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772892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场镇和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励精图治求发展 群策群力建家园 XX乡场镇和华白公路建设交流材料 XX乡党委其顿 XX乡人民政府 XX乡地处XX县东北角,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亩,辖7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小组,人口18500余人。由于地处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来,场镇和华白路的建设一直是历届党委政府致力解决的难题。自2016年来,乡党委政府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确立了“搞好三大活动,办好十件实事”的奋斗目标,带领全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在场镇建设和华白公路改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察民情顺民意,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XX乡虽有了较大的

2、发展,但落后的交通让大家吃够了苦头。华白路是全乡唯一的进出口交通要道,路窄、坡陡,坑坑洼洼,晴通雨不通。坑洼泥泞的场镇更是让群众苦不堪言,晴天灰尘满天,雨天街面淤泥,让人无处下脚,高邦水鞋成了“抢手货”,市场交易无法进行,群众怨声载道。面对全乡人民的强烈愿望,乡党委、政府通过反复思索和论证,形成了“齐心协力求致富,建好场镇硬化路”的科学决策和共识。 针对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工程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难题,乡党委政府积极发动群众筹资投劳,不搞行政命令,注重引导,顺应民意。一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印发了XX乡华白公路改建和场镇硬化民意征求表4800多份,通过统计,同意硬化华白公路和建设场镇的社

3、会各界人士达%。二是召开乡人代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建设方案。乡政府统一收集整理后对他们提出的各项制度如招标公开制度、帐务公开制度、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形成书面材料后,由群众举手表决。三是由政府牵头,群众推荐办事公正、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管理。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我自己要干”,同时确定了“劳力自出,资金自筹,土地自调,赔偿自负,工程自建,帐务自管”的六自原则。 二、 集民智惜民力,搞好场镇和公路建设 在整个建设中,乡党政一班人坚持“政府牵头、统一设计、统一指挥、统一技术指导”的原则,走好群众路线, “阳光操作,群众监督”,成立了招标工作组、工程资金管理组、

4、工程质量监督组,采取“有偿服务管理和将服务折成捐款资金,记入功名册”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1、集中精力抓好场镇建设。为了建设好场镇,乡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近10万元,请达州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规划了平方公里的50年不落后的场镇规划蓝图,建设中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放线一把尺,管理一张图”,严格按规划建设。居民自发采取“谁受益谁负担”的办法,根据门面宽度捐资或以劳折资,共同建设场镇。一是结合实情制定出了“硬化四段、建设四场”的短期目标,全乡场镇建设累计投资达120万元以上,投劳5100多个,硬化了场镇四条主街,并对老街的下水道进行了重建,改变了

5、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局面。目前,除农贸市场正在修建外,粮站停车场、桥河坝摩托车停放场、垃圾处理场已全面建成。二是对场镇的电线、光纤等网络进行了规范整改,采取了“三线归一”措施,理顺了各条线路,美化了场镇。三是加强了对场镇的管理,成立场镇综合治理执勤组,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即一包卫生达标,二包安全秩序,三包无乱摆摊点,四包无乱停、乱放、乱堆。场镇垃圾清运承包到人,经费由居民自筹,实行早、中、晚定时清运垃圾,杜绝了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保证了场镇清洁卫生,恢复了河流的清澈。目前,XX乡场镇硬化工程已全面结束,实现了场镇的干净整洁、美观有序。 2、群策群力搞好公路建设。在筹资问题上,通过开展

6、 “顺民意万众倾力建砼道,谋发展八方深情泽XX”的万人志愿签名活动,发动干部职工带头捐款,群众自发捐款,同时,给在外工作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发出公开信500余封,广泛宣传动员,收到了良好效果。截止2016年12月底,先后收到了社会各界人士捐款近100万元,其中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也将自己平时的积蓄300余元主动捐献出来。 为了将华白公路改建硬化工程真正办成人民满意工程,乡党委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书记、乡长现场办公,协调各类矛盾。并请来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县交通局的设计图纸和结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村、居民代表为成员的施工现场质量稽查队,对三个承包段进行质量监督,将责任落实到

7、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偷工减料,确保工程质量。在三个多月的施工建设中虽然遭受了“78”特大洪灾,多处刚建好的工程毁于洪流,其中龙滩段河堤遭到了严重冲毁,2000多米河堤被冲垮,公路变成了河道。面对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损失,XX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不等不靠,昼夜施工,保证了群众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通过努力,路基工程已于2016年10月底全面结束,目前已硬化2公里,虽然没有完成年前竣工的既定目标,但是该工程已被列入“国家2016年通乡公路硬(油)化工程项目”之一,其资金缺口得到了解决,整个工程有望在今年5月1日前全面竣工。 三、几点启示 华白公路改建硬化和场镇建设,让XX乡

8、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从中也得到了几点启示: 利民理念是先导。亲民、爱民、为民、利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乡党委、政府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群众的疾苦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公路硬化和场镇建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考虑得十分周到,严谨慎密。群众正是从中感受到党政的关怀、组织的温暖,进而拥戴党委政府。在2016年年终群众代表座谈会上,大家赞不绝口, 77岁高龄的老党员程来信指着政府墙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标语,点头称赞道:“这届党政班子是正二八经的在给我们群众办实事,搞了这么多的建设出来,让我们

9、大开了眼界”。 完善机制是保障。公路硬化、场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体制、体系、机制问题。乡党委、政府从体制入手,对公路硬化和场镇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组织动员、民主管理、社会参与、资金筹集机制,进而实现了“指挥顺、政令畅、效率高”的目标。当看到摆在眼前的建设成就和帐务明细的公示栏,群众觉得他们的血汗钱一分一厘都用在了建设上,使在了刀刃上,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了。 依靠群众是根本。群众是建设的主体。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把群众的智慧、力量、积极性、创造性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确保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坚持“从群众中

10、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搞好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智慧,推行村民自治,实行民主决策,将政府与群众的积极性有机统一,将政府的要求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具体工作中,如场镇规划、资金筹集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公路改建中及硬化中,我们共筹集资金近100万元;在场镇硬化上,居民按自己的门面宽度,自发筹资达120万元。整个建设过程中,全乡无一上访事件,实现了群众、政府双满意。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对群众充满无限真情,把人民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把人民需要作为第一追求,就一定能凝聚无坚不摧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我们决心以这次县委扩大会为契机,团结带领万XX人民,为把XX乡全面建设成川东药材之乡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而努力奋斗! 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