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773891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

2、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

3、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

4、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

5、战胜了敌国。一、 作品介绍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史学名著,主要记载当时各国策士们游说诸侯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战国策又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邹忌,战国时齐国人,有辩才,善鼓琴,历事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二、 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通过讽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既表现了古代志士(邹忌)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品质,又表现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齐威王)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的大度

6、胸怀。三、 写作特色本文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词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四、 知识梳理(一) 通假字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二) 一词多义1.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者 介词,表对象,对能谤讥于市朝 介词,表处所,在皆以美于徐公 介词,表比较,比2.间时时而间进 副词,间或、偶然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动词,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副词,私自、偷

7、着3.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结构助词,的问之客曰 代词,代这件事吾妻之美我者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期年之后 放在时间词后面,不译4.朝朝服衣冠 名词,zho,早晨皆朝于齐 动词,朝见能谤讥于市朝 名词,与“市”合用,指公共场合于是入朝见威王 名词,朝廷5.上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形容词,上等的上书谏寡人者 动词,呈上6.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疑问代词,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形容词,同“熟”,仔细(三) 词类活用1.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2.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4.闻寡人之耳者(动词

8、的使动用法,使.听到)5.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四) 古今异义1.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2. 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次日,第二天。今义:时间词,明天)3.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本地,当地等)4.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议论。今义:谤,诽谤;讥,讥讽)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古义:偏爱。今义:自私)(五) 特殊句式1. 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表判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者,.也”表判断)2. 省略句(邹忌)与(客人)座谈(省略主语)皆以(邹忌)美于徐公(省略主语)3. 倒

9、装句忌不自信(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应为“忌不信自”)皆以美于徐公(介词结构后置,应为“皆以于徐公美”)能谤讥于市朝(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能于市朝谤讥”)4. 固定句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译为“与.相比怎么样”)(六) 出自本文的成语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五、 练习题(一) 填空题1.文章标题中的“讽”,是讽谕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2.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劝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3.本文用“门庭若市”一词

10、既写出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请写出一个“门庭若市”的反义词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二) 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依法也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解析:A偏爱/有私心;B受蒙蔽/遮蔽;C确实;D仔细/谁。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B.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C.

11、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解析:A并且/却;B认为/因为;C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到;D在。3.下面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D)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皆以美于徐公解析:介词“以”后省略了宾语“吾”。4.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徐公比美作铺垫。B.妻妾客的回答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了邹忌的美丽。C.邹忌从妻妾客的赞美中悟出真言不易的道理。D.邹忌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解析:B项“

12、从不同角度真诚赞美”错误。5.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结构严谨。全文三段,第一段“比美”,三问三答;第二段“讽谏”,三比三喻;第三段“纳谏”,三赏三变。并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B.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有齐威王善于纳分不开,这一点可以从齐威王广开言路的“三赏”中看出来。C.邹忌与徐公比美,虽然其妻、妾、都赞美他比徐公美,但邹忌还是从三人的不同语气中明白了他们没说真话,进而悟出了一个道理:兼听也不一定能够明白事情的真相。D.本文写法上设喻说理,以邹忌与徐公比美这种生活小事来喻治国大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解析:“从三人的语气中”错,“

13、悟出了一个道理:兼听也不一定能够明白事情的真相”错。(三) 简答题1.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气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2.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3.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

14、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要点:邹忌讽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名声,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4.“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蔽”,指受蒙蔽。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或: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或:由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导致王身边的人对王从不讲真话。)5.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6.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纳谏后的巨大成效。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