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念化为行动(胥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理念化为行动(胥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理念化为行动城口中学 胥 力教委把培训安排在南京晓庄学院,是一个正确的决策。晓庄学院始于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于1927年3月15日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最早的发源地和试验场,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即发轫于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机会来到这个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教师之家,接受专家教诲,进行知识充电,与县内同行一起交流学习,碰撞思想,对自己多年的教育历程进行深入的沉思和反省,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间虽然只有9天,但于我而言,是充实而愉快的。我们聆听了8位专家的讲座,参观考察了4所学校和陶行知纪念馆,与老师和学员进行了互动交流,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培训中,我
2、边学习边思考,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后,脑海中又一幕幕地再现了教育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从教27年,当了6届初高中班主任,平时还算是喜欢看书学习,自认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讲的大多数观点,我是比较熟悉的,有的也是这样做的,但现在想来,很不系统,也没有坚持,更没有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此次静下心来,系统学习,确实是知识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洗礼。有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一、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自育育人必先自育。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都有精辟的论述,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一百条建议中写到:“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言传身教,是我们对
3、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手段,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卢梭也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乌申斯基则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通过课堂的“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提供智力基础,而教师的理想信念、人格品质和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感染和熏陶,则是给教师树立榜样、指引道路提供精神动力,教给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正如老师所讲,教师
4、最重要的是人文素养,其次才是专业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同时还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做个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在教育学生之前进行自育。除了平时的自我学习,像这样把大家集中起来培训,就是一种帮助
5、大家自育的很好的办法,集中式的洗脑,可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推动工作。二、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改进方法20多年前我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时候,对学生严厉,学生有畏惧感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家长也常常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就打,学生也基本能接受。老师体罚学生是家常便饭。现在看来,这是用不文明的方式对待学生错误的不文明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加上我国实现的独生子女政策,现在的学生,在家是小太阳、小皇帝,家长对孩子不溺爱的不多,让孩子养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占强,不能和其他同学和睦相处,不愿吃苦,贪图享受,相互攀比等,有极个别的少年受不良文化和影视的影响
6、,不良行为更为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学生的独立性及学生的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再灵验;学生的人格与个性需要得到发展和尊重,传统的被管理受监督的地位正在动摇;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及信息的接受量日益扩大,传统的一言堂说教的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面对新的挑战,德育如何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大家知道,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
7、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同样应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为宗旨和导向,正视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改进方法。本次培训中,专家介绍的一些理念和南京市一些学校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以下一些理念应该更加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教育的核心是爱。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要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爱才是果实。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教育就是要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陶行知:“生活
8、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道德不可能通过课堂的说教来教会,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育德,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教育。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使学生通过自觉、主动道德的体验,在德育活动中完成道德情感的感悟、内化和升华,促进道德认识结构的重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情境中感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体验,在学习生活环境中陶冶,在学习生活交际中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财富。”德育的根本点是养成习惯和培养品格。教育是养成习惯的过程,教育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是激发唤醒的过程。学生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
9、的行为习惯。当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的时候,原先认为“学习是苦事”就会变成“学习是乐事”。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德育的成效最终会在学习效果上得到呈现,学校德育工作搞得好的教学质量也好。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理念和做法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并长期坚持。三、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育人城口教育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差的不是硬件,而是思想,缺的不是理念,而是行动。城口教育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峡谷井底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总为落后找借口。以“减负”为借口,忽视“提质”,导致教育体系性落后,质量长期徘徊不前,与外面差距越来越大。培训班班主任转述了一句很有思想深度的话: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
10、;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所谓使命,是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责任,肩上必须要有沉甸甸的担当。我们虽然算不上卓越的人,但至少应该是努力的方向。北宋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这就是教育的崇高使命。作为一个教育人,特别是有了一定资历和职务的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突破制约进步的瓶颈,克服固步自封,否定自我之陈旧思想,要像鹰一样浴火重生,像凤凰一样涅槃,吮吸新知识、新观念。面对从小学就开始的学生外流
11、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无所作为,应该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南京的基础教育学校,在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形成各自鲜明特色的同时,都保持了很高的教学质量。苦甲天下的国家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甘肃会宁县成为全省高考状元县,河北衡水中学、安徽毛坦厂中学的崛起,都是因为有一批有使命感、渴求改变现状、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的教育人的带动,才创造了当地教育的辉煌。事实证明,一个地区的教育,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才能赢得社会和百姓的认可。我们要正视现实,承认差距,狠抓质量,奋起直追,担负起振兴城口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一个有使命感的人,自会殚精竭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并为之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才无愧于城口的百姓。让我们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教育人,把学到的理念化为行动,选准点,立住脚,坚持住,做我们该做的,做我们可做的,做我们能做的,为创造城口教育的春天贡献自己的力量!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