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高强预应力管桩锤击法施工工艺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高强预应力管桩锤击法施工工艺样本.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高强预应力管桩锤击法施工工艺1、施工工序流程场地平整定位放样桩身外观检查(设立标尺)桩机就位探桩喂桩、插桩桩身校正稳桩击打沉桩(观测记录)接桩再击打沉桩或送桩(观测记录)打桩至设计标高桩机移位。 2、定位放样 本工程采用全站仪进行坐标定位,同步辅以电子经纬仪进行桩位放样,用竹签或钢筋(12、L=200)所有打入至地坪,周边撒上白石灰以便查找,及时告知监理、业主复核。3、管桩吊装定位管桩吊装,运送与堆放应严格按照图集及关于规定,在起吊、运送、装卸时必要做到平稳,轻起轻放。桩起吊时吊点(或支承点)位置采用2吊点,设于距桩端0.207L处;喂桩、沉桩时采用1吊点,吊点位置设于距桩端0.29L
2、(L=1016m)处。砼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运送、施打沉桩;吊索与桩身接触处设胶垫;桩堆放时不超过四层,层间按吊点位置设垫木;吊装采用16吨履带式起重机送桩就位,并用桩架上夹具固定位置。4、试沉桩按设计规定采用8t(6 t)柴油锤锤击法沉桩;喂桩采用16t汽车吊;试桩采用重物千斤顶荷载法;沉桩控制当土层普通时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当土层较硬时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为辅;通过试桩检查桩机适应性、测定桩贯入深度、持力层强度、桩承载力,精准测定最后三阵(10击)贯入度等施工参数,编写试桩报告,经设计、监理、业主确认施工工艺及质量达标后再全面展开施工。5、打桩施工 施工前,班组长必要检查关于动力设备及
3、电源状况,质检员检查桩身质量,应符合规范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浙G22)。如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停止使用。 桩就位后双向校正垂直度,发现垂直偏有效期超过单节桩长0.5%时,应停止打桩及时纠正,以保证桩身垂直度,用水准仪控制标高,以保证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沉桩:桩尖就位插好后轻放桩锤,使桩均匀缓慢入土,并检查桩垂直度(偏差0.5%);打桩开始时重锤低击,落锤起锤高度0.5m,因地层较软,初打时也许下沉量较大,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起锤高度可渐增。在整个打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必要时应将桩锤及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节。要注意尽量不使管桩受到偏心锤打,以免管桩弯
4、扭破坏。打桩较难下沉时,要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是要检查桩垫桩帽与否适当。如果不适当,需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宜持续一次打完,不要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打下打桩过程中采用2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2个方向进行垂直观测,保证桩垂直度(打桩架垂直度1%),并控制桩顶偏差5cm;沉桩中设专人精确进行量测记录标高、贯入度。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和资料整顿工作,桩位统一编号,打桩随机随记,图纸上桩号与实际桩号一致,以免发生漏打错打,每班打桩先后都要核对桩数,两班交接必要办好交接手续。打桩时随时观测桩身状况,沉桩过程中如浮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浮现弯曲、严重裂缝、破碎时,暂停打桩
5、,并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补救办法,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6、焊接法接桩焊条采用E4303型。接桩时下节桩在地面预留高度普通在5080cm,两钢板圈表面应保持清洁,先在下节桩头上安装导向箍引导就位,当PHC桩对好后,对称点焊46点加以固定,然后拆除导向箍。焊接前,用二台经纬仪校正桩身垂直度,上下两节桩之间因施工误差及管桩制作误差而浮现间隙应用厚薄恰当楔形铁片填实焊接。接桩时应采用对称焊接,要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层数应不不大于等于二层,施焊第一层时,宜恰当加大电流,加大熔深。采用手工焊接,第一层用32或40焊条,第二层后来用4050焊条,内层焊渣必要清理干净后再焊下一层,厚度不不大于6m
6、m,要保证焊缝饱满持续,减少焊接变形,达到三级焊缝规定。若雨天施工采用防水办法。焊接后,应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度,并冷却38分钟,经监理方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7、送桩送桩时选用合格保护器,送桩器用钢板制作,长度依照实际需要,设计制作送桩器原则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使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并和接触面贴合靠紧,施工中,时刻用水准仪观测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规定后拨出送桩器,并将上段桩孔用木板块及时回填覆盖,以防泥土石块掉入。同步保证安全。8、截桩当管桩顶最后成桩桩顶高于地面时,则采用截桩,截桩只需截去露出地面某些,截桩要点:如露出地
7、面较短,则采用管桩切割机直接截除多余某些。如露出地面较长,分量较重,可在管桩地面部位人工凿开管桩,然后采用管桩切割机进行截断,再采用吊车吊开。9、在沉桩过程中遇到下列状况应暂停打桩,查明因素后再按解决方案施工: 沉桩过程中桩贯入度发生突变; 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地面明显隆起、临桩上浮或桩位水平移动过大; 贯入度或锤击数与实验成果明显不符; 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 10、成果记录整顿和周边建筑物观测 打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种作业时间,每打入0.5-1m锤击数、桩位置偏斜、最后10击平均贯人度和最后1m锤击数等。打桩过程中应详细观测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或上升状况,在建(构)
8、筑物上设立观测点,运用远处固定水准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拟定沉降或上升状况。每日进行专人测量监控,如发现水平后垂直位移较大,或周边建(构)筑物发现裂缝等破坏性征兆,应及时停工告知业主方解决。按规范规定整顿成表并进行质量评价。 第八节、打桩防止办法1、桩头打碎因素:桩头强度低,桩顶凹凸不平;保护层过厚、锤与桩不垂直;落锤过高;锤击过久;遇坚硬土层。2、桩身扭转或位移 因素:桩尖不对称;桩身不垂直。解决:可用棍撬、慢锤低击纠正; 3、桩身倾斜或位移因素:桩头不平,桩尖倾斜过大;桩头破坏;一侧遇石块等障碍物,土层有陡倾斜角;桩帽与桩身不在同始终线上。 解决:偏差过大,应拔出移位再打;入土不深(1m),
9、偏差不大时,可运用木架顶正,再慢锤打入;障碍物不深,可挖出回填土后再打。 4、桩身破裂 因素:桩质量不符合设计规定。 解决:砼预制桩可加钢夹箍用螺栓拉紧后焊固补强。 5、桩涌起 因素:遇流砂或较软土。 解决:将浮起量大重新打入,静截荷实验,不合规定进行复打或重打。 6、桩急剧下沉 因素:遇软土层、土洞;接头破裂或桩尖劈裂;桩身弯曲或有严重横向裂缝;落锤过高,接桩不垂直。 解决:将桩拔起检查改正或重打,或在接近原桩位补桩解决。 7、桩不易沉入或达不到设计标高 因素:遇旧埋设物、坚硬土夹层或砂夹层;打桩间歇时间过长,摩擦阻力增大;定错桩位。 解决:遇障碍或碎石层,用钻孔机钻透后再打入;依照地质资料正拟定桩位。 8、桩身回跳动桩锤回弹 因素:桩尖遇树根或坚硬土层;桩身过曲,接桩过长;落锤过高。 解决:检查因素,穿过或避开障碍物;如入土不深应拔起避开或换桩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