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语文:月迹.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7730360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勇语文:月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贾勇语文:月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贾勇语文:月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贾勇语文:月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贾勇语文:月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贾勇语文:月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勇语文:月迹.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贾勇语文:月迹贾平凹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 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 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 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 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 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 渐那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 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 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 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

2、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多多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 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 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去疑心这骨朵 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 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 里边有了什么东西。“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 我问。“是树,孩子J奶奶说。“什么树呢? ”“桂树J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 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

3、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 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清楚就是我们身 后的一棵了。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谁? ”我们都吃惊了。“嫦娥J奶奶说。“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 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J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 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 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 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

4、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 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 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 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 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我们越觉察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 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 锹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 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 得象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 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

5、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 而且那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 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 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 就有了哩。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说要的J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我同意他们的话。正象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 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 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 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

6、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 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注释1本文最初发表于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散文集月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款款:徐缓的样子。3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的样子。4月桂:神话传说中的月中桂树。也借指月亮、月光。5掬:两手相合捧物。赏析与点评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抒发羁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 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 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这篇散文却另辟蹊径,以 孩童的心态和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 之感。标题“月迹”,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是月的变化轨 迹;

7、也是孩子们寻月,即寻找美的足迹;还可以理解为月在 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全文不到两千字,却意蕴深远, 情味悠长。作者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娇美,也写出了孩子们对 月亮的热爱及他们天真好奇的性格。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 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为后面的 “寻月”做好铺垫,并且用“新鲜”、“满足”串起全文:中 秋夜盼月之急切一一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一一空中月之神 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 呼一一“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好一个由新鲜到满足的孩 童的真切的心理描述。特别值得回味的是:写酒中月实际上是为了写“月亮就 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

8、的境 界。还有一处特别精彩:月亮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使主 题再一次得到深化。作品中的“月”也不再是纯粹自然的明 月,它已经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正如文中“三妹” 所言“月亮是个好”。孩童对它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 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 程。作者对蕴涵在文章中的哲理的揭示是不露痕迹的,借“奶 奶”之口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孩子 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月亮是每个 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J正是在“奶奶”的引导 启发下,“我们”才领悟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它 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种独具特

9、色的艺术构思,在 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立意的同时,将读者引向清新优美、妙不 可言的审美境界。相关链接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 当代著名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任陕西人 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92年创刊美 文。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白夜怀念狼秦 腔等;中短篇小说集兵娃山地笔记野火集腊 月正月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心迹等。其 中,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浮躁于1988 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1997年获法国女评委外国文 学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思考与练习一、孩子们先后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二、历代文人把月亮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你认为本文中的月亮有哪些美好的寓意?三、“奶奶”是怎样一个人?在文中起何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