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71377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噪声防治措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止噪声污染的具体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投诉日益突显,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降低噪音污染,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等方法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建筑工地管理的环保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咨询专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供大家交流探讨。在正常作业时间内,如何尽量控制降低噪声,尽量避免休息及夜间施工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在施工中,

2、为保证工程质量,基础、屋顶的部位不宜留施工缝,其他部位一般都可以留置施工缝,经过处理后继续施工,不会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为加快工期,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及繁琐的工艺,一般都进行连续施工,尤其容易延长到夜间居民休息的时间,造成扰民问题。施工噪声的产生因素有:施工中各类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工人施工时操作产生的噪声,以及人为产生的生活噪声。施工阶段有:土方阶段、打桩阶段、结构阶段、装修阶段。施工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吊车、井架、震动棒、电锯、钢筋调直机等。土方阶段主要是挖掘机、拉土车。由于交通堵塞、道路限行、行政监管等各方面原因,土方施工都集中在夜间,扰民情况非常严重,白天施工困难,夜间噪声

3、扰民,如何在这里找到一个平衡点,土方施工阶段的夜间施工时间延长两个小时,在符合扬尘防治要求的情况下多设置出入口,施工机械尽量饱满,夜间施工许可至夜间十二时,坚决反对整夜施工,企业可以弥补白天的进展缓慢问题,居民也可以在十二时后保证睡眠时间。基础施工阶段问题比较复杂,有各种不同的基础处理方法。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在城市住宅群聚区,避免采用高噪音工艺,如桩基础上的柴油锤灰土挤密桩,可以用其他工艺替代。在筏板、地下至外墙抗渗砼部位,在连续施工前,按规定要办理夜间施工审批。结构阶段进入正常的施工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和工艺。砖混结构比较简单,单层的混凝土浇筑量少,完全可以避免夜间施工;框架结构施工采用多层

4、板做模板,散装散拼,除非浇筑混凝土外,一般都不需要夜间施工;剪力墙结构较为复杂,基本上都采用大纲模板工艺,小流水段施工方法,建议将楼墙体、顶板分别划分成多个流水段,每次浇筑混凝土量不超过100方,尽量从早上开始,在不超过规定的凌晨六点以前,越早越好,可以缩短夜间的施工时间。大钢模办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完后,为保证模板初凝后顺利拆卸,要及时松动对拉螺杆,施工中,工人为了加快速度,用铁锤等直接撞击,声音很大,建议用螺栓油将其润滑,然后用扳子松动,这样就没有了敲击声。吊装模板时会有吊车的电机声,起吊和落地的碰撞声,为防止扰民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将吊车的易发生碰撞部位进行包裹,起吊和落地时可以轻拿轻放,避

5、免发生扰民的情况,如果发生环保部门将禁止夜间施工并进行处罚。装修阶段完全可以合理安排,避免夜间施工。除控制夜间施工外,施工单位也应注意日常的管理:1、因势利导布局设备,合理安排工艺和作业时间。就近联系混凝土搅拌厂,将噪声大的设备放在离居民楼远的位置,有噪声的工艺安排在白天施工。2、对设备加强维护,降低设备的运行声响。在购买设备时,尽量使用声音小的设备,建设和环保主管部门也应大力推广环保型的设备产品。目前,南方市场开始推广使用塑料模板,轻便简捷,装卸时声音小,也符合循环经济,底碳减排的环保理念,大家可以去考察考察。3、加大宣传和教育,使工人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树立以人为本,以己及人的思想,在施工过程中,轻拿轻放,不大声喧哗,不使用高音通话设备,不鸣笛等。环保部门将结合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情况,制定相应联动的机制,根据噪声扰民情况,投诉次数,监测数据,纳入到排污费征收的计征方法中,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落实改造措施、改善噪声污染现象,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从环保部门的角度对企业的环保力度进行评级,树立企业的环保形象,并向建委、银行、媒体等部门进行通报,限制招投标,构成联动有效的环保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