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720857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戏导学案学生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藏戏 导学案(学生版)班别:_ 姓名:_ 家长签名:_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咆哮、旷野、吉祥、恐怖、一无所有、能歌善舞、”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教学准备: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_。1、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hn

2、g hng)2、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 (ch qi)3、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 (bi bi )4、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h h )2、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 )的激流( )的江水( )的牛皮船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唱腔(二)合作探究,交流汇报(1)课文第( )至( )自然段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三大特点。 课文第()至()自然段描写了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课文第()至()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以及主要特色。课文第()自然段总结全篇,说明藏戏传承的途径是靠师傅的言传身教。(2)藏

3、戏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_ _ _(3)默读课文写出出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_ _(4)课文的开头连续写了三个反问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_ _(5)、课文里还讲述了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这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6)仿写句子: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_ _六、本课小结: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唱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七、作业设计:1、向家人介绍自己对藏戏的了解八、板书设计戴

4、面具演出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拓展链接:1、关于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

5、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其他地方戏曲 安徽的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因民间社会交往,流传于安庆地区,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民间小戏。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浙江的越剧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古越国所在地)的农村。它是以嵊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落地唱书”为基础,并在余姚鹦歌(秧歌)和湖州滩簧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最初称为“小歌班”,多是农村艺人在农闲之际业余组合唱戏,后逐渐组成职业“小歌班”,并于1916年进入上海,吸收绍剧、京剧所长,在茶楼以“绍兴文戏”之名演出,演员多以女艺人为主,有的戏班全由女演员组成。1938年,绍兴文戏改称越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