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73656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谭鸿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 五 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准备课+展示课 集备时间: 2013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谭 鸿 学科组员:谭 鸿 左新闹 陈雪慧 何素萍 张秀娟 韦莹 冯鹃梅 罗琴 劳少群 学科组长:冯鹃梅 三备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 二 单元P3637 第 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循环小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知识。2.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

2、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难点: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强化解决较为复杂应用题的步骤、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 预习问题抄在预习本。回家思考、完成1.回顾和整理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2.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3、。教材简析:1.组织学生对全单元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回顾的方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时应抓住知识的重点进行整理。比如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意义和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等。复习时可采用边练习边整理的方式,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进行排列,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结构,促进对知识的整体把握。2第2题,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解决问题既要用到小数除法,又要取商的近似值,综合性比较强。这里选择素材是小丽买书的问题,这道题的开放性比较强,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本单元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小结,这样既可以沟通本单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强化学生应用知识

4、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用习题来带动单元知识整理的目的。探讨的重点问题:1. 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一、导入新课倾听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小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二、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出示目标: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循环小数的概念、求商的近似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知识。三、小组学习+展示一、回顾整理(一)小组讨论、交流,并相互补充(二)汇报展示1.小组代表汇报、补充2. 倾 听 3. 倾 听二、解决问题倾 听(一)课本36页的第2题。1.

5、阅读题目,从中获取数学信息。2. 解决问题(1)先个人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汇报(2)小组交流解决后汇报。(3)小组活动。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共同解答。一、回顾整理(一)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师:请同学们在组内先说说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将自己整理的记录表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二)汇报展示1.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注意倾听与补充。2.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并适时做好补充:3.重点点拨: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强调: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商要添0占位;末尾不够除时添0继续除。)2.求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进一

6、法(收尾法)。去尾法。3.循环小数:循环小数的意义、循环节。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二、解决问题。过渡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前面又系统地整理了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以致用,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完成课本36页的第2题。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2.根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1)平均每本书便宜了多少钱?先独立解答。再在小组中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预设1:23.24=5.8(元) 17.44=4.35(元) 5.8-4.35=1.45(元)预设2:(23.2-17.4)4=1.45(元)(2)一个笔记本多少钱?小组交流解决,个别汇报

7、。重点说一说解题思路。(3)小组活动,根据信息提数学问题。从这些信息中你们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提出并解决。四、小结 全班交流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检测1.个人独立完成,个别回答。2.个人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3.小组讨论:先理解题意,再解答。4.个人独立完成,小组交流1.练习七的第1题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方法。2. 练习七的第3题填出得数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叙述思维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练习七的第4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正确地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解答。首先要分清哪个是刘大伯,哪个是李大伯。4.练习七的第5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六、拓展提升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练习七的第6题点拨:解答思路是先考虑这道题的正确商是多少。题中告诉“由于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得24.6”,那么正确的商应是2.46。再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被除数3.69除以商2.46,得到除数是1.5。反思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