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768625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关键词新工科培养体系创新创业1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新工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教育部将新工科归纳为“五个新,即项目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开展的新体系。当然,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传统产业都是老工科,新兴产业都是新工科。也有的学者从高校和社会方面理解,对于高校来说,要开展一批面向未来布局的新兴工科专业,对于社会来说,要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所谓“新工科,是对工科教育整体的改革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些传统产业方向对应的工科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另一方面,人工

2、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迅速开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为应对新形势下新经济的开展,和从为国家未来开展储藏更多人才的角度来说,“新工科建设成为了一个必然选择。根据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和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建设实现“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开展。2研究意义“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究对学生的培养和未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创新创

3、业为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工程中,为以后就业奠定根底。学生在参与工程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专业知识转换为应用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创业素质也得到极大地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开拓并开展与社会接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道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学的方式办法以及管理和评估制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更大范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意义。3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建立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二是激励学生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防止眼高手

4、低;三是学生通过实训实践基地的具体工程实施,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气氛。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赢。企业能够节省本钱,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能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教师可以积累工程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积累了工程经验和职业素养,为就业增加了砝码。同时企业可以把节省的本钱投入到学校中,用来研发工程和教师培训等方面,不但实现共赢还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3研究内容和实施计划本文以创新创业为核心,改变以往单一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根底+专业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注重通识教育和夯实学科根底的根底上,增加综合

5、性跨学科课程,激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专业培养方面,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专业培养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3.1研究内容3.1.1构建两大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学生创新创业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科研为牵引,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创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两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3.1.2构建“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块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教学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块,通过三个实践模块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3.

6、1.3教学实践模块的建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参加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竞争力。3.2实施计划1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工程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竟争路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一个或多个工程贯通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训等各个实践环节并将其有效地配合和衔接起来,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2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个目标下,对整体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按能力-层次划分来构建“分层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3基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理念和“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个环节,将学院教学体系划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于一种能力的培养,采用工程分3级设计和实施的策略,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等各个实践环节,通过合理配置,循序渐进地安顿教学内容,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4结论本文建立了以新工科为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根底。参考文献【1】阚凤云,陈彬.新工科,一场项目教育新革命.中国科学报,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