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规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71155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学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谷外校语文学科教学规范为了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助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制订本规范。(一)教师素养1、学科品质热爱语文,树立并强化热心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思想,增强自己从事母语教学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语文功底,较好的文学修养,能独立钻研和驾驭小学语文教材。3、文化修养博闻博览,养成经常广泛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二)教学准备1、课标教材认真学习课标(大纲),掌握所教年段(级)的具体要求,并了解相邻年段(级)的要求。通读教材

2、,了解全册的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的前后联系。2、熟悉学生渠道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生活、健康、爱好等情况,包括对上期期末检测进行质量分析,掌握全班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有序依据课标、教材和教参,制定出比较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寒暑假期间备好开学第一周的新课。4、资料准备书籍与教学所需的材料(图片、表格、影像、笔记等)必须事先准备,并开发语文教学中的相关资源。5、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每篇课文和每个语文园地的具体要求,并了解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集中。把目标和具体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一课时中,并注意每课时教学前要列出须达到的具体要求。6

3、、教学设计备课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明确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选择设计好练习,恰当安排教学容量、密度;参加集体备课。扩大备课的阅读量,备课时除了钻研课本、教参外,应多阅览其他有关的参考资料。补充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要在凭借教材的基础上拓展教材。注意把每篇课文课后练习作为制定教学要求的重要依据。把课后练习分散在各课时中完成。合理安排课时,防止两头松、中间紧的现象。每课时中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教案形式多样化,可将教材批注、活页教案、制作卡片等综合运用,提倡写教学后记。实行超前一周备课。7、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白板笔、多媒体课件等教具。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

4、室门口,教师一经进入课堂,不得中途出入,做到准时上课,按时下课。8、指导预习认真指导学生预习,预习的重点是朗读教材,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可布置适量的查找资料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上网查寻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预习应根据年段,可以在课外完成,也可以放在课内进行。整理为word格式(三)课堂教学1、识字教学生字的呈现方式多样;字音的教学要抓住重点,并在当堂课中以多种形式巩固;要在字、词、句的联系中理解字义;要求写的字,必须分析字形,生字的书写要示范,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字。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每节课均应安排写字练习。2、阅读教学课始宜为学生创设情境,

5、激发他们的需要和学习语文的动机,而后教授新课。讲读课文一般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进行;讲读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设计好训练的步骤,有意识的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笔;最后布置作业,要注重布置除读写以外的观察、实践、积累方面的作业。要加强读的练习。初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讲读中的读,要以问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理解内容,读懂课文;总结课文时的读,要求学生读得响亮、流利、有感情。要注意语言积累,如好词、好句、成语、歇后语、古诗词和词文片段或全文。3、口语教学选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话题内容学生要熟悉,要感兴趣;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拓交际的话源;要创设交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

6、望;注重多向互动交流,引导正确评价,有效培养学生表达和交际的能力。4、复习教学期末要留有两到三周的复习时间。复习前要拟订好复习计划。要认真上好复习课,复习课目标要集中,宜用“精讲多练”“从概括到具体”的教学思路,对学生一期所学的某方面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注意“插漏补缺”。复习课要精心设计灵活多样,层次分明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复习过程提倡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复习,要将上复习课与做检测题结合进行,要精选习题,避免将复习时间全用来做机械重复的练习题,不搞“题海战术”。5、质疑问难精心设计教学提问,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老师要围绕课文的中心、重点发问,提问要明

7、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要加强对学生答疑的点拨与引导。6、学习方式教学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革学习方式,保证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当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7、板书设计要重视课堂板书,板书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精要完整,能显示教学过程及知识要点。提倡学生参与板书设计。8、课堂管理上课学生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提倡举手发言,允许不举手发言;讨论或做作业时允许学生离开座位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向老师或同学询问;根据需要,可以到阅览室、会议室、教室外上课;提倡学生在课本上批注、作图;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查;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

8、不同的意见,包括向老师提出学习内容及方式等要求。提倡分层性、激励性、建议性、多样性、延时性的课堂评价。整理为word格式 (四)活动及辅导1、语文实践提倡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认真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尽可能多组织学生编小报,适当组织课外语文兴趣小组,如文学社、记者团、诗会等,号召家长尽量为孩子购买图书,努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课后辅导制定培优辅差的计划,提出辅导措施,建立优生、学困生档案,做好跟踪记载。辅导要讲求实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心、耐心、有信心。要注意在夯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学能力。要

9、有重点地及时辅导,解决难点。(五)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每单元教学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单元测试,实现及时反馈。要根据反馈情况,编制矫正练习,指导学生插漏补缺,确保学习质量有效提升。2、终结性评价可分为考查(面试)和考试(笔试)。分项考查:考查的内容是学生平时的积累、朗读、识字量等笔试难以检测的内容(积累可分为新闻摘抄、赏诗一首、名言警句、课内外的好词佳句等);考查的方式:教师直接抽查或由老师监督,学科委员交叉抽查。考查宜采用等级制评分。考查完毕,教师要及时写出考查质量分析。全体笔试:笔试原则只进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属于目标考试。考试的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主要测试学生的语言积累

10、、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组织考试要体现公平、公正、严格的原则,以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成绩的评写可采用百分制,也可使用等级制。考试结束后,要认真填写语文成绩统计表和试卷分析。3、教学总结每期结束,要在考查与考试的基础上,写出自己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专题总结、经验论文、调查报告等)。(六)教研科研1、积极参与学科校本教研活动,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每期至少有一项专题研究的物化成果。2、经常开展教学反思,采取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叙事、教育故事、案例分析等形式,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3、加强同伴互助,采取集体备课、教研沙龙、上课评课等方式开展行动研究

11、,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七)语文课堂教学的规范1、教师教学行为: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合理处理、驾驭教材;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潜能;教学内容体现语文学科教育价值,体现语文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体现语文课堂结构灵活性;教学过程开放设计有度有弹性,充分利用课堂及时资源,合理运用 评价机制,全面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等。2、学生学习行为 :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注意状态等,把握好参与的时机与效率,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主动程度,好奇心和求知欲。多读课文,加强语感,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读课文(包括朗读和默读

12、,提倡引读和各自有目的的读)。整理为word格式3、教师基本功: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教师在朗读和概括归纳等方面要具有示范性,不讲与教学无关的事,提倡“微笑”教学,造就心情舒畅、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语言规范风趣,启迪思维,板书简洁端正,条理清晰,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七)作业布置规范 1.作业内容 (1)不随意使用教辅资料。书面作业力求少而精。课外作业要紧扣学段要求和教材内容做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实践性、情趣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有基本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创造型作业、准备型作业等不同类型。不布置机械抄写、枯燥乏味和题海苦练的作业。要配合教学开展有益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演课

13、本剧等,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2)让课外阅读成为最重要的作业。要让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最重要的作业,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小学1-2年级精选适宜的启蒙读物,采用诵读、讲述和背诵等形式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推荐不同文体的单篇短文、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推荐并配备中、长篇文章及适宜的多体裁文学名著,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习作、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

14、究性阅读,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2作业的形式 作业形式要多样,从作业的时间角度考虑,可以安排即时作业和长时性专题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者角度考虑,可以安排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等不同的作业;从作业兴趣角度分析,可以考虑把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和趣味性、多样化作业相结合等。 3.作业要求规范 一、二年级:写字(一年级前半期拼音、写字一周五次), 写话(一年级后半期开始写、一周一次), 练习册。 三至六年级:作文、周记:作文两周一次共8次;周记一周一次,全期12次; 大字、小字:小字两日一页(每周一、三),大字两日一页(每周二、四); 语文笔记、语文作业:语文笔记每课一次;语文作业每课

15、一次; 日记、读书笔记:日记每周两次、读书笔记每周二次; 每日背默本,练习册。 4.各类作业本规范: (1)拼音本:拼音书写按四线格正确书写,每次作业完后,老师在下一行四线格的右边批阅成绩,并写上批阅日期。成绩的批阅使用ABC标准,优秀用A+表示,良好用A表示,不及格只批阅日期。 (2)田字格:抄生字使用田字格本,每一行写四个字,然后空两格,再组一个词。每完成一次作业要画记分格,记分格画在一行的最后三格,为三个田字格。 (3)方格本:一格写一字,要求学生写字要写在方格中央,不偏不倚,标点符号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并写在方格左下角(若遇行尾有标点符号,就写在行尾方格内)。每次作业要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课题,抄词语竖着抄写三遍。整理为word格式 5.作业指导与讲评规范 (1)作业指导。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书写整洁、独立思考、及时检查、订正错误的习惯。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应有明确要求,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养成少用或尽量不用橡皮的习惯。 (2)作业讲评。作业本有发必收,有收必改。认真做好作业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