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75122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运动论--内能(全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 内能第一节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一)教学目的懂得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实验。(三)教学过程1、全章导言:简介热现象本质的解释历史发展过程,直至发展成为 一种科学理论分子运动论,人们又逐渐结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进行新课(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的大小,直径是以1-10米来量度的,举例阐明。(2)分子永不断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根据课本做扩散实验,举例:做菜加盐,香味四溢,臭气冲天等。顺便阐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具体因素第三节再阐明)。(3)分子间的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铅块之间互相吸引的演示实验阐明,并解释固体为什

2、么既不容易压缩,也不容易拉断。3、小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4、讲评课后练习及同步练习。(四)课后体会:强调扩散实验的条件:不同物体之间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作业:14(1)、(2),P2(1)、(2)第二节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构造(选学)(一)教学目的1、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构造。、应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和物体内部构造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1、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构造。2、应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和物体内部构造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三)教学过程、复习通过提问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要点。2、引入新课教师简介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及其明显的特性。为什么浮现这种状况?因

3、素是什么?3、进行新课(1)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也容易压缩,并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分子间距离大,作用力小,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2)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容易压缩,因素: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可以分为晶体(分子是有规则的排列,有固定的熔点)和非晶体(分子无规则排列,无固定的熔点)。(3)液体:分子的距离远比气体的小,接近固体分子的距离。分子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分子在平衡位置振动一会,另跑到其她位置振动。()解释物态变化:重要线索温度变化引起分子运动剧烈变化,导致分子间的距离变化。4、小结引导学生回忆气体、液体、固体的内部构造,并完毕下表。分子间距离

4、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气体大无无规则无规则匀速直线,碰撞易变较小较大无规则无规则振动,能移动固体非晶体小大无规则无规则振动晶体有规则(四)课后体会:()气、液和固体的内部构造,不能直接观测,只能引导学生想象、推理,运用恰当的言之有理的比方。(2)物态变化中的“当晶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振动加剧”应向学生解释。第三节 内能(一)教学目的1、懂得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2、懂得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3、懂得物体温度变化时,内能随之变化。(二)教学重点、难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三)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阐明物体如何才

5、干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物体互相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引入新课分子运动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断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分子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同样,也具有动能。分子运动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互相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3、进行新课(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均有内能。()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而物体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分别向三杯冷、

6、温、热水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水,观测比较它们扩散的快慢。实验表白: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也即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长,反之,则内能少。正是由于内能与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运动。()内能和机械能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协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机械能与机械运动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均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互相作用有关。、小结(1)内能不是单个分子具有的,而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内能所指的动能是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这种无规则的热运动,

7、是分子在物体内部自身不断的“分子运动”,而不是随着物体一起所做的运动。物体作为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3)内能所指的分子势能是分子间互相作用而使分子具有的势能。作为物体跟地球的互相作用而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机械能,不是内能。因此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形式的能量。、作业:P17()、(2)(四)课后体会: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第四节 做功和内能的变化(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功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的某些事例;懂得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变化,能用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用的物理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懂得做功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什么叫做物体

8、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引入新课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物体的温度,同窗们可以从生活实际中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变化内能的措施做功。3、进行新课(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要提示学生注意观测筒底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阐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类似的生活现象,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长,

9、温度升高的缘故。例如,摩擦生热等,并让学生解释课本图29,图11的事例,并列举其她事例。(2)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少。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减少的实验。(具体操作参照课本)实验成果,当塞子跳起时,瓶内浮现了雾。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物体对外做功时,自身的内能会减少。(3)用功来度量内能的变化。物体对外做功多少,内能就减少多少。其实多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用功来量度,因此国际单位制规定:多种形式的能的单位都是焦耳。4、小结通过课本本章刊头画的实验和本节的“想想议议”,小结本节的内容。该实验是机械能和内能互相转化的演示实验,从而使物体的内能增或减。5、作业18(1)、(2)(四)

10、课后体会:1、压缩空气引火实验难度高,应注意:(1)密封性好,(2)管内保持足够的氧气,(3)所用燃料燃点要低。2、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打气时速度不适宜太快。第五节 热传递和内能的变化热量(一)教学目的1、 懂得热传递是变化物体内能的措施,它跟做功的措施是等效的。2、 懂得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3、 明确热传递时,内能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二)教学重点、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和联系。(三)教学过程1、 复习内能的概念,强调内能是可以变化的。一般物体温度的升降,反映了内能的变化。上节课已学习了做功可以变化物体的内能。2、 引入新课运用摩擦铁钉发热(增长内能),尚有什么措施?3、 进行

11、新课()热传递:列举事例阐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这些热传递的共性:第一,存在温度差;第二,由于热传递,高温物体温度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故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给了低温的物体。(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长,叫做吸取了热量。()热量的单位:一方面讲述做功和热传递在变化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我们懂得了两种变化物体内能的措施:做功和热传递。并且也只有这两种措施,这两种措施又是等效的。(举例阐明)(4)简介热量的单位卡:阐明过去曾用卡作热量单位,1卡等于1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取的热量。它跟焦耳的关系是:1卡=42

12、焦耳。“卡”已被国际单位制所废除,但目前某些方面还在沿用着。4、小结热传递现象、条件、实质、方向;热量的概念理解,例如,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具有热量增长。B、物体具有的功多。C、物体的内能增长。D、物体必然吸取了热量。(选C)、作业 P7(3)、(4)(四)课后小结()可以波及热传递的方式对流、传导、辐射。(2)“热”的含义广泛,有时应用不够精确,仍然会使学生对热量有某些模糊结识,因此教学时仍要注意纠正。第六节 比热容(一)教学目的、懂得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懂得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2、懂得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4、 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某些有关的简朴现象。(

13、二)教具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三)教学重点、难点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似?、引入新课运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懂得使克水升高1需要吸取的热量是1卡。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取的热量也就越多。其实人们也均有这方面的经验。并举类似的例子阐明。“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那么,其她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取的热量是不是跟水同样多呢?3、进行新课()演示实验:严格

14、按照课本上实验进行操作,并注意告知学生,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但体积不同,为什么?)简介“热得快”电加热器的特点,条件为加热时间相等。请两位同窗协助观测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成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白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似时,水吸取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换用其她物质,反复上述实验,得出的成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似时,吸取的热量是不同的。为此,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取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与密度比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公斤),读做焦每公斤摄氏度。请学

15、生跟读水的比热,并阐明其的物理意义。(4)比热表教会学生查比热表,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多种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同样受热或冷却的状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并解释,为什么用水来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在一年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夜晚海风如何吹等?、小结通过某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五)课后体会1、做好比热演示实验,并注意引导,条理要清晰。2、让学生理解比热的物理意义。第七节 热量的计算(一)教学目的1、 加深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学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计算。2、 理解热量的计算公式。(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比热容计算。(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什么是比热容?它的单位是什么?通过总结学生的回答,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