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67523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实验室总结(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通用实验室总结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前言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考了iso_0:_(e)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和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修订版),_。与iso_0:_(e)不同的是,本标准不仅适用于医学实验室,而且适用于进行生物因子操作的各类实验室,此外,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本标准吸纳了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进行高危害生物因子操作实验室的有关内容,但考虑到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状况,增强了对该类实验室设施的要求,以确保安全。本标准由_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

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_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_军区总医院、_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_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凤翔、李劲松、王秋娣、吕京、何铁春、林志雄、田克恭、翟培军、何兆伟。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的建设原则,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的要求。本标准为最低要求,此类实验室还应同时符合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生物因子biological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2.2病原体pathogens可使

3、人、动物或植物致病的生物因子。2.3危险废弃物hazardouswaste有潜在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和起破坏作用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2.4危害risk伤害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性的综合。2.5气溶胶aerosols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100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2.6生物安全biosafety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2.7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hepa)通常以滤除0.3m微粒为目的,滤除效率符合相关要求的过滤器。2.

4、8安全罩safetyhood置于实验室工作台或仪器设备上的负压排风罩,以减少实验室工作者的暴露危险。2.9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safetycabi_(bsc)负压过滤排风柜。防止操作者和环境暴露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2.10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用于防止人员受到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2.11实验室分区laboratoryarea按照生物因子污染概率的大小,实验室可进行合理的分区。2.12缓冲间bufferroom设置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相临两区之间的缓冲密闭室,具有通风系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且不

5、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2.13气锁airlock气压可调节的气密室,用于连接气压不同的两个相邻区域,其两个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在实验室中用作特殊通道。2.14定向气流directionalairflow在气压低于外环境大气压的实验室中,从污染概率小且相对压力高处向污染概率高且相对压力低处受控制流动的气流。2.15材料安全数据单materialsafetydatasheet(msds)提供详细的危险和注意事项信息的技术通报。3危害程度分级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3.1危害等级i(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6、等生物因子。3.2危害等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3.3危害等级iii(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3.4危害等级(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能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体。4生物危害评估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

7、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危害程度评估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生物因子的种类(已知的、未知的、基因修饰的或未知传染性的生物材料)、来源、传染性、致病性、传播途径、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感染剂量、浓度、动物实验数据、预防和治疗。危害程度评估应由适当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5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5.1防护屏障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构成的防护屏障。实验室的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的防护屏障。5.2生物安全水平分级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为4级,i级防护水平最低,iv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

8、-2、bsl-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科学实验室总结在实验室管理上,我们制订和完善了各科实验的规章制度,并做到始终一贯,严格落实。与此同时,我们还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尽量修旧利废,既满足教学需要又为学校节约大量资金。一、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适时召开“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学术研讨会,学好课程标准

9、,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3、继续收集科学(自然)学科的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及教学(片断)_与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二、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1、加强课程管理,要引导学校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范本)课程计划,杜绝违法、违规行为。2、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_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

10、的时代脉搏。3、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培训。在参加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推磨听课等机会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4、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点,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蚕桑文化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严格执行学校课题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加强对课题1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2、探索小学科学(自然)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

11、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1、不断完善小学科学(自然)学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建立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逐步实行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逐步改变只_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核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_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构建符合本地实际、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2石桥镇沙东小学_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实验室工作总结工作

12、中逐步提高了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_%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提高科学任课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

1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二、主要措施与取得的成绩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3(1)实验员必须拟定自然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

14、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5)开学及时收取自然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自然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自然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然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3、材料归档4(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

15、,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4、实验室器材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3)每周_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打算(1)实验室的防尘工作做得不太好,以后会一定搞好这项工作。(2)实验室的仪器柜还欠缺,不够存放一些师生的制作教具。以后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3)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5总之,不足之处,以后慢慢完善,让实验室各种设备健全,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_”的科学实验教学平台。6沙东小学_学年度第二学期图书馆工作总结瓯海区实验小学图书馆工作总结(_-_学年)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