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甩开竞争对手的关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行力甩开竞争对手的关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行力甩开竞争对手的关键每个伟大的领导人对执行都具有天生本能,他们常会说:除非我能实现这个计划,否则它一点意义也没有这类的话。然而一般对领导人的挑选、培训、发展,却未重视此一事实。根据我们的观察,晋升至企业顶端位置的人,有相当大的比例是以高层次思想家著称,而这也成为他们个人的品牌。这种人会对每个伟大的新构想产生知性上的喜悦,并且兴致勃勃地采行。他们是高明的慨念建构者,擅长理解与解释策略,而且,他们知道这是目己再上一层楼的本钱。他们对如何把事情做完,并不感兴趣,那是其它人该去伤脑筋的事。对负责雇用与升迁的人员来说,判定个人的智力高低并非难事;但要由他的过往记录研判此人在执行上的技巧高低则困难得多
2、;如果相关绩效乃是由众人共同缔造的,则难度就更为提高。高明的概念建构者不见得知道该如何执行,而且有不少这类人不晓得该怎样将愿景化为各项具体的任务,因为他们的高层次思考范围太过广泛。他们不会贯彻到底,有始有终,细节的事务让他们感到不耐。他们不会将思考化为具体的细节,或预见可能出现的阻碍。而由于他们没有参与实际的工作,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由组织内挑选有执行力的人员,这种知人之明是需要由经验中累积而来的。执行长的苦恼我们在前一章开始时描述过一位诸事不顺的执行长,在此姑且称之为乔伊,他可以说是典型拙于执行的领导者。接下来我们要更深入探讨他的问题,另外还要谈谈两位知名执行长的故事,他们的公司都未能将领
3、导人伟大的愿景付诸执行。你还记得,乔伊不了解为何他的员工无法获致预期的成果。他聘请一家顶级顾问公司设计新策略,进行了几宗购并案,并与华尔街保持良好关系。由于他在交易上的长才与进行购并行动,公司股票的价益比在不到两年内大幅上升。乔伊长于行销与客户关系,和财务长之间也维持良好而亲近的关系。他设定延展性目标,由财务长将数字交代给负责营运的人员。乔伊不采取事必躬亲式管埋,他会将细节交由直属部下来执行,包括北美事业部执行副总与生产总监在内。不过,乔伊会监控每季的营运数字,只要未达成目标.他就立到打电话给负责的人,以最严厉的语氯要求他们改善。这种每季评估可是毫下留情的。恨据博统管理的分析标准,万伊该做的事
4、都做了;但根据执行的标准来看,他几乎一无是处。目标与成果之间出现鸿沟,反映乔伊的雄心与组织的现实间存有断层,事实上,他所设定的目标打从一开始就不切实际。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公司的工厂根本无法生产足够的产品,因为有某位经理人主导的流程改善计划进度落后了十二个月,而乔伊却对此毫无所悉。虽然当手下的主管未能达成目标数字时,他会不断唠叨他们,可是他却从不追问原因出住哪里。善于执行的领导人会立即对此提出质问,然后把焦点放到原因上-毕竟,单看结果的数字解决不了问题。此外,他还会问,流程的实施是否符合进度?执行副总兴生产总监是否了解问题何在,又计划采取什么对策?乔伊和不少执行长的想法一样,认为提出上面那些
5、问题乃是生产总监的职责,至于执行副总的职责则是要确认这些问题确实有人提出。不过,和许多执行长一样,乔伊并没有做到知人善任,囚为他这两位主管同样都对执行并不内行,由执行副总过去的经历来看,他几乎每三年就跳到一个新职位,没有机会好好待在一个地方。至于生产总监则来自一家顾问公司,是一位相当聪明的财务人才,也被公认是五年后继任执行长的热门人选。问题是他对经营一窍不通,为人也不厚道,因此手下的工厂经理都不服他。如果这些主管能和制造部门人员进行公开讨论,或许就可以发现生产上的瓶颈何在,可惜他们并没有这么作,而只不过把一些目标数字交待下去。再者,虽然延展性目标有助于员工打破成规,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如果目标完
6、全不切实际,或是相关人员在制定目标前没有机会参与讨论并产生共鸣,情况反而会更糟。如果乔伊具有执行的知识,他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首先,他会让所有要为策略计划成果负责的人员-包括重要的生产部门员工-参兴计划的规画过程。他们会根据组织本身的能力来设定目标,其中也包括挑选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如果执行副总不谙如何执行,乔伊必须尽早指导他该做些什么,并协助他学习如何执行。如果他还是没有进步,就唯有撤换一途(继任乔伊的执行长就这么做了)其次,乔伊应该询问员工要如何执行:明确地说,就是他们要如何如期地让需求达到预估水准,又如何完成存货周转率以及成本与品质的目标?如果有人对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就必设法在计划开始
7、实施前找出解答。第二.乔伊会为计划的进展设定阶段性目栗,并要求负责人严守权责分明的原则。举例而言,乔伊会和他们达成协议:计划有X要在日期Y 之前完成,而且有Z的员工要在流程中接受训练。如果经理人无法达到阶段性目标,便必须向他报告,由他协助采取补救行动。第四,乔伊会制定应变方案,以因应意料之外的状况,如市场转移、零件短缺,或其它外在环境的改变。乔伊虽然聪明,却不懂得如何执行。聘请他担任执行长的人,由他过去的记录中根本预料不到他的失败-因为他们在挑选时,只看重他善于处理交易以及购并的长才,而未把执行力列入考量。董事会将乔伊开革后,延聘一支懂得执行的团队接任。新执行长来自制造部门,他和团队成员邀请工
8、厂经理人共同进行检讨并讨论如何执行,同时设定阶段性目标,透过有纪律、一贯性的检讨来追踪进度。全录的执行落差当全录聘请托曼(Richard C Thoman)时,同样也没料到他会失败,因为他的思考能力算得上是近年来美国大公司领导人中的顶尖者,也是深受敬重的策略专家。一九九七年全录邀他担任营运长时,他是IBM 的财务长,也是该公司执行长葛斯特纳的心腹之一。托曼进入全录后被赋与的任务就是进行改革,而他在营运长任内,也的确推动了无数削减成本的方案,包括裁员以及缩减红利、津贴与出差费用等,同时,他还为一项新策略做奠基的工作。一九九九年四月,当董事会将他擢升为执行长后,他即着手进行这项改革大计,希望将全录
9、由一个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公司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者( solutions provider),亦即结合软件、硬件与服务,并与微软及康柏等公司形成伙伴关系,建构起整个系统,以协助客户整合书面文件兴电子信息。对一个亟需愿景的公司而言,这项提案无疑相当振奋人心。在一九九九年股东年度大会上,托曼告诉投资人,全录蓄势待发,准备迎接下一波辉煌的成功,同时预测该年的盈余成长可达15至20。投资人颇为认同这一乐观的看法,使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一愿景根本与现实脱节。全录几十年来一直有执行的问题,因此托曼所开的菜单远非全录所能消受。例如,在公司调整业务重心的初期,托曼实施了两项攸关重大的方案,而且两者的难度都
10、颇高。其一是要将公司九十几个处理会计、单据、客户服务安排与访视的行政中心,整合简化为四个;其二是重组为数约三万的行销人员,其中半数左右将由原先的地区导向转为产业导向。这两项行动都有其必要性,也都很重要。整合行政作业可以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而重组行销人力则可为新策略的核心奠定基础,顺利地由硬件供货商转型为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企业。然而到了当年年底,全录的状况却是一团混乱。在行政作业转型期间,发货单迟迟未能开立、订单遗失、客户的要求无人理会。另一方面,业务代表在处理混乱状况之余,还得适应新组织与新的销售方式。其中有下少人被分派了新客户,还得忙着重新建立关系-可想而知,此举令许多长期的忠实客户产生疏离
11、感。公司士气一蹶不振。来自营运的现金流量变成负值,投资人开始担心全录财务的健全性,股价由六十四美元暴跌至七美元。公司下得已只好出售部分业务以应付现金需求。二OOO 年五月,董事长阿莱尔(Paul Allaire)把托曼叫到办公室,请他走路。究竟出了什么差错?同时推动两项如此庞大的方案,犯了执行上的大忌-其中任何一项对公司都是沉重的负荷-会让原有的问题更形恶化。批评者指出,托曼的态度太疏远,未能与执行改革的人员建立密切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全录排外的文化对空降者也不友善,托曼就曾表示,他并没有指派自己领导团队的权限。当企业进行重大改革时,应特别注意把适当的人才安置于关键的职位上,同时必须强化核心流
12、程,以化解员工的反抗,确保计划的执行。然而,对全录而言,这两项基本条件部付诸阙如。与现实脱节的朗讯一九九六年,朗讯科技宣布由麦克金担任执行长时,各方均相当看妤。麦克金是位行销高手,他以平易近人的方武向投资界解说公司光明的远景,也承诺营收与获利都将有亮丽的成长。当时市场气氛极度乐观,仿佛身置五万英呎的高空,董事会与投资人都未对麦克金的承诺表示质疑。由于合并了自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分割而出的西方电器(WesternElectric)与贝尔实验室(Bell Lab),朗讯在一九九七年决定专注于日益蓬勃的电信设备市场,涵盖范围由一般电话到交换网络及传输设备。有了贝尔实验室作为后盾,它在研发资源上的实力可谓
13、无人能敌。但麦克金在公司内部的执行上却遇到砠碍。他于二OOO 年十月遭公司开革,由原已退休的夏克特回锅接任.夏克特就指出:我们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执行能力。随着电信业的泡沫破灭,几乎每家业者均无法幸免,不过朗讯却更早就开始走下坡,而且衰退的情形也比竞争对手更严重。在市场技术更新有如因特网一般快速时,麦克金却未能扭转西方电器反应迟缓的官僚化文化。朗讯的组织结构累赘,财务控制系统又不够健全。举例来说,主管拿不到依客户别、产品别或通路别来划分的获利数据,所以在资源配置上便难以制定良好的决策。虽然属下曾要求麦克金改善这种情况,结果却徒劳无功。他也无力导正续效不彰的主管,或是请到如思科(Cisco)与北方电
14、讯(Nortel)等竞争对手那样行事果决的主管。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朗讯一直未能在新产品的开发技术上达成阶段性目标.错过了市场好景乍现的最佳时机。公司投下大笔资金装设思爱普(SAP)的商用软件,透过同一平台将公司各个部分连结起来,可是由于工作流程并未配合修正,结果大部分的投资部白白浪费。朗讯在头两年尚能达成财务目标,这是受惠于客户间掀起前所未见的资本投资热潮。不过,当时的营收泰半来自老式的语音网络交换机(voice-network switch),其成长前景并不能长久持续。而且在这股热潮消退之前,公司在达成麦克金的承诺上,便已有左支右绌之戚。如果领导人对公司有更全面的了解,就不可能会设定如此不切
15、实际的目标。朗讯并未生产当时市场需求最殷切的产品,如指引因特网连结的路由器(route),以及具有宽频与高传输量的光纤设备。虽然贝尔实验室已对这两项产品进行研发与上市的工作,但速度上却缓下济急。朗讯在路由器与光纤设备两项产品上丧失先机,一般认为是策略失当。事实上,它正可显示出执行与策略之间具有多么密不可分的关联。一九九八年,朗讯曾与裘尼佩网络(Jurllper Networks)洽谈收购事宜,但后来却决定自行研发。执行之道首重了解自己的实力,而朗讯当时并没有能力及时推出这项产品。懂得执行之道的人看到公司在一项最为炙手可热的市场上完全缺席时,至少不会做出如此离谱的成长预估。同样地,光学设备方面的
16、策略失当也源自执行不良-不过症结是未能察觉外在环境的变迁。早在一九九七年,朗讯的工程师就吁请高阶主管让他们着手研发光纤产品,但领导阶层惯于听取最大客户的意见-包括朗讯原先的母公司美国电话电报,以及由贝尔衍生出去的公司一而这些大客户对光纤设备并不感兴趣。这正是所谓创新者两难(innovators dilemma)的典型案例-意指在某项成熟科技上拥有最强优势的公司在驾驭新科技上,往往最不成功。其实创新者两难也可以从执行上找到解答,只是一股人未能了解。如果你真懂得执行,也拥有必要的资源,那么除了现在的客户之外,你也该听听未来客户的意见,为他们的需求预做规画。北方电讯当时也由大客户口中听到同样的说辞,但它却看到了正在萌芽的需求,做好因应的准备。再者,朗讯在疯狂扩大营收的做法下,同时往大多方向发展。它增添一大堆无利可图的产品线,同时还收购了一些兴本身业务无法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