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732098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一单元: 克,千克,吨的认识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克(g)”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常用“吨(t)”作单位。一般出现“载重”一词时,要用“吨”作单位2、单位换算,“大化小加0,小化大减0;一加加三个,一减减三个。” 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3、实际应用,注意与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比较。一克大概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重量;一千克大概是两瓶矿泉水的重量;一吨则是一辆小汽车的重量。4、比大小或进行计算时,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

2、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时,一定要将不同的单位进行统一后再进行比较或计算。5、注意题型:判断 1000g棉花和1kg铁一样重 () 这种题只比重量,不看东西。二、三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其中一个因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另一个乘数不变,用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注意估算用“”。18761140或18761200。可以把187估成190或200都可以,估算的结果不唯一。2、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要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个位,再乘多位数的十位和百位,并要特别注意用乘数去乘多位数哪一位上的数,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3、两三位数

3、乘一位数(进位)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4、竖式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开始算起;3、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5、0乘任何数都是0;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是0。6、一个因数末位有0,用0前面的数去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这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7、一个因数是三位数,另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一个因数的中间有零,积的中间不一定有零。8、倍数问题:分为两种情况(1)、倍数未知。求倍数用除法,大数除以小数等于倍数。(2)倍数已知。又分为两种情况,知道了小数,知道了倍数,求大数用乘法,小数乘倍数等于大数。例如:()是

4、24的3倍,列式为243=72;知道了大数,知道了倍数,求小数用除法,大数除以倍数等于小数。例如:24是一个数的3倍,求这个数是多少,列式为243=8。(少乘多除)。9、 线段图的画法。定好标准量,先画倍数,然后按照:多往外,少往里;多实线,少虚线;多在上,少在下,问号一律标下面的规律将图补充完整。四单元:位置与变换1、确定物体位置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点,再以观察点为中心画“十”字方向标,由此确定方向,最后描述出物体所在位置。2、观察点的确定方法,站在“在”后面的位置看“在”前面。例如:(1)在(2)的()方向,应该站在(2)去看(1)。3、学会上下左右对应法,正反都会运用。4、东对西,南对北,

5、东南对西北,东北对西南。5、影子的方向与阳光照来的方向是相反的。6、平移: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平移是直线运动。平移的特征:物体平移时,形状、大小、自身的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7、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旋转是曲线运动。旋转的特征:物体旋转时,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自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8、在方格纸平移的具体方法:第一、选点(或选线);第二、移点(或移线);第三、连点成线(或连线成形)。数格时,应从起始格的下一格数起。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被除数不是估成整百或整十,而是要看除数,估成的被除数必须是除数的倍数才

6、可。如316480把316估成320。220730,220估成210。7389,把73估成72,72是8的倍数等等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所得的商写在十位的上面。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口274,要使商是三位数,口里最小填4。要使商是两位数,口里最大填3,最小填1。5、口诀:做除法要细心,商的首位要定清。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一就商零。余数要比除数小,一个一个往下落。乘法口诀要记牢。6

7、、注意事项: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横式上不要忘了写余数。7、除数相同,被除数大的,商就大;被除数小的,商就小。8、被除数相同,除数大的,商就小;除数小的,商就大。9、在有余数的应用题中,要注意余数是否有用。余数有用,则商1。余数的单位名称应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致。10、周期问题:用所给的数除以每组的个数,看余数。余数是几,就是每组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例如:一串彩灯按照2黄、4红、2绿的顺序排列,第96盏灯是什么颜色?一组有2+4+2=8盏灯,则968=12(组),没有余数说明第96盏灯是一组的最后一盏,所以是绿色。

8、六单元:混合运算1、运算法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3、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4、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5、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6、连续减去两个数,就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连续除以两个数,就是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例如:2705545=270(5545)=270100=170,32042=320(42)=3208=407、替换思想的应用根据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之间的关系,用算式替换算式当中数

9、的方法,可以把几个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例:将422=84 76+6=82 8414=6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因为422=84,所以算式“8414=6”中的84可以用“422”代替,即42214=6。同理,因为42214=6,所以算式“76+6=82”中的6可以用“42214” 来代替,即最后答案为76+42214=82。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1、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走一个大格的时间就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的时间是一分钟。当分针走一圈时,时针正好走了一个大格,所以1时=60分。3、钟面上时

10、针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开始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钟,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4、单位换算: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大单位转换成相邻的小单位要乘进率60,小单位转换成相邻的大单位要除以进率60。(大化小乘60,小化大除60)5、注意“时”与“小时”的区分。时间点用“时”,而时间段用“小时”。6、学会用竖式计算法来计算时间。将小时看做十位,分钟看做个位,用两位数的加减来进行时间的计算。要注意的是,当分钟不够减发生借位时,一小时转化为60分,再跟原有的分钟数进行合并后再计算;如果分钟计算出现满60的情况,应向小时位进1。即时间上出现的最大数字是59。八单元:图形的周长1、 周长的定

11、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它的周长。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2、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长方形有两组对边,四组邻边3、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基本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6、一面靠墙问题:长方形一面靠墙 (1)长靠墙则 周长=两宽一长 此时宽=(周长长)2 (2)宽靠墙则 周长=两长一宽 此时长=(周长宽)2正方形一面靠墙 则 周长=边长3 边长=周长37、长方形已知周长,长宽都未知的情况下画图或填表

12、题,用周长2做分成。8、在长方形上截取最大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所以最大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4,剩余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长2。9、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求法,要学会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进行简化运算。例如角上缺一块的长方形,可以通过平移将其变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进行计算;与之不同的是中间凹下去或凸出来一块的情况,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后,要加上竖着的两条边。10、用长是宽2倍的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使长重合),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宽重合)。拼成的长方形周长大于正方形周长。11、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剪开,所得的图形周长之和一定大于原来图形的周长。12、将正方形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剪开,每剪一次,周长之和就增加2个边长。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是分数的前提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比较大小: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4、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5、1与分数相减:把1转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进行计算。6、一半用分数来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