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770883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能提取主要信息,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2结合句子,体会“压、垂”等词运用的巧妙,并练习运用。课时重点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课时难点感悟“压、垂、挂”等动词的巧妙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2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师板书)3. 师范读,提出要求:认真听老师朗读,按雷雨前中后分段4. 指名回答自然段划分二、了解雷雨前的景象1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注意不动唇、不出声,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师生交流: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对照课文用自己的

2、话说一说。(板书相关景物)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朗读句子。(1)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2)体会“压”的运用之妙。学生演示“压”的动作。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3)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提问:这里的“垂下来”是什么意思?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提问: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引导学生对比理解:在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这几个词语。(出示稻谷、苹果树、落叶、兔子图片和句子)读句子,看图想一想,和同桌交流哪些用“垂”,哪些用“落”“掉”。金黄的稻谷( )下头。 苹果从

3、树上( )下来。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准确,用得好。联系语境,体会蜘蛛笔直地降落,急切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样,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4理解并积累“越来越”。(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2)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3)出示图片及播放雷声,拓展:雷雨天不要躲在大树下5男生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三、理解感受雷雨中的景象1过渡:雷雨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呢?自由读一读,勾画出相关的词语。学生边读文边圈画。(树、房子、雷声、雨)2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3汇报交流。(1)“

4、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指导拟声词(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树和房子越来越都看不清了)(3)“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雷声越来越小,雨声也越来越小)“渐渐地”是什么意思?(指名读这句话)4 雷雨下得这么急,这么猛,你们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吗?(播放课件)5 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四、 理解感受雷雨后的景象 1同桌交流读第七、八自然段,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和同桌说一说你想象的画面。引导:这些雨后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清新、愉快)3、 和老师一起去看看雨后的

5、景象(出示图文)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引导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什么感受? (一条彩带、一座彩桥) (2)“蜘蛛又坐在网上。” a.引导: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引导与雷雨前这只蜘蛛“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现了这只蜘蛛此时的悠闲自在,指导读出蜘蛛此时的心情。(3)青蛙会说些什么(生自由答) 4带着自己的感受,女生齐读七八自然段 五、回归整体,朗读全文。1 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完成对比图2跟着视频朗读全文。六、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得这么细致?2是呀,作者经过了非常仔细地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么美,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这样,你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发现!3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外留心观察天气变化,模仿雷雨,写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