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773364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第12课第13课琵琶行并序锦瑟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琵琶行并序 第13课锦瑟课后巩固再提升一、语基扩展1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解析:选AB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项,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

2、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解析:选CA“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说法有误。B.“反衬成功”不合诗意。D.“衬托凄凉”不合诗境。3下列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对偶)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对偶)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比喻)解析:选CC项不是运用的对偶的修辞方法,而是拟人。4下列对锦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诗的第一、二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似水

3、流年的追忆。B“珠”“玉”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C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此情”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D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和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创造出了欢快轻松、悠然自得的艺术境界。解析:选DD项中的“欢快轻松、悠然自得的艺术境界”与原诗的意境有差别,应是“清新明丽、幽婉哀伤”的艺术意境。5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对仗最工整、最恰当的一项是()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数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

4、联。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持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_。A天地万家春 B河山万物新C烟雨时时新 D万里尽春晖解析:选A对联讲究上下联对应的词词性相同,平仄相反,下联末尾字为平声。据此可判定A项恰当。二、延伸阅读(一)(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

5、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鉴赏的能力。B项,“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说法错误,“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埂像条线,田中一片白水闪烁,波光参差。故选B。7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借用西晋向秀的思旧赋的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借晋人王质的典故表达世事沧桑,

6、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对仗工稳,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前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父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两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时的情绪。全诗多用口语,语言通俗,生动有趣,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精髓。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别 友 人黄 滔已喜相逢又怨嗟,十

7、年飘泊在京华。大朝多事还停举,故国经荒未有家。鸟带夕阳投远树,人冲腊雪往边沙。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注】黄滔:晚唐诗人。停举:指朝廷停止科举考试。边沙:借指边地。西北边地多沙漠,故称。潇湘:相传舜帝南巡而死,娥皇、女英二夫人痛不欲生,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8一二两联中,诗人产生“怨”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喜逢友人,却要离别;在京漂泊,时间久长;朝廷多事,科举停考;故国衰败,无家可归。9请简要赏析颈联。答案:用词富有表现力:“投”运用比拟手法,写出鸟傍晚归巢的急切之情,“冲”写出人在雪中行路的艰难;色彩对比鲜明:“夕阳”为红色,“腊雪”为白色;虚实结合:“鸟带夕阳”是实写

8、眼前之景,“人往边沙”是想象之景;渲染衬托:通过夕阳、远树、腊雪和边沙等意象,渲染凄清的氛围。三、语言运用10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我们的祖先有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我无意感叹老之将至,而只想说,岁月无情,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人生,珍惜友情。C许多暴走者,是自认为体重超标者,他们抱着坚定的减肥信念,走上漫漫长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D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做到“行到水穷处

9、,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解析:选AB项所引诗句表达的是豪情,而不是感伤。C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是指为了追求,宁可憔悴瘦去,也无怨无悔,而句中“瘦”,恰恰是追求的目的。D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意为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漫步信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两句诗刻画的是隐居者自由惬意的形象,与全句语境不符。11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充横线上的句子。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像_。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

10、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_,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_;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答案:示例:河水那样地流着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衔接自然,语意通畅即可)12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四个词概括偏执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有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容易把别人无意或者好意的言行当作恶意,常怀疑他人欺骗、伤害或“暗算”自己,怀疑恋人或伴侣对自己不忠,对周围的人怀有敌意,有报复之心。有超价观念,对自我能力评价甚高,遇事好争辩,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一方,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不相信与其想法相异的事理或事实。遇到困难或失败时,总是指责他人或环境,对别人的拒绝、过失等耿耿于怀,常会固执地追求不合理的利益或权利,长年累月地纠缠在某件事情上。答案:(1)怀疑(2)超价(3)指责(4)固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