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专题四.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75040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专题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五专题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五专题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必修五专题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必修五专题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五专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专题四.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专题概览专题导言茫茫宇宙,引人感怀。仰观宇宙之浩渺,庄子兴极御风而行,逍遥游于其中;俯察品类之繁盛,王羲之兴尽悲来,痛呼“死生亦大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只是天地间的“那一个”对生命的呐喊,响彻在历史的天空;对生命的思索,印刻在先哲的心中。呐喊、思索成了永恒的哲学主题,宇宙因之而灿烂,人生因之而澄明。课文精评逍遥游(节选):通过“小大之辩”的论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超现实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暗含把握人生当下,不宜空谈玄理的态度。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通过“苇草”形象地说明了人的软弱性,同毁灭人的宇宙相比

2、,人又是伟大的。我为什么而活着: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信仰与追求,探寻人生的意义。板块一心连广宇主题导读逍遥游兰亭集序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富有哲理思辨色彩的文章。庄子的逍遥游通过“小大之辩”的论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超现实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把人从庸常的世俗世界引入这一境界,开阔了人的心胸眼界,启发人们应该具有旷达的、超越庸常的生命追求。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人生当下,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第1课时逍遥游(节选)画语导入战国时期,当孟子带领他的门徒风尘仆仆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致力于在

3、现实中构筑人间天堂时,有一个人却将他的思想深入到绝对自由的领域,他以奔放的想象力,贴近现实的人生譬喻,透彻精当的说理和饱蘸着诗意的笔墨,把自由的境界描绘得如此高远、神奇美妙和震撼人心。这个人就是“庄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庄子逍遥游的自由世界吧。【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庄子(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

4、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2庄子名句辑录(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水)(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5)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6)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庄子养生主)(7)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

5、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图解文本】合作探究1.逍遥游两次形象地描绘鲲鹏的神奇变化和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能理解成简单的重复吗?探究不是重复而是反复。这其实是庄子中常见的“重言”的手法。庄子的寓言篇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即因任物理本然,不主观立论之言。而所谓“重言”,陆复明在庄子音义中说是“为人所重者之言”。即怕人不相信,假借往圣先贤、先辈宿学之口,替自己说话。“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可以理解为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

6、那一段的呼应和印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出“小大有别”和“小不及大”并不是对“大”的肯定。这里的“小”和“大”只是事物之间量的区别,而不是质的差别。大如鹏鸟,小如蜩鸠,在生命状态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有所待”。2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探究庄子对他塑造的大鹏形象,原则上是否定的。因为,在庄子看来,大鹏的展翅翱翔,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和绝对的自由,因为它还要凭借海运风起。但是,作者又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

7、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海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所待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社会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3.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文章结尾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怎样正确理解“无己”“无功”“无名”的含义?你对庄子所追求的境界有什么看法?思路提示一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一种

8、摆脱了一切束缚、不需要依靠任何东西(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这是人达到绝对自由的途径。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在庄子看来,人和万物都是“道”的表现形式。人如果拘于形体,必然会受外物的束缚,他提出的“无己”就是希望丧失“自我”意识,这样就不会受外物的拘束,不会去评判是非曲直,从而达到怡然自得的境界。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热衷于身外之物,做到“清静无为”。庄子只求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宣扬的也是保生养亲以尽天年,不求建功立业。这是一种消极思想。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由人,偃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于不顾。 “无己

9、”“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绝对自由的途径,是追求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却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逍遥。思路提示二庄子所提倡的“忘我”精神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忘我”是完全不同的。其实,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任何人都不能做到“无所待”,人生一世应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应该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对待这种消极的人生观,我们既要批判又要继承。第2课时兰亭集序画语导入尝年之前的那个暮春,惠风和畅,一群文人于兰亭饮酒作诗。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极视听之娱。其中有一位书法家,感于事过境迁、死

10、生无奈,挥笔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王羲之,去体会他那字里行间所渗溢着的旷达的情怀吧! 【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2.背景展示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兰渚山为越王勾践种兰之地,汉代置驿亭,名曰兰亭。东晋永

11、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修禊于此,泛觞赋诗37首,王羲之即兴撰书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书法绝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亦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圣地。今兰亭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1980年整修。兰亭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3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

12、内容。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代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图解文本】1.文章第1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探究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

13、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探究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

14、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现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3文章第一部分言乐,第二部分忽然言悲,是不是显得突兀?为什么?探究不突兀。因为兰亭聚会,自然是乐事,但是有聚必有散,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的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入悲伤的例子,俯拾即是。可见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

15、着文学家的心灵。本文由乐转悲,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作者在深沉的悲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4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的意识“死生亦大矣”。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同时蕴涵着深深的“悲情”,作者悲从何处来呢?思路提示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室内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为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思路提示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思路提示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