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767282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参考教案一)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参照讲课方案一)_三年级数学讲课方案_模板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参照讲课方案一)_三年级数学讲课方案_模板讲课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讲课目的: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诘问题2培育学生的察看、操作和归纳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3经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讲课要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讲课难点: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教具学具:电脑课件,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余图形的纸片,火柴棍讲

2、课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2指出下边图形的周长二、引入课题:(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质是求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三、张开与讨论:/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例1你能求下边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如何列式?(三角形逐个出示)学生列出算式:456=15(cm)554=14(cm)666=18(cm)524=14(cm)63=18(cm)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何有的只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四、研究与归纳: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电脑出示,学生取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

3、cm)小组讨论:想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样的方法?(讨论后由各组报告得出):(1)5353=16(cm)(2)5533=16(cm)(3)5232=16(cm)(4)(53)2=16(cm)(由电脑演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发问:你喜爱哪一种算法?为何?(依据生答板书):(53)2=16(cm)发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何要乘以2?小组讨论:你能依据第四种算法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依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2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你能依据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电脑出示)求周长由学生列出算式:(75)2=24(cm)(电脑演示:把

4、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由学生列出算式:(65)2=22(cm)(电脑演示:再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由学生列出算式:(55)2=20(cm)发问:还有不同样的方法吗?由学生列出算式:54=20(cm)你是如何想的?发问:哪一种方法好?为何?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是一个什么图形?依据这类简单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试一试利用公式计算周长(单位:cm)4看书7980页5思疑发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释疑)发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然知道什么?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然知道什么?五、坚固和提升:1判断(用手势表示“”、“”)(1)一个长方形,

5、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讨论:(出示和)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相等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能否是全部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都不相等呢?下边请你们着手摆一摆2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样的摆法?(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长方形都摆出来)发问: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哪个长?(同样长)为何?(都是用14根火柴摆成的)引申:把(3)号长方形此中两根火柴平移成以下列图:(演示)发问:改变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为何?想想,能否还可以够改变为

6、其余形状而周长不变?(学生再次着手摆)3口答书81页第题,看以下列图,求(1)、(2)、(3)、(4)号正方形的周长(单位:cm)4(电脑出示)以下列图中,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共多少?把这两个正方形归并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为何?(电脑演示归并过程)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424)2=24(cm)432=24(cm)44242=24(cm)46=24(cm)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是朋友)老师挨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与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时,就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假如有两个答案,那么可以举双手六、讲堂小结:发问:

7、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七、作业:书81页练一练题留作思虑以下列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假如要铺上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你应当如何丈量?板书设计:吨的认识讲课方案点击阅读该文件讲课内容“我们漂亮的校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中的第67页、68页的内容。讲课目的1、能用含未知数X的等式解乘、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2、培育学生的采集、办理数学信息,并选择合用的信息提出数学识题的能力。3、培育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巧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有条理思虑的能力。4、经过多种解法的思虑与沟通,让学生有体验成功欢欣的过程。讲课重、难点找准等量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等式解一步计算的乘除法应用题。

8、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用旧知识迁徙,自主研究解决新问题。讲课方案一、课前找寻数学信息春季来了,桃花娇艳,柳条嫩绿,松柏也披上了绿装,我们的校园变地更漂亮了。老师想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到我们漂亮的校园里找寻数学信息。教师建议:1、组长分配任务分工合作,记录个人查到的数据。2、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沟通信息,每人记录一份。3、分析、办理采集的信息,提出数学识题。二、课中自主研究、沟通1、沟通、报告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识题。2、教师建议:操场是我们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地方,我们解决对于操场的数学识题好吗?(学生表达题,教师板书。)你能依据从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就是今日的智多星。A、学生自主研

9、究,达成轻声谈谈思路。B、组内沟通。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有序讲话,其余同学聆听。C、报告解法及思路,其余同学发问或讨论。D、总结用含未知数等式解题的方法步骤,及解题要点。(找准等量关系,把数据和数量对号入坐)3、春季树木是我们学校一道漂亮的景色线,我们来解决于树木的问题。(学生表达对于倍数的题,师板书)A、估一估松树大概有多少棵?B、用刚学到方法解决,同桌沟通解题思路。C、谁能当小老师到前边为大家解说,同学聆听发问。4、开辟思想。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各班买了一个书架。我校有17个班,每个书架320元。学校共花了多少钱?你能用含未知数式来解决吗?有几种方法?5、小结。今日大家经过采集数学信息,

10、分析信息,提出了很多半学识题,并用大家的智慧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更深地认识了“我们漂亮的校园”。三、课后延长老师想让大家写一篇数学日志,你想写什么?能先显露一下吗让学生各抒己见。四、讲课回首1、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目光看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平时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识题。校园是同学们特别熟习的环境,但学生从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察看去认识校园。经过此次采集数学信息,学生不单有与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且更为认识自已所生活和学习的校园,发现校园内有那么多半学信息和数学识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显得特别踊跃活跃。2、教师要退出来让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学习网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

11、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在设计讲课内容及程序时就应全力做到:如何让新知识不新,如何能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不要低估学生。本节内容学生只需把乘连瑞则15日除法各部分关系和用含未知数等式解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知识综合应用,就能独立学习,因此我就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问题。见效特别好,并且在老师的激励和激励下学生竞能用三种解法解一个问题,学生能相互讨论,共同提升,让我这个老师感觉决不可以低估学生的学习天分和能力。3、讲课中的不足。教师在设计讲课过程时能溶入一些风趣的小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在报告时让学生有一种看法,是在向同学们报告,不是在向老师报告;其余同学给自己提建议,只需接受就应

12、当说声“感谢”。三年级数学教师2004年4月讲课目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法,体验算法多样化,感觉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样的方法来解决。初步理解“凑十法”。能正确进行9加几的口算。培育学生合作和用数学的意识。感觉数学与平时生活的亲密联系,在数学活动中成立学习自信心。讲课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提出数学识题。师:上上礼拜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你们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的竞赛?生1:我参加了接力赛。生2:我参加了跳远。生3:我参加了100米和60米跑步。获取了第二名。师:今日张老师再带小朋友们到体育场上瞧一瞧。(课件出示场景图)你们看体育场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1:有跑步的小朋友。生2:有踢键子的小朋友。生3:有的在跳绳。师:参加各项竞赛的各有多少人?请你数一数。生:一共有17位。师:那么有这些人中,参加各项竞赛的各有几人?比方说跳绳的有几人?生1:参加跳绳的有3位。生2:参加踢键子有9位。生3:跑步的有5位。生4:跳沙坑的有7位。生5:1位。师:他们在干什么?生:在跳远。生:还要准备呢!生:后边6人在准备。师:他们准备参加什么竞赛?生:跳远。师:我们小朋友也参加过跳远竞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