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772349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广东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围绕计划部署的十一个方面重点工作聚焦用力、真抓实干,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影响,统筹推进疫情

2、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内防扩散”防线有效筑牢。打赢应对春节后返程高峰、复工复产复学、零星散发疫情快速处置等10多场硬仗,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实行“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累计对超过2700万人开展核酸检测,配置定点医院床位数超9万张,病患治愈率达98%,确诊和疑似参保患者医疗费用医保基金平均支付比例超过90。“外防输入”有效落实。构建口岸检疫、医学观察隔离点、社区排查、发热门诊、医院救治“五道防线”,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

3、。强化粤港粤澳联防联控,支持香港建设方舱医院和临时性医院,稳妥有序恢复粤澳人员正常往来,守住了疫情防控“南大门”。服务国家抗疫大局展现担当。先后组织派出26批共2495名医务工作人员支援湖北抗疫一线,是驰援湖北最早、撤离最晚的支援力量之一,加强国际医疗合作和科研攻关,八类防疫物资生产和国家调运总量居全国第一。(二)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出台“双统筹30条”“复工复产20条”等政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与全国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

4、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6.4%,进出口总额下降0.9%。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出台实施2.0版“促进就业9条”,为企业减免、延缴三项社保费1970.6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30亿元。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以内、调查失业率全年平均在5.5%以内,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动态清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7%。成功举办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加大惠企扶企政策力度,出台实施“中小企业26条”“金融暖企18条”“个体工商户23条”等系列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千方百计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步向好。全年为市场主体

5、新增减负达3000亿元,实施临时性延期偿还的贷款本金3340亿元,新增信贷2.8万亿元、约占全国1/7。全年全省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30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约占全国1/10。外贸外资稳定发展。启动“粤贸全球”计划,成功在网上举办第127届、128届广交会,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发放“加易贷”贷款665亿元,外贸进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东盟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广州南沙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新设和转型7个综合保税区,梅州等7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运作,深圳、汕头、东莞获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实际利用外资1620.3亿元、增长6.5%。(三)坚定推进“双区

6、”建设、“双城”联动,发展动力引擎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推动落实中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城际铁路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等教育合作、中医药高地建设等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获批建设,新组建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加快建设“轨道上的珠三角”、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推进建设“数字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深圳至江门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启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获批筹建,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港澳青年创新创业“1+12”示范性基地已开业11家、孵化港澳项

7、目698个。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隆重举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25条重大措施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中央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27项改革举措和40项首批授权事项加快落实。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效应逐步显现。中新广州知识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建设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项目。广深联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首批27个重点合作项目推进顺利。(四)以决战决胜姿态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任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部稳定实现,省内现行标准下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

8、和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标准。帮助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93个国定贫困县实现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对口支援西藏林芝、新疆喀什和四川甘孜共计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明显。完成近700条陶瓷生产线、超600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全省公交电动化率达96.4%。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9万吨/日、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64万吨/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5%,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和入海河流劣类国考断面全面清零,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

9、得到有效缓释,地市“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完成比例93%,64家农信社全部改制挂牌成立农商行,在运营P2P网贷机构全部清零,全省政府债务率、省属企业负债率、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等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五)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10家省实验室和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新增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建36家省重点实验室,设立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2.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关键核心技术

10、攻关不断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组织实施3批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和9个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机器人伺服系统等重大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大力开展“广东强芯”行动,设立首期规模200亿元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启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布实施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推动1.5万家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转型,4K电视、风力发电机组、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0%、136%和28%。(六)积极扩投资促消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出台实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稳投资工作12项政

11、策措施,建立“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全年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债务资金361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3191亿元)。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力度,出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新建5G基站 8.7万座、总量达12万座,基本实现珠三角中心城区广覆盖。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实施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项目计划,推动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等领域512个、总投资2138亿元的补短板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开工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广清城际广州白云至广州北段、广清城际清远至省职教城段、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等197个项目,建成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

12、段、广州东北货车外绕线、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等项目。全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68亿元。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出台实施扩大信息消费、农村消费、文旅消费等政策措施,通过发放补贴、消费券等形式,大力推进汽车下乡、家电惠民,“汽车下乡”销售车辆19.3万台、带动汽车销售超过226亿元,“家电惠民”数量超10万台。鼓励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零售,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广州举办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节。(七)加大力度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珠三角城际轨道运营总里程超过400公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进一步

13、提升。全面完成第二轮省内对口帮扶,扎实推进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共建,引进产业共建项目2389个、完成投资2453亿元。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35个超1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汕头大唐勒门I海上风电、揭阳中委石化、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湛江巴斯夫首批装置打桩开建,湛江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石化、钢铁等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粤北南岭山区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有力推进。“农业+”“旅游+”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广受欢迎。省财政两年新增投入超过300亿元,扶持老

14、区苏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开展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惠东等10个县(市)成功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稳步推进,南海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全面启动建设。(八)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粮食实现稳产保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大力支持早稻扩种,水稻生产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三增”,生猪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现代农业提质发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增至14个、161个,实现主要农业县全覆盖。新增26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

15、建南粤黄羽鸡、金柚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工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行政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深入推进“三清一改”“一十百千”示范创建、“四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珠三角农村“五美”专项行动,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建有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配备1名以上保洁员,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

16、试点,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九)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一轮发展优势加快塑造。“放管服”和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深化。深入实施市场负面清单管理,新取消206项行政审批和执法项目,率先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和“一网通办”,省级部门“零跑动”事项超过98%,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排名保持全国第一。财政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推动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向市县延伸,实现全省全覆盖。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启动60家省属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枢纽,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出台境外经贸合作区扶持政策,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金融支持,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升格成为“一带一路”国家级四大展会之一。(十)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