞和

14、脑电图上高幅失律构成本综合征的三联征。时症状性或者隐源性癫痫的一种。50、 Froin综合征:弗洛因综合征,脑脊液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脑脊液呈黄色,离体后自动凝固成胶冻状,称为弗洛因综合征,见于椎管梗阻。51、 克林格征:kernig征,患者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膝关节可伸至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和屈肌痉挛。52、 Brudzinski:仰卧,双腿伸直,医生一手托枕部以后置于患者胸前,使头部前屈,阳性时两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53、 Laseque征,支腿抬高试验: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仰卧,腿伸直,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至70角,如

15、抬不到3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常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键盘突触或者腰骶神经根炎。54、 马鞍回避:早期可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分离性感觉障碍,以后侵及脊髓丘脑束则出现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躯干和肢体的痛温觉缺失,但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骶3到5)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这对于鉴别髓内外病变有一定价值。髓外压迫时,痛温觉减退或缺失从下肢向上发展,髓内压迫者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感觉保留到最后才受累,称为鞍区回避。55、 脊髓休克:当脊髓被完全切断时,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由于丧失了中枢神经体统高级部位对脊髓的调节,切断平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完全消失,要经过一段时

16、间才能恢复。56、 Jackson癫痫:癫痫单纯部分发作时,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皮质功能区移动,如从手指-腕部-肘-肩-口角-面部逐步发展,称为jackson发作。57、 Beevor征:脐孔征,令患者仰卧向前抬头,检查者手压其额部以加以阻力,此时可见患者脐孔明显上移,阳性见于胸10病变58、 血管性痴呆:因血管疾病导致脑梗塞造成的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59、 Tolosa-Hunt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征,一种以眼病为主合并60、 foster-kennedy综合征:表现为病变侧因视神经受压而出现视神经萎缩,病变对侧因高颅压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见于额叶底面肿瘤。61、 rigidity强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