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770782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大苗呼吸系统笔记(最新整理).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慢支:1、 引起慢支的最主要原因是:吸烟;引起慢支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感染。2、 慢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慢支感染球流感)。3、 慢支病人咳粘稠痰的原因是:杯状细胞增多。4、 慢支病人咳黄色浓痰的原因是:纤毛功能下降。5、 慢支的病人容易咳痰的病理基础是:粘液腺增生肥大。6、 慢支病理生理: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一大一低即闭合容积大,肺动态顺应性降低。7、 慢支病人支气管病理变化:(整多花喂养)支气管腺体的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粘膜的鳞化上皮化生支气管软骨发生萎缩支气管炎症细胞的侵润。8、 慢支诊断: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3M三妹),连续两年以上。

2、2、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引起COPD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支。2、COPD发展到肺气肿的发病机制:宰相荣毅仁,狭窄、塌陷、融合、异常。支气管管腔狭窄支气管骨架塌陷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抗胰蛋白酶异常。3、COPD最大的气流特点: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做题方法介绍:确诊:病理活检镜。4、COPD发展到肺气肿的诊断依据:桶状胸双肺透亮度增加RV/TLC(残气量/肺总量)40。RV/TLC不能诊断COPD。5、COPD分型:a型:气肿型(红喘型)杨大爷(老年人)爱(a)穿红(红喘)衣服,不穿紫衣服(无紫绀)。心功能正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正常)。 b型:支气管炎性(紫肿型)6、COPD诊断:FE

3、V1/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70,正常FEV1/FVC为80。COPD胸片无特异性。7、COPD并发症:突发:自发性气胸慢性肺心病。3、肺动脉高压IPH1、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继发原因是:COPD。2、COPD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痉挛。3、IPH的诊断标准:静息mPAP25mmHg,或运动mPAP30mmHg(静25动3)4、IPH治疗:血管舒张药:钙拮抗剂、前列腺素、NO吸入。肺源性心脏病1、 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COPD2、 肺动脉高压发展到肺心病机制:最主要因素:功能因素:缺氧(可以治疗缓解)和CO2的潴留,;机械解剖因素:血管炎、血管重建;血

4、容量增多和血粘稠度增加。3、 肺心病临床表现:心、肺功能代偿期:剑突下见明显心脏搏动(反映右心室肥大);P2亢进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反映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肺、心功能失代偿的体征:(两个脖子一个腿)全身瘀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特异)、下肢水肿)。4、 肺心病首选治疗方法:控制感染,如抗感染无效才用利尿、强心。5、 肺心病并发症:肺性脑病: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检查:首选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肺心病病人:呼酸+代酸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6、 实验室检查:X线:首选检查,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右心室增大

5、症:向左扩大,心尖上翘。7、 ECG: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P波高耸呈尖峰型(肺型P波高而尖,钟向转位轴右偏)。 支气管扩张1、支扩3大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咯血(支扩的特征性表现)。 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二狭,但支扩为反复咯血。2、发病原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最常见感染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3、发病诱因:婴幼儿期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1-抗胰蛋白酶缺乏。4、支扩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勾肩搭背)。5、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无咳嗽咳痰等症状,病变好发于引流好的上叶支气管。6、支扩体征:背部固定而持久的湿罗音,杵状指。7、

6、支扩辅查:(1)胸片首选:支气管柱状扩张=轨道征,支气管囊状扩张=卷发征,确诊:HRCT。8、控制感染,引流排痰,引流体位为病变肺部取高位即健侧卧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美2到4小时引流一次,每次15到30分钟。肺血栓栓塞症1、 肺血栓栓塞PTE危险因素:1原发性危险因素(诱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长期卧床易发DVT;继发性危险因素: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年龄为继发性因素的独立因素。2、 临床表现:PTE的症状和体征: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循环系统体征: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第二心音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DVT(下肢深静脉血

7、栓)的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增粗、色素沉着。 三联征DVP=PTE。3、 辅查:临床上最常用诊断PTE的是CTPA(CT肺动脉造影)。4、 确诊PTE:肺动脉造影(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银标准)。5、 治疗:溶栓:时间窗一般定为14天内,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为颅内出血。肺源性心脏病1、 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COPD2、 肺动脉高压发展到肺心病机制:最主要因素:功能因素:缺氧(可以治疗缓解)和CO2的潴留,;机械解剖因素:血管炎、血管重建;血容量增多和血粘稠度增加。3、 肺心病临床表现:心、肺功能代偿期:剑突下见明显心脏搏动(反映右心室肥大);P2亢进肺动脉

8、瓣第二心音亢进(反映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肺、心功能失代偿的体征:(两个脖子一个腿)全身瘀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特异)、下肢水肿)。4、 肺心病首选治疗方法:控制感染,如抗感染无效才用利尿、强心。5、 肺心病并发症:肺性脑病: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检查:首选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肺心病病人:呼酸+代酸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6、 实验室检查:X线:首选检查,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右心室增大症:向左扩大,心尖上翘。 ECG: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P波高耸呈尖峰型(肺型P波高而尖,钟向转位轴右偏

9、)。 7、 特发性肺纤维化(ITF)职业史药物毒性有关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RV明显减少,FEV1/FVC正常HRCT:磨玻璃影。支气管哮喘1、 支气管哮喘(本质)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2、 支气管哮喘特点:清晨夜间发作加剧,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3、 发病机制:发病原因:(1)免疫-炎症机制:有关的受体:IgE。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2)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3)神经机制:副交感(迷走)神经兴奋有关。4、 临床表现:完全可逆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没有呼吸困难。5、 体征:最典型:哮鸣音、寂静胸(提示病情危重);寂静胸、奇脉胸腹反

10、常运动都提示病情危重。6、 实验室检查:支气管哮喘做痰液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功能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服用B2受体激动剂后较药用前FEV1增加12,为舒张试验阳性。即有病到没病做舒张试验,FEV1增加12,阳性;(2)支气管激发试验:服用乙酰甲胆碱后FEV1下降20,为激发试验阳性。即没病到有病做激发试验,FEV1下降20,阳性。7、 血气分析:分两类(1)急性发作(跑步):氧分压降低,呼吸加快,二氧化碳下降,导致呼碱。(2)严重哮喘:呼气性呼吸困难,二氧化碳滞留,导致呼酸,氧分压降低,合并代酸。8、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用药鉴别:可同时用于两种疾病的药:氨茶碱。只能用于支气管

11、哮喘的药:肾上腺素(或异丙肾)。只能用于心源性哮喘的药:吗啡。9、 急性发作期的分度:临床特点轻度中度重度危重1.脉率(次/分)120慢或不规则2.奇脉无可有常有无3.精神状态可有烦躁,尚安静时有烦躁常有烦躁嗜睡,意识模糊4.PO2(吸空气)正常60mmHg60mmHg10、 支气管哮喘可并发:自发性气胸(最常见)。11、 治疗:脱离致敏原;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首选的药物是短效B2受体激动剂;支气管哮喘治疗最为有效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支气管哮喘治疗最重要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布地奈德;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药物色甘酸钠12、 B2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12、。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作用机制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舒张支气管。茶碱类药作用机制: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1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原则:能吸入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轻度-间断吸入糖皮质激素。不能控制口服2-受体中度-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口服获知静滴2-受体,必要时静滴。可口服长效糖皮质激素。重度-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持续吸入2-受体。仍无效用机械辅助通气(呼吸机)。支气管扩张1、支扩3大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咯血(支扩的特征性表现)。 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二狭,但支扩为反复咯血。2、发病原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阻塞,最常见感染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13、。3、发病诱因:婴幼儿期有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1-抗胰蛋白酶缺乏。4、支扩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勾肩搭背)。5、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无咳嗽咳痰等症状,病变好发于引流好的上叶支气管。6、支扩体征:背部固定而持久的湿罗音,杵状指。7、支扩辅查:(1)胸片首选:支气管柱状扩张=轨道征,支气管囊状扩张=卷发征,确诊:HRCT。8、控制感染,引流排痰,引流体位为病变肺部取高位即健侧卧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每2到4小时引流一次,每次15到30分钟。肺炎概述1.解剖分类:(1)大叶性肺炎:肺实质炎症,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也叫肺炎球菌肺炎。(2)小叶性肺炎: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

14、球菌等,也叫葡萄球菌肺炎。(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包括: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等。2.按病因分类(6类):1)细菌性。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逐渐增加。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没有细胞壁,不能用B内酰胺类,主要用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 (非典病原无胞壁,B无用靠两环)。3.患病环境分类:(1)院外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G+多见,常见的有肺炎球菌; 在院外(院外获得性肺炎)踢足球(肺炎球菌)(2)院内获得性肺炎:G-杆菌最常见,包括:绿脓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属等一个老伯(克雷白杆菌),在院子里钟绿色(绿脓杆菌)蔬菜。老伯是板砖(砖

15、红色胶冻样痰)的. A.无感染因素:以球流感为代表 。无感球流感B.有感染高危因素:有感金铜杆(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二、几种常见的肺炎肺炎球菌肺炎(大叶性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小叶性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人群青壮年小孩或年老体弱者老年,营养不良,COPD及全身衰竭者儿童,肺间质性肺炎致病菌肺炎链球菌(G+球菌);其致病力是由于多糖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肺组织坏死和空洞,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改变。不会引起支气管炎。金葡菌(G+球菌);感染途径包括呼吸道吸入和经血循环抵达肺部两种“脓”字想到金葡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支原体临床表现诱因:淋雨,受凉,疲劳,醉酒后咳嗽,咳痰(铁锈色);呈急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