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769826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古诗两首--《雪》《江雪》.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古诗两首-雪江雪 文章来源m 20、古诗两首-雪江雪 教材简析:古诗雪节选了4句,作者尤袤抓住子夜雪的两个特点,将夜雪景色描写得生动逼真,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江雪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心志,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设计理念: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是第1学段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诗中的画

2、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3、认识7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学会雨字头、穴字头。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书写11个生字。3、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每当冬季来临,我们就会经常看到雪花那轻盈的身影,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有月光的映照下,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南宋诗人尤袤是怎样赞颂这雪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实处

3、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指导朗读,感知诗意。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诗,可以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2、同桌互相读,听一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3、指名读。4、这首诗,怎样读才能把它读得更美呢?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啊?(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重音。)5、请你像老师这样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自由练读,读中体会。)6、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1、这么美的诗句,你知道每句诗的意思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互相说说对诗句的理解。2、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整体感知全诗内容。对学生理解困难的词语重点指导。3、由文入画,提升理解。学生观察插图,理解全诗,图

4、文结合,同桌合作交流,理解全诗内容。四、感悟诗境。1、作者尤袤就是用这样朴实的语言,自然真实地将一幅夜雪图展现在我们眼前。看到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2、配乐反复吟诵,体会诗境。五、识字与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字词读音是否准确。2、合作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雪、窗、照”3个字。3、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宋诗人尤袤笔下的夜中雪景,然而,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唐代诗人柳宗元主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第2首江雪。二、初读感知,想象画面。1、听老师配乐朗读,结合插图在脑海中想象出

5、诗中所描绘的画面。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象画面。3、指名朗读。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进入情境,自主学习。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2、学生交流。(1)说。配乐,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诗句描绘的景象: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6、(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谁还有什么补充的?(指导对“蓑笠翁”的理解。他身上穿着的是蓑;头上戴着的是笠;整个词的意思就是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翁。)与第1首雪对比,此时两位作者的心情感受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自由练习、指名、齐读)。(2)画。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3)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师指导朗读停顿、节奏、韵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练读。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背诵。四、识字与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字词读音是否准确。2、合作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惊、独、钓”3个字,特点:左窄右宽。3、学生按照田字格练习书写汉字。文章来源m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