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曹刿论战1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7726055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 曹刿论战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 曹刿论战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 曹刿论战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 曹刿论战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 曹刿论战1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平潭北厝初级中学 施文英教学目标:1.评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2.体会课文详略得当和对比的写作手法。3.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4.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教学重点:体会课文详略得当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课文,回顾旧知,并引出下文。二、疏理课文论战前准备战时指挥论战胜原因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请见”说明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3.针对“何以战?”鲁庄公和曹刿的三问三答如何展开

2、?鲁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 刿:“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鲁庄公:“牺牲玉帛,弗也加也,必以信。”曹 刿:“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 刿:“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因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5.战争一开始鲁庄公做出了什么反应?战争一胜利鲁庄公又做出了什么反应?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6.曹刿又是如何指挥作战的?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可矣。7.战争结束后,鲁庄公知道战争胜利的原因吗?哪一句话

3、可以体现出来。不知道 公问其故。8.曹刿又如何论述的?一鼓作气彼竭我盈,故克之。大国难测辙乱旗靡,故逐之。三、写作手法(一)详略得当如果你来写战争,正常会突出详写什么?明确本文从“论战”出发的详略处理。略写略写详写略写详写详写略写详写1.齐师伐我2.公将战3.曹刿请见原因4.曹刿入见5.曹刿论战前准备6.曹刿指挥作战7.战斗过程8.曹刿总结胜利原因(二)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曹刿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未可 齐人三鼓,可矣。把握反攻时机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矣。把握追击时机细说胜利原委, 对胜利成竹在胸战前 战时 战后鲁庄公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

4、,没有看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急躁冒进 ,不做调查对胜利原因茫然无知除此之外,还有对比吗?曹刿与乡人四、战争胜利的原因曹刿论述了两个原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追击时机辙乱旗靡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政治准备取信于民五、人物形象分析1、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深谋远虑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详察敌情忠君、爱国、谨慎、果断2、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草率,急功近利鲁庄公是一个昏君?广开言路、唯才是用、身先士卒、用人不疑、虚心请教六、归纳中心本文记叙了曹刿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和对战争的有关论述,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七、拓展练习(见练习)八、感悟体会学习了曹刿论战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不可失,机不再来” “深谋远虑”多角度看问题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熟练翻译课文2.写一篇短文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优点?请写一篇200字小短文进行适当阐述,阐述要有理有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