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7703695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新盛小学 龙纯琳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参加获得知识而不变成知识的贮藏库,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思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要注意挖掘教材,激发思维。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装的学习兴趣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大于号、小于号”时,让学生思考:76与78”,“7”为什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讨论得出:7跟4比,7比4大;7跟8比,7比8小。因为比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非常差,虽然

2、在学前教育中,已会数数,认数字,但是有不少人对数的实际含义、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组成等并不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建立数的概念,并在数的数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逻辑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表达思维的外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产用语言材料巩固思维活动的成果,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培养说话的条理性。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时,就要注意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认数开始,通过看图、摆学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图意用语言完整地表

3、达出来。如教材通过摆小圆片说明9的组成知识。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并思考:看到每组还能想到什么?这样学生把每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从而得出抽象的数9。再通过小象图,把9只小象图圈起来,给第九只小象涂上颜色。只有从观察实物、图解,才能抽象出数字来,如果离开那些具体的情景,儿童就不能一下子抽象地理解9可以本成8和14的意义。为了增强训练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三不批评:(1)说不对的批评,让学生坐下来想一想,听别人说;(2)说不完整的批评,让别的同学补充;(3)说得不通顺的不批评,老师引导,同学帮助。 三、灵活引导解题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

4、要途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确定解题思路的重要依据,刚入学的儿童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识字也不多,有些词语又难以理解,对应用题的基础知识还一无所有,因此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根据处段的要求,昆密联系加、减法意义。值得提出,表格式应用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结构的关键,也是思路教学孕伏及形成的过渡阶段。通过分析和解题,使学生知道第一、二两格是告诉我们的“条件”,第三格是要我们求的“问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了一道应用题。通过教学和训练,引导学生往条件上想: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通过解题不仅要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讲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完整说出解题过程。从分析应用题的条件与问

5、题开始,到确定解答方法的根据,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其解题思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发展。 四、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往往要借助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及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来实现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延缓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只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结合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可以进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的。 在计算中也应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如教学129时,学生会用“想加法做减法”,因为9 3=12,所以123=9后,再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因为1210=2,2 1=3;因为109=1,1

6、2=3,所以129=3,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发散式地思考问题,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解法,找出最简单的解法。 五、要注意学具的操作的思维训练。 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一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都是在动作中思维,保留有直观动作思维的特点。而学具就是为思维活动提供了具体材料,通过直观演示和学具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能弥补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缺陷,有助于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算理算法。操作学具的过程一学生的思维过程也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只有有序地操作,才能形成有序的思维。如上题“9- 3=12”教学时,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维的程序是:(1)9加几凑成10;(2)要把3分成几和几;(3)9加1得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的操作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生装的外部的学具操作与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贯通起来。思维是动作的内化,能加深理解抽象知识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学时,应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