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结构.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708042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工艺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铸造工艺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铸造工艺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铸造工艺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工艺结构.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铸造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在铸造造型时,为了便于把模型从砂型中取出,通常在铸件沿拔模方向的内、外壁上均制有约 1:20的斜度,叫拔模斜度,如图9b所示。拔模斜度通常较小,木模常为 l3;金属模为0.52。所以拔模斜度一般不画出,但不标注,如图9a所示。 图9 铸造件上的拔模斜度(2铸造圆角 在浇铸铸件时,为了避免在铁水冷却时产生裂纹,同时也为了防止在取模时损坏砂型,在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均以圆角过渡,这种圆角就叫铸造圆角,如图10所示。在零件图上,铸造圆角必须画出。铸造圆角的半径应与铸件的壁厚相适应,其半径值一般取为35毫米。铸造圆角也可在技术要求中作统一说明。 在相交两平面中,任问一个表面加工

2、后;圆角就被切去,此时该处就应画成尖角,如图10所示。 (3)铸件壁厚为了保证铸件的制造质量,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应保持均匀一致,特别要避免突然改变 壁厚和局部肥大的现象。这样可以防止铸件在浇铸时,由于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而在 壁较厚外形成缩孔,或在较厚壁与较薄壁的交界处产生裂纹,如图11所示。 (4)、过渡线 由于铸造工艺上的要求,铸件两表面相交处存在铸造圆角。这时零件表面的交线就不明显;但为了增强图形的直观性,在相交处仍然要画出原有的交线;称为过渡线。过渡线的画法与原有相贯线或截交线的画法相同。但由于存在有铸造圆角,因此交线的两端不再与零件的轮廓线相接触、如图12所示,为内圆柱相交时,内、外表面上过渡线的画法。具体画图时,首先应按没有圆角的情况画出相贯钱,然后再在轮廓线处画出小圆角。 图13所示,为零件上常见的圆柱和肋板相交,且相交处有圆角过渡时的画法。很明显,过渡线的形状与肋板和圆柱是相交还是相切,以及肋板本身的断面形状有关。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