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75993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剧烈运动后,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C. 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D.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2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以下实验对照设置正确的是A. 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分别给不同组小鼠注射蒸馏水和甲状腺激 素溶液B. 研究低温对不同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影响,分别将植物甲的根尖和植物乙的芽尖用低 温处理C. 研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0、60、80、100 条件下进行D. 研究细胞

2、核的功能时,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细胞核和无细胞核两部分3关于下列概念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D.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4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错误的是A. 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B. 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 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 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5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

3、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b、 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B.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糖浓度下降,则b、c可 分别代表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细胞分泌活动加强C. 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 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6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可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 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4、D. 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会影响K+通道结构的改变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细胞是浆细胞,它与吞噬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B. 吞噬细胞接触被凝集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裂解C.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D.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B.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C.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

5、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9下面有关实验和实验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B.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 扩大样方的面积C.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 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及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 验,都需要保持细胞生理活性10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 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

6、的生命活动B. 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 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D. 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1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 t1时该种群种内斗争最剧烈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12下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t2时甲种群个体数量一定大于乙种群B. t3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C. t4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 t5时

7、乙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13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健那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 红使RNA呈现红色B. 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为了控制无氧条件,盛有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 要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C.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低温抑制了分生组织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着丝 点不能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实验中,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 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丰富度1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

8、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三种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J”型增长15据最新报道,入侵性环颈长尾小鹦鹉已经导致以色列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主要原因是长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它们会在戴胜鸟之前占尽巢穴,使后者没有地方可去。据此判断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原因不合理的是A. 是种间竞争的结果B. 直接原因是出生率降低C. 可能会影响当地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D. 会导致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数量呈“J

9、”型增长16关于下图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曲线图若表示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则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B. 如果A表示动物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则B可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C. 如果B表示动物血浆中血糖含量的变化,则A表示胰岛素含量的变化D. 该图可以表示HIV浸染人体后,T细胞数量和HIV数量的变化情况17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演替明显C.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

10、林18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B.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 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 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1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 生物群落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C. 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11、也越强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0.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xx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欧美黑杨引进后,洞庭湖区鸟类大量减少,这表明外来物种人侵会降低生物多样性B. 湖洲钢制矮围严重影响洞庭湖鱼类的正常繁殖,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增长C. 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D. 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Na、K等元素含量增多,引起水华现象2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相对

12、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个种群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两个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 两个种群相对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2下图表示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 A. 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B. 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 鹰和鹿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 图中虫获得的能量占草能量的10%20%23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生长的能量能量(kJ)520220

13、180120A. 呼吸作用消耗使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B. 昆虫同化能量中有4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 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4kJD. 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有1500kJ24如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B可实现光能化学能的转化B. 碳元素在BCD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 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D. B、C、D被E食用,E处于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25.在某湖泊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分布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浮游植物中的凤眼莲为雌雄同株的个体,该植物喜光且能快速繁殖,其叶片、根系释放的化学物质还能抑制藻类

14、的繁殖。下列关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凤眼莲种群不具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B. 不同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 凤眼莲只通过叶片、根系等释放的化学物质抑制藻类繁殖D. 凤眼莲对藻类繁殖的抑制可说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26.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27. 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集小动物时,诱虫器上安装一个电灯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C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随机取样、样方的数量足够多D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度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28.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