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774602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在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经济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工程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设计思想保守、缺乏经济观念与工程管理模式没有突破一直是我国工程建设中较大的问题,从而就造成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较弱的情况。如今,在工程管理中将丰富的经济知识与扎实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现浇空心楼盖的施工为例,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工程管理;技术;经济;高层建筑;应用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

2、的不断发展,工程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我国工程管理在设计思想、经济观念一级管理模式等方面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一直都较弱。在技术与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将丰富的经济知识与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工程管理中相结合使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工程实现最优的价值功能,例如在降低投资的情况下提高工程的功能;在保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投资等。下面我们将分析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于工程管理中所具有的最优价值功能,同时对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一、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于工程管理中的最优价值功能在工程管理中如

3、何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其中,使工程实现最优价值工程是当前工程管理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工程管理的最优价值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功能。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于整个工程中,即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利用一些施工技术与自然条件,使工程在降低投资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功能。在保证工程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在工程功能不能提高的时候,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于其中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措施降低工程的成本。在成本略有上升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工程的功能。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成本略有上升的情况下工程的功能可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二、

4、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 下面我们以著名的一项工程来详细阐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曼哈顿广场工程是世界著名工程之一,其以复杂的地形,高层、多层建筑,裙房组成,整个面积达到了88396。标准柱网8.100mX7.500m,最大柱网10.000mX8。100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的自重大概占到了建筑总重的40左右,因此,降低楼盖自重对于建筑的受力与经济造价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在设计之初,选择了几种的楼盖方案,下面我们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种:现浇平板楼盖方案 现浇平板楼盖根据建筑的需要,板厚180200mm。其缺点:板的自重大,配筋直径大,抗裂能力差,受环境影响程度大;其特点:造价比较低,支

5、模方便,施工简单,混凝土容易振捣密实。 第二种:现浇肋板楼盖方案 现浇肋板楼盖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肋梁梁高位600mm,板厚100120mm.其缺点:支模复杂,施工较现浇平板复杂,肋梁与框架梁纵筋交错,容易混淆出错;其特点:板的自重较轻,整体性良好. 第三种:无粘结预应力平板楼盖方案 无粘接预应力平板根据建筑需求,板厚需要200mm。其缺点:板的自重大,板内配筋多、复杂,预应力筋成本高,施工工期长;其特点:承载力高,抗裂能力强,施工支模方便。 第四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方案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板厚需要250mm,板内放置150mm的筒芯,因此,空心板折算下来厚度为162mm

6、。其缺点:板内配筋复杂,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其特点:板自重轻,平面刚度大,承载能力强,施工支模方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根据建筑实际的需求,板自重轻,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支模方便是楼盖首选方案,当然,甲方也选择了第四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方案。假如在该工程中,我们没有将技术融入施工工艺当中,还是一味的延承老式的楼盖方案,那么不仅仅损失的是施工时间,还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更多的是经济的投入与后期的大量维护费用.2。1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工艺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它适合大空间、大跨度柱网的住宅与公共建筑需求。其自重轻,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的副作用,可以

7、增加楼板之间的刚度,还可以减少楼板的配筋量,从这一系列的特点上面将经济总造价降低,是目前巨大部分建筑项目业主的选择。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主要是利用了预制的空心楼板概念,将一些预先成形的空心圆管或者是方管先埋入混凝土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在现场浇筑成型,使原来的实心板变为空心板,而预先埋入混凝土中的圆管或者方管则因为几何形体的受力关系更加牢固,使空心楼盖的整体承载力达到要求。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还可以增强空心板的承载力,在混凝土板融入技术之后,经济投入反而降低,值得大力推广,下面就简单阐述其施工。2。2。2施工要点1)弹钢筋和箱模安放位置线按照设计排箱图要求,在楼板模板上放

8、线,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箱模安装的位置准确.依据轴线,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肋梁间即是安放箱模位置。在覆膜模板上放线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证所放线的清晰牢固。2)设置抗浮固定点抗浮点设置的抗浮传力途径如下:箱模上浮力-楼板上铁肋梁箍筋或铁丝连接-楼板底铁-抗浮点铁丝-模板体系.3)砼浇筑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浇筑用混凝土,其塌落度应比普通实心楼盖稍大,可取1820cm,不宜小于16cm;粗骨料粒径宜选择不超过525mm,且不大于箱模与模板间距的1/2,也不应大于肋梁宽的1/2。混凝土浇筑宜采用泵送。浇筑沿楼板跨度方向从一侧开始,顺序依次进行,布料尽量均匀,避免砼在同一位置堆积过高损坏箱

9、模。振捣棒沿肋梁位置顺浇筑方向依次振捣,比实心楼盖应适当加大振捣时间和振捣点数量,振捣同时观察空心箱模四周,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表示箱模底部混凝土已密实;振捣棒应避免直接触碰空心箱模。4)养护、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和拆模与实心楼盖相同,夏季采用浇水养护,冬季可用塑料布和草帘(厚度由热工计算确定)进行覆盖保温养护。2。2应用实例及经济效益2。2。1 BDF与薄壁管现浇空心楼盖的材料钢筋用量对比薄壁管的外型尺寸为250*500mm,体积为0.0245m3/个;BDF薄壁箱体的外型尺寸为500500mm,体积为0.0625 m3/个,一个薄壁管的体积与一个BDF薄壁箱体的体积相比大约相差了2/3,。由

10、此可见,在同等现浇空心楼盖体积下,使用BDF薄壁箱体能节约2/3的混凝土用量。另外,BDF薄壁箱体成孔现浇筑空心板是将箱体直接浇注混凝土形成空腹小密肋楼盖中,板面钢筋中间埋置BDF薄壁箱体,楼板下设钢丝网防止板面开裂。这样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砼与分布钢筋的用量,达到节约的目的。2。2。2应用实例某小区的地下车库以及中心会所即采用的是BDF薄壁箱体现浇空心楼盖设计。该会所的占地面积为16000平米,估算造价为27800万元。但采用BDF薄壁箱体后,与有梁楼盖相比,其层高可增加350500mm左右,这使得使用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空间内无纵横交错的梁,这使空间布置更为方便,不仅使地下车库增加了停车

11、位,还增加了会所的活动产所.另外,采用BDF薄壁箱体进行现浇空心楼盖设计,大大降低了建材的用量.在该小区地下车库与会所的建设中,每平米钢筋的用量大约降低了12kg,商品砼的用量大约降低了0。1m3,装修费用每平方米大约降低了50元,而且整体的工期缩短了10左右。采用BDF薄壁箱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2.2.3使用BDF薄壁箱体的经济优势降低了层高。与现浇有梁楼盖相比,现浇空心楼盖由于无主梁,周边梁扁平,减轻了建筑重量,可使层高降低350500mm左右。节约材料,节能环保。使用BDF现浇空心楼盖,建筑体积发生了变化,建筑具有保湿隔热的功能,且装修简单,在电照、冷热空调通道等长久能耗等方

12、面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三、结束语工程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对工程的质量及资金投入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在工程管理中将丰富的经济知识与扎实的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怎样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模式应用其中呢?这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标准以及新规范,同时还需要树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整体观念。笔者通过对某小区的工程管理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具体应用的分析,说明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希望对今后的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参考文献:1 杨玉林。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1):215-216. 2 衡孝庆,谭清美。工程管理的生态界面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41142,155。 3 尚美荣。加强技术改造工程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太原科技,2003,(5):6-6,8。 4 李振和,周学文.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实现最优价值功能J。山西建筑,2001,27(2):9090,109. 5 薛锦源.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的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02202。6 胡瑞中.技术经济分析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意义J.机场建设,2002,(1):3637.-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