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767663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 论文摘要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德育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讲文明懂礼貌不仅仅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人们其本身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坚固的礼仪基础,让他们树立起讲文明懂礼貌的意识,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无数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而且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幼儿园应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2、有利于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作者:杨凤明 教龄:12年 职务:教师 地址:江苏省姜堰市大伦中心园 邮编:225504电话:15261026449 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幼儿心中开放 姜堰市大伦中心幼儿园 杨凤明 孔子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礼是什么?礼是社会和谐的美,是行为健康的标志,礼体现了人的言谈举止的高雅、得体。讲礼即讲行为健康,应该从生活行为和习惯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文明礼仪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为此,我们根据幼儿思维特点,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幼儿在衣、食、住、行、与人交

3、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一、 日常生活进行随机教育,渗透文明礼仪。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和交际的社会规则。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从一个人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思想素质、文化水平等。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幼儿在幼儿园有相当长的活动学习时间,从幼儿来园至离园都可以闪烁着礼

4、仪之光,体现幼儿良好的素养。早晨来园时可要求幼儿向教师问好,向家长道别;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友好相处;在课间休息时,对与幼儿之间产生的碰撞和矛盾可以让幼儿自由协商,但要注意礼貌,教育幼儿要大方,乐意原谅他人,就如古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斤斤计较;在离园时向老师道别,伙伴道别等等。除了这些语言灌输理论性的教育外,要适当用一些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师就要做有心人,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如:在幼儿入园、离园时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在游戏时进行同伴友好相处的教育;在散步、参观、春游时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等。同时还要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如:在午睡起床后中班、大班幼儿要学会

5、自己整理床铺,小班幼儿自己学会穿衣服、鞋子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爱心行为,如当看到有的幼儿主动扶起跌倒的小朋友,帮助同伴卷衣袖、系鞋带等行为时,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教育其他的小朋友向他们学习,使孩子的爱心行为得以弘扬。另外要将礼仪教育贯穿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礼仪培训,是礼仪教育实施的手段之一,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的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如:在手工活动中,会有幼儿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就此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要和别人说“请”“谢谢”“对不起”这样不但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而且还懂得了一些礼仪知识,正可谓两全其美。如:在

6、洗手过程中,让幼儿知道洗手的正确方法,懂得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时不能拥挤要排队,以及节约用水等。在语言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喜欢听故事,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角色。如:在为小朋友过生日这一活动中,教师先创设好相应的做客情景,引导幼儿学习进门前先敲门,客人来了说:“你好!请进。”双手递物、接物,离开时说“再见”等。幼儿通过情景性地学习和模仿,主动和老师同伴们打招呼的现象越来越多,渐渐的也带动了家长们主动和老师问候。二、 区角活动运用游戏特点,体验文明礼仪。玩是孩子天性,游戏是孩子基本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文

7、明礼仪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文明行为。例如在“运动区”,孩子们你争我抢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儿玩的兴头,要求幼儿“请排队”,不小心碰到他人时说“对不起”、“没关系”;玩跷跷板或木马时,让幼儿学会等待,别人玩着时,自己想玩就要说“请给我玩一下”、“谢谢”;在活动中有人摔倒,要及时把他扶起来。如:在角色游戏“妈妈生病了”的活动中,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和幼儿一起游戏,引导幼儿学会照顾妈妈,并从中感受快乐;在“天天超市”、“美美理发店”中引导幼儿对客人主动问好,热情接待;在“我是礼仪小主人”中师幼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迎客之道“请进,请坐,请喝茶,欢迎下次再来”;在

8、“礼仪小故事”区域中为了让孩子们形成了浓浓的日常礼仪小氛围,教师要定期更换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如经典故事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等,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感受角色榜样的引领;在科学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勇于探索的教育;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正确对待输赢,养成诚实勇敢的品质。让幼儿在这模拟的小社会中学会与人进行有礼貌的交往。使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谈。因此,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中重要的活动环节,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学会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礼仪用语,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谦虚恭敬、相互谅解的道理。三、 主题活动利用“爱心”素材,感受文明礼仪。幼儿园教材中

9、有许多关于“爱心”的教育内容,可充分利用在主题活动中。如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培养幼儿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我们将“我爱爸妈”、“亲子运动会”、“制作三八礼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织半日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中我们两组轮流进行,有“爸爸、妈妈夸宝宝”和“宝宝夸爸爸、妈妈”的活动,让家长通过“夸夸我的好宝宝”来正确评价孩子并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幼儿通过“夸夸我的好爸爸、好妈妈”,知道爸爸、妈妈是非常的优秀,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引导家长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孩子的情感表达。在亲子运动会中让幼儿体验与父母共同活动的快乐。通过主题活动与幼儿适应能力发展

10、的相互渗透,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情景表演,让孩子在自己喜闻乐见的环境里,得到礼仪教育。童谣韵律明快、生动、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于孩子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如:小班的儿歌: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中班的儿歌: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儿歌: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四、传统节日通过感恩教育,倡导文明礼仪。一年中有

11、许多的节日,可充分结合一年中的各个节日,开展一些适合幼儿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融在自然、社会环境里,如果只把孩子限定在幼儿园内,他们对节日的理解会受到限制。我们在节日中带领孩子走进社会,感受节日氛围,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节日文化,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是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蚕豆,让孩子用自己的小手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快乐!看着自己剥好的蚕豆,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劳动过后的喜悦和自豪,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强烈意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了解到了五

12、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感受到了辛勤劳动者的光荣!激起幼儿尊重父母劳动的情感。在庆祝国际三八节中,老师在课堂上对幼儿进行节日爱妈妈的教育,并教会幼儿简单的手工制作本领。从教育的手段看,我们从礼貌(招呼)、分享(礼物)、独立性(完成做花)、尊敬长辈(给妈妈送花)、行为习惯(整理废物)、大胆表演等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培养,使每个孩子在社区家庭这个空间中,来自然地展现个性,学会用语言交往的技能,陶冶良好的情感。在“父亲节”“母亲节”时,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自己应该怎样爱这些人,以激发幼儿关爱父母的情感。重阳节到来时,请小朋友将爷爷奶奶请到幼儿园,和老人

13、们一起开联欢会,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把自己准备的贺卡、图画等礼物一一送给了爷爷奶奶,还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培养幼儿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在开展的“给父母送贺卡”、“对父母说一句悄悄话”“为父母做一件事”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给爸爸妈妈端一杯水、洗一次脚、送一句温馨的祝福等等。使孩子养成既要爱自己又要爱他人,既要接受爱更要回报爱的良好品德。五、 家园互动促进和谐发展,发扬文明礼仪。纲要指出: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使幼儿真正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14、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除了幼儿园专门的培养,同时也要向“家庭”这一重要的阵地进行渗透。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他们在祖辈、父辈的期望和溺爱中长大,只知道他人为我服务,而不知道应该自立,应为他人服务,他们常常唯我独尊,在言行上放任自流,在困难面前畏惧不前,没有礼貌的举动经常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天真无暇、纯洁善良,“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而在这一张“白纸”上描绘的是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举足轻重的

15、地位。试想:家长如果平时就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引导幼儿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平时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家长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气氛,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家园有效结合将“文明礼仪之种”播下,促使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做好铺垫,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更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文明礼貌教育渗透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同伴以及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中,从幼儿抓起,坚持不懈地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只有这样,文明礼仪之花才会在幼儿心中永远绽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