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的模型写法.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7443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的模型写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的模型写法.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证表述一、审题和立意1、审题(1)读:审出限制条件审清对论述的内容是否有限制审清字数限制(2)析: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观点。(3)立:对以上不同观点进行分析,选取有现实意义、有新意、自己认识最深刻的、又有材料可写的一个作为论点。2、立意(1)立意正确(2)论点准确、突出、有新意找好角度,使中心准确确保论点突出:一是要论点单一、集中,二是要重复。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第二段点明论点,单独为一段;每个分论点都要扣住总论点,每段结尾回扣总论点;倒数第二段总结论点。(3)力求论点新颖要建立在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否则弄巧成拙。二、论证的方法1、例证:事例要与论点

2、高度一致,要有代表性、新颖性,发掘事例的深意,正确使用事例。2、引证:经典言论、公认的原则、公理、格言、成语、古谚等。3、喻证: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传神。4、对比论证:一种是横比,将发生在同一时间地点的两种事物进行比较;另一种是纵比,将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比较。5、理论论证(因果分析法):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手段是分析和概括,核心是找到事物的因果关系。6、类比论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展开联想和类比。7、假设论证:着眼于推理,而不是现实。8、归谬论证:适用于驳论,应配合其它方法一起使用,不宜单独使用。三、结构和写作方法1、基本型(1)基本结构(2)本论部分的各段一般采取的结构如下:提出

3、分论点为分论点提出论据分析材料,找到论据与分论点的逻辑关系回扣分论点呼应总论点2、三类常用议论文结构(1)三段式:最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怎么了:引出论点为什么:分析原因怎么办:解决方案(2)总分总:还可以分为“总-分”和“分-总”两种形式(3)起承转合:优点是适应性强、广度深度兼顾、富于变化,同时也便于把握“实下”起:点题(破题、提出问题)“其实”承:展开、拓宽“然而”转:换角度,从反面论证“总之”合:扣题、收束全文四、四个关键点1、列提纲的方法(1)标题(2)总论点(3)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4)论证方法(5)论证结构(6)开头、结尾(7)各部分大体字数2、拟标题的方法(1)要求:标题必须是中

4、心论点或反映中心论点,而且要力求醒目、简练。(2)形式论点型批驳型寓意型范围型感想型3、开头的方法(1)叙开:先概述原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亮明观点。(2)顺开: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3)引言:用名人名言、名句等引出论点。(4)设喻:用打比方的方法引出论点。(5)对比: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引出论点。(6)设问:用设问起笔引出论点。4、结尾的方法(1)概括总结,收束全文(2)深化主题(3)提出建议,满怀期待(4)引用名言,强化主题(5)借意抒情五、语言要求和文风1、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清晰、连贯、得体、准确2、形象生动(1)善于运用比喻(2)运用形象化的语言(3)注意形象的感情色

5、彩(4)有点幽默感3、情景交融 (1)用排比、对偶等句式渲染气氛(2)用设问、反问等语气增强节奏感4、朴素精炼(1)道理要讲得实在(2)高度概括,语含警策 六、修改和文面书写1、改出好的申论文章(1)明确申论文章修改的内容:应试写作的修改,只能进行小改,即改正个别的病句和错别字。(2)把握申论文章修改的重点:对结构的调整,这是文章表达形式的大改动,平时作文不受时间限制,但在考试时一般来不及,所以要一次成功。(3)怎样修改文章结构:情节的重新组合、总体线索的修正、层次关系的改变、段落的迁移分合、起承转合的调整、衔接过渡的疏通、详略安排的变动、行文曲直的再造、主干枝叶的调配、开头结尾的重写等2、文

6、面书写干净整洁字体端正、笔画清晰、修改明确、卷面整洁七、评分标准(如果总分为45分)在评分标准中常见的扣分情况主要有:1、没有拟题目,扣3分。2、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的,加1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扣1分。3、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出现的按一个计算;标点错误较多,或者模糊的,扣1分。4、错别字、标点和卷面, 累计不超过3分。5、字数不足题干要求的,每少50个字扣1分。6、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提出对策一、思维方法辩证思维1、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2、特殊性分析3、多向求异分析4、因果关系分析(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2)分析产生的原因(3)分析异因同果、同音异果和互为

7、因果二、提出对策的应试方法(一)提出对策的思路因果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手段。例:某印刷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的新技术设备,产生严重早已污染,由此引发与邻近居民的纠纷,诉诸司法程序。(2000年中央)(二)分析方法1、利益分析法(1)确定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2)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3)依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合理、可行、有效的对策例:将利益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污染反弹现象做分析。2、供需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供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交通堵塞问题、储蓄与投资问题、价格问题、能源问题等多种社会现象。例:将供需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交通拥堵问题作分析。3、内外因分析法例

8、:将内外因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作分析。(三)提出对策的写作步骤1、写作步骤(1)分析原因,标本兼治(2)对症下药,具体成文人奖惩措施,职能部门决策、执行、监管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人的能力问题,做事方法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补充制定,内容正确、完备,可执行,进行和加大宣传、教育等经济利益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问题,改进、完善取得经济利益的方式、方法,保证安全,人的问题等科学技术加快、提高科技研发,科学与实际情况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各职能部门扩大宣传、落实2、表述方法(1)依据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 长

9、期、中期、短期(2)依据解决问题的目标: 最优目标、满意目标(3)分清对策实施的轻重缓急 三、对策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分析对策指向的目标、方法、职能机构、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来验证1、对策有效性的分析方法(1)目标具有针对性:备选对策必须是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要检验目标是否具有针对性,就要由对策选项推出提出该项对策的原因,检验这个原因是否就是“提干所提出的问题”产生的原因。(2)方法能否解决该问题:备选对策是否有漏洞、有问题,是否具有时效性和必备条件,不能模糊不清、脱离实际,如果备选对策忽略主客观条件对问题的影响和制约,方案极易失去可行性。(3)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判断

10、该机构是否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职权。(4)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备选对策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2、对策有效性分析的解题步骤(1)弄清题干内容题干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利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出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选择正确还是错误选项对分析说明部分有什么要求字数限制(2)分析备选对策选项从备选对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方面来验证(3)按要求选出备选选项,具体成文除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外,还要对不正确的选项进行说明。四、提出对策的注意事项1、必须具有针对性提出的对策必须是依据材料的主要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而且表达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2、必须具有可行性(1)

11、要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解决、落实对策(2)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3)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不要模糊不清、脱离实际(4)择优选择,要选择最为可行的、成本最低的3、必须合情、合理、合法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五、提出对策的评分参考标准总结概括一、总结概括的高分标准1、概括内容全面、凝练、准确、深刻2、言语表达精简、清晰、准确二、概述内容的应试方法1、方法(1)删减要素的方法:通过除此概括材料得出的要素有: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人物和事件这两个核心要素不可删除。(2)分类归纳的方法:对于相同的意见或方法

12、进行整合,对于不同的意见或方法进行分类。(3)抓住关键句的方法2、写作步骤(1)概括各层次的含义:使用分类归纳法(2)概括中心(3)具体成文:要注意文气的连贯、文体的特点、字数限制,使用删减要素法和抓住关键句法3、注意事项(1)概括内容要点要全面:注意不能丢掉对反对意见的概括(2)要对表达相同内容的材料进行合并(3)语言简练、字迹工整三、概括主要问题的应试方法1、方法:寻根问底法(因果分析法)是把握事物本质的最有效办法。2、写作步骤:(1)概括中心(2)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3)考虑字数,具体成文3、注意事项(1)概括材料主要问题一般只有一个(2)概括材料主要问题一定要准确(3)语言表述要完

13、整: “上述材料通过反映了的问题”(4)语言简练、字迹工整四、总结概括的评分参考标准阅读理解一、原则1、时间原则:30-40分钟为宜。2、整体把握原则:整体把握材料是概括、立意、制定对策的基础。3、筛选型原则:材料中包含许多多余信息,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否则容易陷入误区。二、阅读理解的应试方法(一)阅读第一遍了解内容1、材料的三种形式(1)每一个自然段表述一个信息。(2)整篇材料不分段落,所有信息揉杂于一体。(3)材料中虽然分有段落,但有些段落表述一个以上信息。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关键句、理解词意(1)速读:第一遍阅读速度适当放快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关键句:对关键的词句应该边

14、读边做记号;对主体内容一目了然的自然段、层次,可直接注眉批(在第二遍阅读时加以修正)。 (3)关键句的作用:一是提示段意,位于短的起始或末尾;二是提示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或段落中心句;三是提示材料脉络层次的句子。 (4)理解关键词意:多义词: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不固定。代词:在材料中运用非常多,指代的内容很广。重点词:一般包括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点、实质、观点、人为、方式等。(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1、总结自然段(1)关键句概括法:关键出现在每一段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出现在中间,有时会有两个以上关键句。(2)总结概括法:没有关键句时,归纳出段意。2、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1)划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类通过对材料上下文之间内容的比较,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自然段归在一段,进行分类和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层次,继而再通过对所划分段落层次的内容分析和整合,概括出各段的意义。(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标题是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