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74861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那么小英雄雨来(节选)我 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4篇课文。文言文二那么中的故事,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 求学精神。其余三篇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 几局部。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 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我们家的男 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芦花鞋主要写冬季 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

2、供葵花上学的事情。在一个鹅毛大 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18文言文二那么【教材分析】文言文二那么选编了 “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两个经典故事,提醒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 习,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的故事。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 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文题 “囊萤夜读”与课文第二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互为解释。课文配有一幅“囊萤夜读”图。练囊 悬挂,桌案上、地面上堆放很多竹简,一位贫穷的读书人坐在地面,双手摊开竹简聚精

3、会神地读书。插 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车胤勤奋学习的品质。铁杵成针是一那么关于李白的传说,大意是: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 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 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 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课文的第三、四、五句,简洁的言语藏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对话情 境,藏着人物的神色变化和态度转变,藏着有志竟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师引导: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世间、世上;“传”就是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 的

4、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语。 师述: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课件出示句子) 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课件出示: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a. 师引导: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板书:过)他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板书:逢老 媪)李白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 ”老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板 书:问曰)b. 理解“过是溪”。师引导:“过是溪”的“过”,谁能组词?(例如:路过、经过、跃过)师继续引导:李白经过哪条小溪?生交流后师小结:就是第一句的“磨针溪”,这里用“是溪”代替了,简洁明了。c. 理解“问

5、之”。师引导:谁问?问什么?生答复后师小结:原来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呀!文言文多么简洁明了! 理解“太白感其意,还卒业”。a.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b. 师引导:谁能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c. 生交流。例如: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板 书:感其意,还卒业)d. 师小结:老师对照原文,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我们感觉到,古时一个字就是现在一个词语,有 时甚至是一句话,所以文言文语言很简洁、凝练。(2)概括内容。 师引导:听了故事,你也来根据板书,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得更 生动。 生自由讲故事,全班交

6、流。2. 品词析句。(1) 调整顺序,感受句式。 课件出示下面三句话。生自由读,想一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例如:意思相同,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 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是白话文,语言不简洁了。 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a.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b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组词释义,感受句式。(课件出示:未成,弃去)a.师指名读,引导: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例如:“成”,完成;“弃”,放弃。它们是一对反义词。b师指名读;生齐读。(

7、2) “之” “曰”对话,感受句式。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问之,曰:“欲作针。” 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例如: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答复说:“想把它磨成针。” 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的字形,说说“曰”的意思。 例如: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 思。 师小结:原来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呀! 师引导朗读:既然是一段对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习对话)(3)想象补白,感受句式。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师引导: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李太白、太白) 辩一辩:为什么

8、不用同一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预设:防止重复,表达更简洁) 生读上面带有人称的语句。 师引导:听了老婆婆的答复,李白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后师小结: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感其 意,还卒业) 齐读句子。3. 趣味诵读。(1)读一读。课件出示全文。(2)打着节拍,开心诵读。(3)娓娓道来,讲讲故事。 师引导:“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 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 生试讲。(4)抑扬顿挫,说评书。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5)总结归纳,提炼方法。师:一篇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

9、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 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4. 拓展延伸。(1) 师引导: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生抢答)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 师指名朗读;生齐声诵读。【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特别是对照原文说故事,能让学生把握内容,感知文言文特点,降低了 学文言文的难度。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爱上古文,还能让学生会学古文,培养了学生的 语感。一句一句理解文言文,在此根底上多形式地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更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板书设计】铁杵成针铁杵成针卖书未成,弃去 逢老媪方磨铁杵 感其意,还卒业有毅力下苦功【教学反思

10、】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异较大,而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 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己经很不容易了。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范 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稳固、互读评议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突破难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 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类文链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 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 础。文言文语句极其凝练,运用单字扩词、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补白文本等方法理解文章,

11、能事半功 倍。课文中的“倦” “贫” “弃” “感”等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义项根本一致,利于学生古今对照, 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学情分析】1. 认知根底: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那么经典的故事,四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多数听过故事 或背过三字经等。这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奠定了认知根底。2. 能力根底:学生已经学过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 经验,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根本能力。本课那么在稳固已有的学习经验根底上,引领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 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层面要求更加精准。【教学目标】1. 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

12、读课文。3. 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 文中所讲的道理。4.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2.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教学策略】1. 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 恭、勤、焉、卒”的字形。其中“囊”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 “焉、卒”书写时要标准、美观,注意间架结构。2. 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那么

13、,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 认识“恭、勤、焉” 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根本方法。3.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把握知内容1. 引入课题。(1) 出示课题:文言文二那么。(2) 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 如

14、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 好文言文。2. 熟读故事题目。(1) 出示两那么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2) 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3. 初步感知故事内容。(1) 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2) 感知题目意思。 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 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 生交流。(3) 学写“萤”字。 课件出示“萤”字。 观察字形:草丛中的小虫子。 观察结构:上中下结构。 观察写法:观察“萤”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看书写示范,书空练习。 独

15、立书写:练习书写两个“萤”字,看看哪一个写得更美观,取长补短,再书写两个稳固。(4)师引导:读题目,对照意思,想想两个故事有没有共同点。(5)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车胤李白(6)师指导读“胤”,注意读“in” ,不能读成“ir)9”。(师指名读;生齐读)【设计意图】文言文还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众”内容,尽管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到了文言小 短文,但还是有必要在课前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整体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 有清晰的认识。把文言文与成语相融合,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板块二步步推进知文美1. 从题目入手了解意思。(1)(课件出示题目)师指名读题目囊萤夜读。(2)生借助注释理解题意。 出示课文第一条注释。 师指名读课文第一条注释,引导:同学们从中理解了哪些内容? 生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师指名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