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手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71154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石成金的手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点石成金的手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石成金的手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石成金的手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石成金的手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石成金的手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指的故事 这故事似乎与饭店没有多少关系,可是我觉得很不错。有几次给饭店管理人员讲课,讲了这个故事发现效果还可以。主要是这个故事的来源不是饭店行业,讲的人不多。 大概是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吧,蔡元培先生来到美国。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为蔡先生准备了一场欢迎酒会,酒会上大家请蔡先生讲话,于是蔡先生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还有一群小和尚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学艺,是因为老和尚他们的师傅有一样特别的本领:点石成金。 很多年过去了,小和尚们当然并没有学到师傅的看家本领。于是小和尚们准备离开了。临走时,师傅答应他们,离开的时候可以满足他们的一个要求。 许多小和尚都

2、提出了一个同样的要求:让师傅“点”一块“金”给他们带走。好在寺庙门口的石头不少,对师傅来说,这也并非难事。于是小和尚们带着金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唯独有一个小和尚迟迟不肯离去。师傅就问了:“你怎么不带一块金子走呢?” “师傅,您不是说可以满足我们的任何一个要求吗?”小和尚说道,“您能不能把您的手指给我?” 老和尚有没有把他的手指给这位小和尚,这位小和尚最后有没有“修得正果”,我们就不知道了。蔡先生没有说。 故事讲到这里,蔡先生总结道:“诸位到美国来留学,不是来淘金的;我们是来学美国人的那个点石成金的手指,这个手指的名字就叫做方法”。 “方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学习有方法,工作有方法,思维也有方

3、法。管理学是很讲究方法的,而饭店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更加讲究方法。笔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饭店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是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这正如“鼻子就是用来出气的,你凭什么不干活?”(语出马季相声五官争功),总是试图回避问题的管理人员,肯定不是好的管理者。既然要解决问题,就要讲究方法。方法到位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难就难在获得方法的途径,这需要通过艰苦的努力。当年的留美学生如金岳霖、梁思成,后来许多成了大师,为国家的进步作了很大的贡献,看来他们没有忘了蔡先生的谆谆教诲,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那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我”到哪儿去了看

4、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的故事。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上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地一样是包袱,他和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工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

5、点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懈怠,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的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的身上,连夜逃走了。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

6、尚也在呢!前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哪儿去了呢?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我们的自我还在时,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有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利,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着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痴迷不悟,最后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