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7717517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刑事法律风险防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企业风险主要由法律风险、自然风险、商业风险共同构成。作为市场主体典型代表的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稳步发展,无法回避各种法律法规的制约,若违反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其直接后果将是付出昂贵的法律代价法律风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防范风险,尤其是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靠什么?首要的就是靠自己,靠自己的遵纪守法,靠自己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企业家身边的法律问题,我们的社会所给予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对于专业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律师们来说,即使他们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往往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我们已经宣布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律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律师的作用还很有限。在这种情

2、形之下,企业家难免会形成一种对法律以及对律师的忽视乃至轻视的心理。客观上,目前我国企业家普遍对于法律的认识还很浅薄,对于律师的重视程度还很低。企业家缺乏对法律应有的重视,以及缺乏律师忠言逆耳的必要提示,往往容易犯过于自信、盲目乐观的错误,直至走进违法犯罪的误区。正因如此,企业家盛极而衰、乐极生悲的故事仍在不断重复地上演着。 作为一个律师,我很欣赏一些企业家的智商和搏击商业浪潮的能力。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企业家的智商再高,能力再大,也不可能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目前我国企业家普遍对于法律的认识还很浅薄,真是由于对法律认识的浅薄,而使自己曾经所拥有的令人艳羡的尊贵、荣耀、财富和权力都倒在刑事法

3、律面前。 曾经的上市公司老总、集团公司老板等等,在众多案件中不乏因老板或者高管涉嫌犯罪,而使公司、企业清算破产、倒闭关门。这些老板由于触碰到“刑事犯罪”这根高压线,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多年打拼积聚下来的财产,还有弥足宝贵的自由、抑或生命。 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从公司发起,到登记注册,从经营管理,以至整个生产过程,从歇业清算,到破产清算,它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不仅要遵守公司法、合同法等,同样也都受制于刑事法律。这个从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就能看出:公司登记申请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的虚报注册资本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

4、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生产、销售环节过程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会计财务管理环节的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等;贷款和融资环节的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票据诈骗罪等;经营方式上的损害商品声誉罪和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税收中的偷税罪、逃避追缴欠税款罪;对外关系时的单位贿赂罪;清算时的妨害清算罪和虚假破产罪等。 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相当一批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和业绩,以及经济社会对于金钱的看重,使得人们过于追捧“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也使得那些企业家陶醉于自己的业绩和社会的关

5、注。从而忽视了应有的危机意识。 法律的风险存在于每个企业,存在于每个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当你尊重法律的时候,法律就是你的保护神,当你忽视法律甚至蔑视法律的时候,法律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即将到来的灾难。 因此,重视、研究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应对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应该是每个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概念: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存在的触犯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刑事处罚行为的风险。我国法制环境尚不尽如人意,人们的法制观念尚未普遍建立。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类法律风险:、民商事法律风险。如企业在签订、履行商事合同中经常发生的经济纠

6、纷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行政法律风险。即因企业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受到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的行为风险;、刑事法律风险。对企业危害最甚、有可能对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风险就是刑事法律风险。二、典型案例:2008度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自2008年9月9日起,因食用奶粉造成婴幼儿患肾结石病的新闻开始见诸新闻网站和其他新闻媒体;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被曝光,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整个奶制品行业进行质量全面检查,发现“三鹿”等20多家企业生产的奶粉含有“三聚氢氨”有毒物质,有近30万名婴幼儿受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三鹿事件的直接后果:、包括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河北省委常委兼石家庄市委书记在内的一

7、批行政官员被免职;、直接责任者21人被起诉、判刑。其中:三鹿董事长田文华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张玉军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向三鹿集团销售有毒原奶的耿金平犯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18名被告分别被判处死缓、无期或有期徒刑。、“三鹿集团”破产。曾经有过的辉煌:1956年以32头奶牛、170只奶羊起家的“幸福乳业合作社”;经过50多年的拼搏,发展为仅品牌价值就达近150亿元的中外合资“三鹿集团公司”。连续15年全国销量第一,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中国奶粉业“老大”,中国500强企业之一。董事

8、长田文华有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全国政协委员等一百多项荣誉称号。事件出现后的轰然倒下: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同年12月25日宣布破产还债。总负债达11.03亿元(尚不包括10月31日后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金不抵债。“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深刻教训是不言而喻的。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犯罪的常见类型:、原材料采购、与其他企业合作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购买劣质原材料或者假材料进入生产流程造成后果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刑法第140条、第141、142条);收受他人财物为其谋利损害公司、企业利益,或者收取各种各样的回扣归个人所有,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9、罪(第163条);案例:代素萍,女,1980年10月出生,汉族,中山大学专科毕业,行政管理专业。2003年进入浙江神力针织品有限公司担任任内衣商品部采购经理。负责产品开发、产品采购、供应商的协调沟通,品质、交货进度跟踪等工作。2005年4月,她代表公司去挑选加工厂,江苏省镇江凯兴服饰公司经理丁国顺为了获得加工权并多拿点订单,先后4次送给她8.89万元。2005年8月,代素萍与丁国顺合谋擅自以公司“与狼共舞”品牌生产内衣,她多次发了内衣包装辅料及商标标识给凯兴公司,价值近7万元,丁国顺组织生产了16440套内衣,卖到外地,销售额74万余元。2006年8月,代素萍等人又想故技重施,但公司加强了管理

10、,于是她决定与他人合作生产假冒品牌的内衣。代素萍先从公司内拿到商标的电子版光盘,再将包装盒、吊牌、辅料发往江苏镇江天诚服饰有限公司,由丁国顺等人组织加工生产假冒内衣12780套,销往全国各地,合计货款63万余元。今年2月,事情最终败露,代素萍等人先后落网。2008年11月9日,义乌市检察院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罪名,对代素萍提起公诉。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新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以来,浙江省首个以此罪名提起公诉的案件。12月12日,义乌市人民法院判处代素萍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假冒注册商标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人民币8.89万

11、元,上缴国库。为谋取不当利益,给其他公司、企业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第164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4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5条);、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4条);、厂房、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职务侵占罪。案例:被告人:高玉坤,男,岁,河南省鲁山县人,原系河南省平顶山市汇源化学工业公司机械动力处副处长。被告人高玉坤于年月受聘于平顶山市汇源化学工业公司(

12、以下简称汇源公司)工作。该公司系鲁山县梁洼镇镇办集体企业。年月,高玉坤被汇源公司任命为机械动力处副处长,负责该公司设备配件供应计划及对外签订采购、加工合同工作。年月,汇源公司需要加工一批设备配件,高玉坤让在汇源公司承包土建工程的张双成为其联系加工单位,并对张说明“可以从中弄俩钱花”。张双成表示同意后,到平顶山市找到其表哥张世忠,让他帮忙联系加工单位,许诺事成之后有“好处费”。张世忠通过其战友、平煤集团青年矿原矿长赵纪生从中介绍,由青年矿下属单位更生厂加工该批配件。在双方商谈过程中,高玉坤多次授意张双成让更生厂提高加工费用预算,从中索要“好处费”万元,张双成即将此意告知更生厂厂长段普军。后更生厂

13、根据高玉坤的授意提高了加工费用预算。年月日,高玉坤和汇源公司的景某与更生厂签订了加工合同。合同签订后,汇源公司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更生厂加工费万元。高玉坤得知预付款汇出后,于同年月日上午让张双成去更生厂取款,自己也随后赶到更生厂,又电话通知张世忠速到更生厂取款。当天下午,张世忠通过赵纪生从更生厂财务科办理了取款手续,取出现金万元和金额为万元的存折一个。后张世忠将此款交给张成双万元,交给高玉坤万元,存折所存现金万元由张世忠获得。鲁山县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高玉坤身为公司职工,在为本公司联系加工设备配件业务中,利用职务之便,让加工单位提高加工费用预算,从中索取“好处费”归个人所有,其行为

14、侵犯了本公司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且数额较大,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高玉坤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应予确认,但对被告人的犯罪定性不准,本院不予采纳。被告人高玉坤的辩解与客观事实不符,不予支持。据此,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于年月日作出刑事判决如下:被告人高玉坤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财务、税收中的刑事法律风险:职务侵占罪(第271条);挪用资金罪(第272条);偷税罪(第201条);、其他刑事法律风险:破坏生产经营罪(第276条)等。案例:厦门市湖里区法院经审理查明:2000年9月15日,厦门真奇妙工艺品有限公司原股东吴剑锋

15、(现在逃)为了破坏该公司的声誉和生产经营,为其筹办的同类企业拉拢人员和客户,遂以优厚的待遇欲招聘被告人黄剑锋等人为诱饵,唆使真奇妙工艺品公司的管理人员即被告人黄剑锋、熊华兴以生产不合格的产品的方法来破坏该公司的生产经营。2000年9月中下旬间,被告人黄剑锋、熊华兴先后指使该公司的车工即被告人周远声生产出不合格的透明瓶盖3 682个,指使被告人李晓元生产出不合格的透明瓶盖1 610个。上述不合格产品因达不到出口标准,给厦门真奇妙工艺品有限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25 625元。2000年9月30日,公安机关根据举报的线索抓获被告人黄剑锋、周远声、李晓元,同年10月2日抓获被告人熊华兴。案发后

16、,公安机关依法提取了上述不合格产品,并送厦门市产品质量检验所进行鉴定,检测结果均不符合技术要求。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之规定,判决如下:1被告人黄剑锋犯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2被告人熊华兴犯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3被告人周远声犯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4被告人李晓元犯破坏生产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企业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犯罪主体是特定的,即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这为我们预防此类犯罪指明了特定的对象。、从主观上看,除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少数犯罪外,绝大部分犯罪是故意犯罪,多数是以非法占有或者以营利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