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7321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学院的历史和发展 【摘要】独立学院的前身是公立大学下设的民办二级学院,这是在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艰辛的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一种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独立学院则是教育部对公立大学民办二级院进行规范而出现的高校办学模式。它的发展是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历程,在发展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矛盾,而各种矛盾的焦点就是独立学院是否是真正的独立。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二级学院 发展历程 独立学院是指近年来一些普通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其最大的特点是办学经费不由政府财政性投入,并且按民办机制运营。从1999年出现国有民办二级学院这种办学形式以来,相关的争论

2、一直没停过。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由公立大学民办二级学院向独立学院转变的过程。探讨独立学院的历史、发展、是否真正独立,对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的产生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多年来,“穷国办大教育”使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非常沉重。特别是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启动,大部分公办大学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经接近饱和,部分高校甚至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教育措施刻不容缓。而且,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300万在校生的总规模,就是说,比在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1600万的基础上翻上一番。

3、而从本科教育来看,假定招生比例仍保持占总招生人数40%的低水平,到2020年本科生的总量也将比目前净增680万人。1党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意识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从1999年以来,便不断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但逐年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而且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

4、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2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这些举措都表明,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是越来越明朗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严格控制”变为“积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便在这种政策利导的大环境下蓬勃发展起来了。 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基本是在原有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进行,新办的民办院校并没有被委以扩招的任务,相反,由于公办高等教育系统的扩招,民办院校反而在发展空间上受到一定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前身,公立大学下的民办二级学院在夹缝中出生了。总的来说,它是在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而容量接近饱和或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

5、对艰辛的背景下探索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这类新机制二级学院在扩大优质高教资源和解决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独立学院,则是教育部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自上而下地对公立大学民办二级学院进行规范而出现的高校办学新模式,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公立大学又有别于公立大学二级学院和纯民办高校的全新办学模式。 二、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 二级学院最先出现在江苏、浙江两省,这两个省是全国市场化进程较快和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1999年7月,浙江大学试办的独立二级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从此,“独立学院”作为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外延性扩张的一种特殊

6、形式,发展势头强劲,短短几年,就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全国的大部分省市。仅浙江、江苏两省来看,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浙江20所本科院校中有18所创办了19所独立学院;江苏省设置了23所独立学院。浙江省独立学院1999年招生4000多人,2000年达到11000人,2001年招生规模超过20000人,使浙江省2001年的本科生入学人数增到5万人,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9%上升到2001年的15%,高考录取率也从1998年的35%上升到2001年的68%,基本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江苏省也不例外,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从1999年开始,40多所本科院校有半数以上创办了公有民办二级学院

7、,办得比较成功的也不在少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3从全国范围来看,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到2003年这四年间,是独立学院迅猛发展时期,到2003年,从最初的江苏、浙江两省举办独立学院,到全国有25个省市举办了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数目达到300多个,本科在校生40多万人。初步形成占地约7万亩、校舍约8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约12亿元、图书约 2000万册的高等教育资源。4 然而,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纷纷浮出了水面,如文凭问题、产权问题、母体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等等,为此,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8号

8、文件),2003年8月又下发了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力量根据8号文件的要求,对全国各地、各高校举办的 360多所民办二级学院的“校中校”、以二级学院名义“双轨收费”、产权不明晰、民办机制不健全、不独立发文凭等办学失范行为进行了清理整顿,最后取消了100多所,重新备案最终确认了249所。5在2004年7月,经教育部审核,在全国范围内确认了233所独立学院。到2005 年4月,全国有独立学院294所,并且都已“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

9、事责任”。这些独立学院,既克服了公办大学办学机制不灵活、缺乏效率的一些弊端,又避免了一般民办高校客观存在的资源配置。2006年11月16日,独立学院在29个省市有318所。截止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独立学院名单为313所。 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兴起到2003年,随着扩招的潮流,全国许多省市便把独立学院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捷径,这段时期也就成了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独立学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合作者多种多样 具体说来有地方政府、国内的国营与民营企业、民办学校、学术团体、科技开发公司等,也有国外的优质大学、国际组织等。例如:

10、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属于公司、企业与高校合作举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属于政府与高校合作举办的;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则属于公办高校与自己已有的校办企业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 2、方式多样化 有的二级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的有独立校园,有的没有独立校园,靠租赁场所办学,甚至还有一些是教育部严禁的“校中校”。例如: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就是以每年300万元的价格租用已经宣布倒闭的私立华联学校的校园;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在建院之初是向湘潭大学租用校园。 3、举办的省市快速增加 根据教育部2003年4月

11、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举办独立学院的省市从最初的江苏、浙江等少数沿海省市迅速扩展到25个省市,呈现出从当初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迅速蔓延的态势。 4、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在数量上,截止到2002年10月,全国共有民办二级学院133所,其中江苏省25所,浙江省22所,到2003年4月,全国共有360多所独立学院。在规模上,2003年,浙江独立学院招生2.95万人,在校生8.6万,分别占全省本科招生在校生总数的6.4%和34,独立学院已有三分天下之势;江苏省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已达43所,在校生总数达6.6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7.74%,加上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在校生4.01万人,该省高校

12、民办在校生已达10.66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2.40。6全国独立学院在校本科生达到40多万人。7 2003年后,独立学院的数目趋于稳定。如:2006年全国独立学院有318所,2007年是313所,独立学院也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加强了管理,如2003年4月国家颁布了第一个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政策性文件,即8号文件,在文件中,对独立学院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使独立学院的发展逐步规范化,另外国家在独立学院的审核登记、检查评估、招生管理上更加严格了,这些都在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独立学院本身也逐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

13、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提高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等。 三、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均衡性 1、区域经济发展与独立学院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决定作用。独立学院便兴起于经济在全国较发达的江苏、浙江两个沿海省份,随后,由于这两省的辐射作用与整个高等教育扩招的大环境下,独立学院从沿海省市向中西部地区蔓延。根据教育部2003年4月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已有25个省市举办独立学院约360多所,其中东部地区约占70%。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有313所,中东部地区16个省市共有独立学院230所,约占70%。

14、中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省市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独立学院在这里的发展是迅速的。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往往也发展较快,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独立学院发展则相对缓慢。西部地区独立学院数目仅占全国的30%。 但在部分省区,独立学院却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例如:东北三省(43所)、湖北(31所)、广东(17所)等地,其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则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协调态势,即独立学院十分发达的省区(如湖北),其在全国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广东),其独立学院或者说高等教育并不发达。 对于经济发达

15、的地区,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可能是滞后的,无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独立学院,包括其他的高等教育形式有可能是过度超前的,无法得到区域经济的有效支撑,这无论对区域经济发展还是独立学院发展都将可能造成伤害。在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发展战略选择应更侧重区域化,要针对我国国情,在国家宏观统筹的基础上,将独立学院包括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独立学院的区域化发展。 2、母体与独立学院发展的不均衡性 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社会力量只是提供了资金或是硬件设施,其母体高校则提供了办学所必备的主要的软、硬件。根据2007年教育部

16、公布的独立学院名单313所,其中母体是211重点高校的有74所。可见,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全国211重点高校与独立学院的比例是23.7%,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的比例是13.6%。因为部分历史悠久的本科院校,特别是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由于他们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在近期内可以帮助独立学院获得较好的生源,但这类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的差异却比较大。在自身不断扩招的情况下,有些高校自己都存在师资条件紧张的状况,他们能给独立学院的实质性的支持有限,甚至有的高校还想从举办独立学院中获利。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既没有办学体制的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 独立学院创办时间是比较短的,其办学力量尚薄弱,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