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73745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差较大,导致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地区转移,造成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多,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象我们这些不发达地区,所占的比例高达86.5,分布广,数量大,很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面对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因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自我教育 1、对留守儿童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留守儿童” 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管教,而隔代监护人爷爷奶奶等又常常溺爱或放纵他们的行为,致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成绩落后,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所以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

2、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养 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常常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 教育他们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

3、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二、孩子和父母之间交流沟通父母的离开已经让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伤害,所以家长必须经常与代理监护人联系和交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与生活,有管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构建父母子女沟通机制,筑起打工族子女与父母情感交流的桥梁。三、学校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班主任在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

4、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书画展、文艺活动、演讲比赛等,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学校的影响是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资源应相互整合、相互协力,构筑起以学校为中心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