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70422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认识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熟悉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熟悉线段。 2、通过观看、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看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把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操作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具预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2、。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看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示小朋友相互帮助,留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一样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争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

3、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许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熟悉厘米 探究一:熟悉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沟通发觉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日要熟悉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究竟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长,从

4、2到3也是1cm长? 引导学生观看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假如学生问到1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再学习) 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学生找身边长度大约是1cm的物体。小组沟通后全班汇报:食指的宽大约是是1cm。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1cm。订书钉的宽大约是1cm(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cm,之后汇报,投影反应)。请孩子们再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1cm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出1cm的长度) 探究二:量一量蜡笔的长度。刚刚我们熟悉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尺子

5、上找一找。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cm大约有多长。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8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cm长? 思索: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觉?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下面回到刚刚测量蜡笔的长度。先把蜡笔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从而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三、熟悉米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情愿来量一量?(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刚的测

6、量,有什么感觉?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熟悉米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究新知 1、熟悉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米尺,看一看,比一比,你有哪些发觉?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觉在小组内沟通,再在全班沟通。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有5支铅笔长;1米到我的胸口;课

7、桌大约长1米?)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拟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单位。 2、教学例。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沟通。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各小组沟通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

8、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黑板的长约4米,宽约1米。 3、试一试。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便猜。 教师:要想精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用尺子量一量。 教师:请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在小组内思索,在测量时,要留意些什么? (1)卷尺量。测量时肯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拟精确。 (2)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留意每次都要对齐0刻度。 (3)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展测量。 学生分组进展实际测量,再沟通测量结果。 教师:虽然大

9、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觉教室的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米。 四、稳固练习,实践运用 1、推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cm。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4)黑板宽约3cm。 2、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展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3、教学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相互量一量身高。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留意些什么? (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展测量。 (2)请被

10、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号,再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3)测量时被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度算起。学生分组进展测量,教师参加。 教师:通过刚刚的测量,你们发觉了什么? 答复: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多少厘米?量出一庹大约长1米几厘米? 4、教学课堂活动。 量一量一本书有多长,估一估几本书的长时1米。 五、总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回家后,量一量你喜爱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毕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或米作单位的? 六、课堂小结 教师:今日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篇二】

11、小学二年级米和厘米的熟悉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1-5 学习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熟悉厘米和米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一厘米和一米的直观表象。 教学方法:双分治理,五步教学 教具预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提醒目标 1、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熟悉厘米和米”,板书课题。) 2、课题质疑(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3、提醒学习目标(齐读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到达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指导(教师依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学指导) 仔细看课本第2-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

12、,重点看图片文字局部,用6分钟时间完成下面问题: 哪些物体第长度大约是1厘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自学。自学竞赛开头,比谁看书仔细,自学效果好! 3、自学效果检测 (1)用1-2分钟小组争论沟通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展现,完成例题。 (3)做一做:(课本上的做一做,至少让两名学困生演板,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 三、合作提升 1、更正:(指名上台更正。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争论:(对演板的易错点,要组织学生的进展争辩。) 预设:测量物体

13、时物体对准直尺第左端? 3、评改:评议正确率、书写状况。同桌对改、调查学情。 4、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学学问的规律或者是做题方法。) A、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和米就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B、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它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C、1米=100厘米 5、质疑再探:(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进展质疑;并让其他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预设: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 四、当堂检测 1、根底训练 A、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B、哪个单位对,在()里画“” (1)黄瓜的长15米()15厘米() (2)房门的高2米()2厘米() (3)钥匙的长5米()5厘米() (4)旗杆的高8米()8厘米() C、3米=()厘米1米-40厘米=()厘米 48厘米-8厘米=()厘米40厘米+60厘米=()米 2、运用拓展 小马身高约1() 蜜蜂身长约2() 铅笔长约20() 字典厚约5() 3、学生自编题 预设:门高约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