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67811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股利政策研究吴苗苗(兰州商学院 会计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陆续披露,“高送转”和“高增长”两高特征使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媒体的焦点,一时广大投资者纷纷把目光转向创业板市场。时至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大幅跳水,连累主板市场股价和上证、深证指数暴跌。创业板的神话破灭,广大投资者才认清“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幕后用意,可是为时已晚。关键词:“高送转” 创业板 股利政策伴随着2009年年报的陆续披露,2010年早春时节,创业板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各大媒体、报刊的“明星”,“高送转”和“高成长”

2、两高特征成为聚焦点。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多数实行每10股转送10股以上的高送股政策,一时市场上出现热炒“高送转”题材股的现象。时至2011年春天,“高送转”最终几人欢喜、几人忧呢?神话破灭,创业板股价集体跳水,拖累主板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当大多数小散户们损失达到20%以上时,才开始认清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高送转”的股利政策的真实用意,可已经悔已。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送转”的股利分配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即将进入股市的广大的小散户们在经后的股票投资时提供一些指导意见。一、创业板市场的创立历程创业板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其主要用意是为规模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的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

3、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而这些中小企业多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发展的好坏将影响整个细分行业的发展前途。因此,建立创业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补充主板市场的不足,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迟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还不完善。全球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创业板市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一)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介绍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国家。1971年创建的纳斯达克市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它支持全球中小企业融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为各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提供经验。1995年,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AT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其入市标准宽松

4、,由伦敦证券交易所而非上市监管局监管,监管环境灵活。1997年,德国的新市场创立。在2000年后,德国新市场指数持续走低,大量公司的信息披露造假,创业板公司股价暴跌,新市场被迫于2003年6月关闭,所剩企业被纳入主板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的韩国、日本和香港纷纷创立创业板市场。韩国科斯达克市场得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放松了企业入市标准,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交易活跃,发展态势好。而在香港和日本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问题,香港的创业板市场流动性不足,日本佳斯达克最后不得不关门。(二)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立历程1999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

5、技企业板块”。 2000年4月周小川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尽快成立二板市场。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历经十年的艰辛筹备,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板。二、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概述股利政策从广义的角度上说包括:确定股利宣布日、股利发放比例和发放时的资金来源等问题。狭义的股利政策就是研究股份制公司普通股股东收益与留存收益的比例关系问题。目前,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只能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这两种股利分配形式。但在实践中,上市公司还采用了

6、配股、股票分割和回购等多种方式。其中,现金股利是股利发放中最常见的方式,也称为现金红利。股票股利指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向股东分派股利,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将股票一般是以高于当日市场交易价购回。股票分割是指在不增加股东权益的基础上,将一只大股分割为几只小股,便于高股价的股票流通。三、“高送转”现象出现的因果分析(一)“高送转”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1. 创业板市场中聚集了国内众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股民和投资机构对这类企业抱有较高的期待,认为在经后企业会有较高的业绩增长,因此,在其新股认购时企业实行高价和高市盈率定位。2.创业板上市公司希望通过“高送转”的股利

7、政策来降低高价股的每股价格,促进股票流通,能够较为容易的募集到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高股价带来的高风险。3. 2009年上市的创业板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到了大量资金,为企业的经营解决了资金上的障碍,因此经营业绩有着大幅度提升,这也为2010年公司实行“高送转”股利政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4. 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行“高送转”,往往都是因为企业近期有着规模扩张的计划。通过“高送转”来摊薄高增长下的每股收益,实现公司的股本扩张,为企业新项目的兴建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带动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张。5.政府监管不力和不及时造就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规模的实行“高送转”股利政策。在为数不多几家上市企业实行“高送转”

8、股利政策时,政府没有意识“高送转”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在众多企业都跟风时,政府才认识到其危害性,才开始制定规章制度来制止其延续,可是为时已晚,广大股民已经深陷其中。(二)“高送转”现象的影响1.“高送转”花好一时,由于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没有较好的成长性的基本面和稳定的业绩增长来支撑,这些“高送转”公司的股价在2011年的春天遭遇了冰雹,股价直线下降,市盈率也从50、60倍回归到了20、30倍。而曾经在高股价时就进入股市的散户们此时更是如履薄冰。2.题材炒作,机构获利。很多投机机构借着“高送转”的明星效应,加大炒作力度,并且在2009年年底的时候在股票高价位的时候就纷纷离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而散

9、户们则死死被套牢。四、“高送转”的启示(一)首先,中小投资者经过这一轮的股价暴跌的洗礼,在经后的投资实践中应该清晰头脑,对上市公司公布的任何信息要采取批评接受的态度。投资股票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一个企业经过多方面分析之后再进行投资,不可盲目跟风。(二)其次,监管层应该加大管控力度,对企业的一些不当做法要扼杀在摇篮里,不能在其带来大面积负面影响之后再采取行动,为时已晚。没有较好业绩作为支撑的“高送转”企业和借题材炒作的机构,政府和证券交易所对这类企业和机构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可是收效甚微。监管层要制定更为规范的制度来约束这类企业和机构的行为。例如,在公司法中规定不同行业企业或者不同成长期的企业的

10、留存收益与普通股股东支付比例关系,以及在企业留存收益达到一定程度实施现金股利分配。而在一些企业违规情节十分严重或者企业业绩十分糟糕的情况下,应该给予其退市。(三)最后,对于一些没有较好业绩的企业实行“高送转”的股利政策,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容易成为机构的玩偶,遭到机构的抛售打压。“高送转”在不实行现金股利分配时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对企业的经营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时,还容易造成企业治理结构失调和企业高层管理者短视行为。因此,建议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应该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量身定制股利分配方式,不要随大流。(四)政府应该加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吸

11、收失败的教训。在放低公司的入市标准上不断取得突破,同时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让更多的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进入创业板市场。而在市场进行交易时不干预,让企业自由交易。市场才是检验企业的验金石。参考文献:许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研究综述J.财会研究,2010(1):56-58.王会芳.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1(3):74-77.刘大进.创业板上市公司“高送转”动机与效应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1(1):36-40.王国伟.浅析我国创业板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J.特区经济,2011(3):108-109.王燕.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监督J.商品与质量,2010(3):31.王萍.有关创业板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探讨J.集体经济财税金融,2009(9):11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