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767198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原子与元素知识要点归纳(4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与原子知识要点归纳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主要有:除 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气体的名字后加“分子”两字即是分子的名称,如氧气由氧(气) 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水、酒精、汽油、蛋白质、蔗糖等由分子构成。(1) 分子的性质:a.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b分子不断 运动: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衣箱中樟脑球时间久了就不见了;湿衣 服晒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的快等。c.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固体、液 体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液体不易被压缩

2、。不同液体混合 总体积小于原二者的体积和等现象。d.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 同,如空气中的氧气和实验室制取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氢气 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与氧气的化学性质则不同。(2)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意:a. “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每个水分 子的化学性质和由它组成的水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即水分子保持了水的化学性质。b.而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 能表现的。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将在以后

3、章节中学习。(3)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从宏观上讲,仅仅是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并没有其他物质生 成;从微观上讲,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运动状况和间隔发生了改变,但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 没有改变,如氧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缩小,宏观上表现为氧气由气态变为液 态或固态,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此变化为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时,从宏观上讲,生成了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从微观上讲,分子发 生了改变,变成了新的物质的分子。二、分子的应用(1) 解释现象:物质的溶解、蒸发等不.受.外.力.情.况.下.的挥发、扩散等“动”的现象,与分

4、子 的运动有关,并且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物质的热胀冷缩和三态变化(体积改变) 等与分子的间隔有关,并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2)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本身不改变(分子大小、体积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分裂),变成 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 成的就是混合物。三、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注意:“最小”是相对于“化学变化”而言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但若不考

5、虑化学变化,原子还可分解为 更小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是指反应前后原子 的种类不变,即原子核没有改变,但原子的核外电子尤其是外层电子会发生改变。 只有在核反应中(如原子弹,氢弹爆炸)原子核才会发生改变,这时原子的种类也随着发生改变。当然这不属于化学变化。(2)原子的性质原子体积、质量非常小原子在不断的运动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3)原子的结构:j原子核原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v相对质量为1L质子的数目决定原子的种类中子不带电中子r相对质量为1I决定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影响原子质量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I核外电子

6、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1相对质量为1 / 1836,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中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原子的性质 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电荷由质子提供,所以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数目 (简称为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 子数。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总数(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 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可概括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 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 / 1836,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 核上。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因此原子核的密度很大。 每个原子

7、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种 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如铁原子中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同一种类的 原子中,因中子数的多少不同,就形成了同一种类原子中的不同原子,如质子数为6的碳 原子中,有中子数为6、 7、 8三种不同原子。并非所有原子中都存在中子。普通氢原子的 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击作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和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是一种比值。 计算式:该原

8、子的质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里=标准碳原子质量xi/1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来五、离子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离子还可以再转化成原子;离子符号:按 化合价书写,非金属元素有负价的按负价写。如亚铁离子Fe2+,铁离子Fe3+,硫离子Sr 氧离子O2-,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离子中的原子团不加括号)。六、根据化学式判断物质的构成粒子:金属、稀有气体和某些固态非金 属单质由原子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不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非金 属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化学式由原子构成如H、HCl等;活波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 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离

9、子构成。元素及其有关概念、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理解元素的概念请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 “同质子”是指元素在原子的基础上,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进行种类划分的,与原 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不同原子含的中子数可能相同,但质子一定不同,而电子容易得失), 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元素 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例如:氢 元素有3种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分别为0、1、2的氢原子:氕、氘、氚);也包

10、括质子数相同而电 子不同的原子或离子(例如:Fe、Fe2+、Fe3+均属于铁元素)。 元素是宏观概念,它本身已包含了一定的数量,所以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如, 1个氢原子(看 不见)不能说是氢元素, 1 万个氢原子(看不见)不能说是氢元素,但一滴水(能看见,含有1.67 X 1026个水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可称为氢元素,所以说元素是宏观概念。2、元素的种类和分类 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元素在地壳中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这百余种 元素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广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根据组成 J物质的种类I纯净物根据组成一

11、种物质)元素的种类不能用符合表示)稀有气体 厂单质彳金属T (同种兀素)I非金属 化合物 J氧化物 (多种元素)1其它(包括酸、碱、盐)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兀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 定不可能是化合物。如氧气(02)和臭氧(03)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 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中只含碳原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二 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

12、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 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酸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与非金属 (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1、H2SO4;(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碱、盐及某些金属氧化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NaOH; MgS、NaCl、 ZnSO4 ; MgO。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是K+、MnO4-。3、

1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 电荷数不同);元素的分类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兀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 定。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 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质子数均为10)已知RO32-有32个电子,贝9: R+8x3+2=32 AR的质子数为:6 (为碳元素4、自然界中

14、元素的存在(均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 地壳中氧、硅、铝、铁、钙;海洋中氧、氢;人体中氧、碳、氢、氮: 太阳上氢、氦。三、化学用语及有关数字的表示意义(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第一个大写字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 来表示元素,叫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宏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对于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可作为化学式)还可 以表示一种物质(单质)。如: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金属铁。(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一种纯净物只 有一种组成,所以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

15、学式。(3)化学式的表示意义:表示一种物质(宏观)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宏观)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表示这种 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微观)(4)有关数字的表示意义 单独的化学式和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如“些0”表示四种化学意义(详见 上面(3)中所述),“H”表示氢元素,氢元素的一个氢原子。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单质(因 为大多数单质的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如“Fe”除表示铁元素,表示铁元素的一个铁原子 外,还能表示金属铁这种物质。 化学式和元素符号前加了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有微观概念,没有宏观概念,如“2H”只表示两个 氢原子,“3H20只表示三个水分子。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每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如“匹”中的“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二个氧原子。 表示多个原子:数字+元素符号。例如:2个氧原子用“20”表示。 表示多个分子:数字+化学式。例如:2个水分子用“2屯0”表示。 表示多个离子:数字+离子符号。例如:2个硫酸根离子用“2S0 2-”表示。4总结如下: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化合价;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分子、原子或离子的 个数);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